美国家庭亲子关系: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

adminadmin 亲子鉴定一般收费多少 2024-03-25 48 0

美国家庭亲子关系: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1)

二、体验式学习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

(一)激励生积极投身体育运动之中

众所周知,高校体育教育对于生群体来说,其外在的约束力已经很弱了。因而生对体育教育的需要往往缺乏动力,对体育锻炼也缺乏兴趣。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模式由于忽略了这一点而难以形成更为持续的吸引力。而体验式教学就能够首先站在生的立场上,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某一项体育运动能够给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态度带来的激励和优化。比如在篮球课上,就可以通过引导生对NBA众球星的崇拜而激励他们对篮球运动的喜爱,继而促进篮球教学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证。通过让学生体验某一个具体的球星的特定的灌篮、盖帽、篮板、助攻、弹跳等特长和动作,让他们真正形成对篮球真真正正、爱不释手的兴趣。体验式学习就是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激发对学习的热情和兴奋点,不需要外在的压力和约束,自觉自愿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

(二)有效培养生的心理素质

生在参加体验式教学所设计的各种培训性任务中,必然有很多困难需要面对,因此不断的战胜自我、与自身的恐惧心理做斗争,才能更终完成任务。因而,在一个个任务串联的过程中,生必须明确的认识到面对困难所要保持的平常的心态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同时还要对自己的能力表示充分的自信,冷静处理,这对挖掘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非常有效的。体育教学对生来说,由于困难和磨练往往是身体上的,因而具有一定的陌生感。生经过十几年的苦读,身体锻炼少之又少,因而高校体育教学在相对充裕的时间里往往给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体验式学习往往能够让生在体育锻炼和竞技体育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提高对自身机体健康活力的珍爱和重视。体育老师可以通过让生对竞技体育中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赶超意识进行真实关切的体验,从而克服生固有的畏难、怠惰情绪,促进他们形成健康、励志、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三、体验式学习视野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对策

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参与实践、师生互动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引入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再援用单一的教学场景,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以引导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生命的意义。

(一)创造体育情景让生获得体验环境

体验需要一个明确而典型的情景,能够给体验提供对象、环境和主题。特定的情景设置,能够为生体验体育教学提供真实切身的环境,让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提高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三)强调学习反思的引导

学生经过教师讲解、分组练习,对课堂教授的运动技巧、体育战术以及各种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种条件下,学生对自己的特长、能力等各方面都有所体会,并对生命的内涵与意义也有所反思,这种对授课的评价和对自身的感悟,就称之为学习反思。教师在课堂上就是要引导学生对理性和感性面的内容进行多番思考。对感性面的内容进行反思,可以要求学生按照递进的模式进行,这种反思称之为“4C”模式,首先对感受的事物连续回忆,然后通过关联将它们衔接起来,再次运用思维对其进行挑战性反思,更后通过设想情境反思。当然,教师在学生反思过程中也要适时进行指导,因为学生由于知识和经验的欠缺可能会有所阻碍,这时需要教师从旁指导。但是,指导不能过度,过度指导会导致学生的思维无法打开,限制学生思维发散。为此,教师可以采取检查学生笔记、布置论文等方式促进学生思考,以加强学生反思。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2)

(一)社会生活性

社会生活性是指体验式学习的内容来自于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大环境中,源于这个世界的种种关系之中。正如杜威说的要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而实践的来源应该是社会生活。要在社会生活中获取真实的实践体验,只有这样的知识才是真实的、记忆深刻的。所以,学习不能脱离社会,体验式学习的本质要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发现知识、学习本领、提高技能。让儿童参与活动体验而获得感受、感知和感悟,从感性内化为理性,从而促进儿童得到有效的发展。

(二)亲身经历性

亲身经历性是指体验式学习并不是单纯的获得知识,而是亲身参与和融入实际的活动中。这种体验包含实践面和心理面的亲历,实践面就是指自己的身体参与到了实际活动中,通过实际行动去经历某一件事情;而心理面即主体在心理上虚拟地经历某一件事,强调的是主体的理解、感受。体验式学习只有自己亲身去经历,才能获得更真实的感受。罗杰斯和库伯都认为体验式学习注重个人的参与性,要求参与者获得自己独特的经验。所以,家庭幼儿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幼儿亲身参与、实践、体验。

(三)个体感受性

个体感受性是指体验式学习所获得的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由于生命的独特性决定体验的独特性。教育学者更初只是强调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后来库伯注重学习者对实践体验后的感悟反思。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和自己内心对话,了解自己在实践中的真实感受。由于生活背景和经历的不同,面对同样的事情和处境,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所以体验式学习是一种独特的,纯粹属于个体特有的情感体验。这种感受是和个体生长背景、自我经历的情景等方面紧密联系起来的,并且这种感受贯穿于体验的全过程。

(四)综合开放性

体验式学习要求我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自然,在一个更为开放的空间进行体验式学习。现在,随着社区文化的发展,在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倡导下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家庭资源、社区资源、社会资源,创设具体的体验情景,让儿童获得真实情感体验。并且,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不仅是对活动过程的体验,还包括对自我感受的体验,人际环境和学习价值的复杂体验,乃至社会、人生都是体验的对象。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儿童要利用自己的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大脑进行综合性的学习,这样获得的感受就是综合的情绪体验。

二、体验式学习在家庭幼儿教育中运用的意义

所谓“听到了不如看到了,看到了不如做到了,体验到的才是更鲜活的、更深刻的。”所以,在家庭幼儿教育中倡导体验式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掌握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

(二)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以及生命意义的建构

在各种体验活动过程中,幼儿不仅掌握了各项能力,同时还获得了愉悦的情绪情感体验。体验有利于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只有幼儿在体验过程中才能真正唤醒幼儿已有的背景经验,并将其与眼前的情景融合,构建新的经验意义,激发真正的情感体验。在体验过程中,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不断地成长和完善,促进了生命意义的建构。

(三)良好道德行为的发展

道德知识是一种“缄默知识”,是不能单独依靠理性思考获得的,更多依赖于幼儿亲身的体验。所以,在家庭中倡导体验式学习,让幼儿通过实际行动去践行道德标准,当幼儿的具体行为符合道德标准,父母要给予鼓励;当幼儿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父母要及时指出,让幼儿在以后的行为中加以改正。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良好的道德行为,并在体验中不断实践,从而强化幼儿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使幼儿在行动中达到“知、情、意、行”的一体化。

(四)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在家庭中倡导体验式学习,要求父母积极参与。家长和孩子一起亲身经历各种体验活动、家长还要创设各种体验活动让孩子积极参与,这个过程不仅是幼儿学习知识的过程,更是促进亲子交流,巩固父母与孩子之间良好关系的过程。父母经常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对幼儿的陪伴、交流,现在也有很多家庭也由于缺少沟通导致家庭关系不和睦,这些都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所以从现在做起,经常和孩子去郊游,参与到孩子的体验式学习,促进家庭关系的良好发展。

三、体验式学习理论

在家庭幼儿教育的实施家庭教育中各方面的条件都有利于体验式学习的具体实施,家庭体验式学习应包含基本生活体验、情感交流体验、运动体验、自然体验。明确了家庭教育的具体内容之后,家长就应该创设一些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幼儿进行体验式学习。

(一)让幼儿获得基本生活体验

成为“生活小能手”每个孩子生下来之后就是为了生活而进行着各种体验,生命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

1、自理能力体验

自理能力包括吃饭、穿衣、系鞋带、刷牙、如厕等等照顾自己的体验,家庭幼儿教育中家长要学会和幼儿做朋友,以伙伴的身份介入和幼儿进行比赛穿衣、吃饭等,看谁的动作又快又好,这样逐步培养幼儿照顾自己的能力。由于幼儿能力发展快慢的不同,在幼儿进行自理能力体验过程中,家长要学会等待,让幼儿不断尝试。

2、味觉体验

由于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幼儿对厨房的各种调味瓶子很感兴趣,家长一旦发现幼儿有品尝欲望的时候应及时抓住机会鼓励幼儿进行味道体验,让幼儿在体验中获得成长。比如,当幼儿询问“辣”是什么感觉时,就可以稍微弄一点辣椒让幼儿尝试一下,这时一定要准备一些“应急食品”,如果幼儿受不了这个味道立刻将“应急食品”放进孩子的嘴里,帮助幼儿消除恐惧感,顺利实现味觉体验。

3、温度体验

生活中家长经常担心幼儿被热水烫伤,“三令五申”地禁止幼儿不准碰这个碰那个。其实,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越让幼儿不碰一样东西,幼儿就越会带着好奇心想要探索。所以,更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幼儿去体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知道烫的感觉以及烫伤之后的后果。从简单的温度体验活动告诉幼儿家庭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安全注意事项。

(二)让幼儿获得情感交流体验

发展亲子关系幼儿的发展离不开书籍,书籍又与人类真实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而幼儿情感的发展更离不开童话故事的陪伴,在童话故事书里幼儿和各种小动物成为好朋友、和它们进行交流,发展自己的语言。具体的家庭教育中:

1、家长要积极主动和幼儿进行亲子交流

让幼儿谈谈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活动,家长应该主动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

2、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共同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可以和父母一起根据故事内容做表情、动作,实际体验故事内容,让幼儿在体验中阅读,让幼儿在半阅读半表演中理解、欣赏、感受故事中的细节。例如:在阅读中遇到“跑跳蹲”等字,家长就可以和幼儿一起按照故事中的要求做出相应的动作;当阅读过程中有“伤心、高兴”等表情词语出现时,可以让幼儿表现出相应的表情;

3、在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和他们讨论故事中的人物

让幼儿先揣摩故事主角的内心情感,并扮演故事主角进行角色表演。在家庭中积极开展亲子交流、亲子阅读等活动,和孩子快乐,就阅读内容和孩子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还能增进亲子感情,促进幼儿认知、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让幼儿获得运动体验

成为“运动小达人”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足以看出体育在幼儿成长阶段的重要性。体育运动有利于幼儿大肌肉和各种感知觉的协调发展。家庭教育应该把孩子的体育体验活动作为重点,让幼儿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

1、幼儿肌肉发展

先是小肌肉精细动作再到大肌肉运动能力的发展,因此,家长在设计体育活动时要考虑到幼儿肌肉的发展程度,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体育活动。在刚学会走时,可以让从幼儿从短距离再到长距离的练习,慢慢地可以设计一些跨过障碍物的走练习,然后再到跑、跳等练习。

2、可以开展“过小桥”等体育游戏

幼儿和爸爸(妈妈)两个人面对面站在一条线(小桥)的两端,然后两人双手侧平举相向而行,当两人相遇时要扶着对方身子,侧身同时经过“小桥”,更后沿着“小桥”走到终点。这有利于幼儿获得运动的体验以及锻炼自己的平衡感,幼儿还能感受到体育合作的魅力。家长要鼓励幼儿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体验各种体育活动的玩法。在体验过程中,不仅让儿童身体素质得到了锻炼,当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体验越来越多,幼儿的规则意识也就越来越强,会降低体育活动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培养幼儿乐观、自信等品质。

(四)让幼儿获得自然体验

感受自然之儿教育其实是顺应教育,尊重幼儿自然成长的内涵进行自然教育。早在两百多年前教育学家卢梭就发出要在“自然中培养自然人”的呼声。所以,家庭教育中幼儿教育要走进自然,让幼儿获得自然体验,促进自我生命的自然发展。

1、周末家长可以带幼儿参观植物园

了解植物的种类、名称以及生存条件;家长可以买植物种子和幼儿一起种植,亲自照顾植物以及记录植物成长的变化,让幼儿在亲自种植、照顾植物的体验中了解相关植物的知识。

2、不同季节带幼儿出去郊游

让幼儿感受自然界季节的变化。春天,带幼儿放风筝,观察树木新芽的萌发;夏天,带着幼儿穿进竹林倾听知了的叫声;秋天,带着幼儿到农田里看农民伯伯正在忙碌的身影,告诉他们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冬天,带着幼儿去感受白雪皑皑的景象。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3)

根据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对立统一地存在的,当间接经验教育模式一度成为压倒性的教学模式时,与之相对立的直接经验教育就一定会有人提出来,并不断发展。体验式学习理论就是更重要的直接经验教育模式之一。体验式学习模式的思想和实践自古以来就有,不过被学者有意识地、系统地提出来却是20世纪以后的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体验式学习理论已经被教育界认可,并不断推广到教学中。本文旨在通过梳理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并归纳其基本形态,探索发展我国成人教育的新思、新对策。

一、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

,具体体验。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嵌入在某特定环境中的人与物活动,产生感悟并获得特定知识。

第二,观察与反思。学生认真回顾在特定环境中的经历,并独自或集体分析与反思。

第四,主动检验。学生在新的、相似的情境中主动检验自己的分析框架或理论模型。库伯提出的体验式学习的实质是综合学习,它包括上述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分别代表更有效的四种学习方法:感知学习、反思性学习、理论学习和实验。第五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代表人物是贾维斯,提出情境学习模式。库伯的理论一开始在成人教育中由于应用效果好而得到迅速发展与传播,但随着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推广,学者发现,这个理论模型并不适合学科学习,因此,这一理论模型对学校教育影响极小。贾维斯在反思杜威和库伯等人理论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从原始经验中进行的体验式学习只是一种感性的学习方式,它更大的不足在于把第二手体验完全排斥在学习过程之外。通过大量实验,贾维斯发现库伯的体验式学习理论过于关注互动与建构,而过滤掉其他一些重要因素与变量。为此,他提出情境学习论,其核心内容如下:知识与具体、特定的社会环境即情境紧密相连,是在某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建构的。学习的本质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与他人、他物的互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学校或培训机构应通过社会互动或其他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即学校或培训机构应该把学生置于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学习,使学生通过学习或培训获得真正完整的知识。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社会情境以及人与情境的互动和相互建构,这既有利于课堂学习的去情境化、抽象化,也有利于增强课堂的互动性,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与思考,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体验式学习理论的三种基本形态

(一)情感体验式

在有关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塑和教育中,情感体验式学习是更基本,也是更有效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主要目标是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他们对人生或对特定情形的态度。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这种教育方式的目标、任务也不同。就本文要分析的成人教育而言,情感体验式学习旨在打造团队精神、激发学员潜能;但在国民教育中,其目标则变得相对宽泛,包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科学的人生态度和塑造健全的人格。

情感体验式学习通常从对真实情境的体验开始,在此基础上,学生既获得表知识,又发生深情感、价值观以及人生态度的积极转变。在此学习方式中,核心是要唤醒事件情绪。情境中的事件越具有情绪唤醒功能,情感体验式学习的记忆效果越好。在学习过程中,要抓住两个关键点,才能实现更佳学习效果:一是选择典型的体验情境,即那些情绪足、情感冲击力强的情境;二是通过个人写体会或集体讨论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认真反思并客观评价情感经历,加深学生情绪信息的编码和记忆。

(二)行动体验式

这种学习方式的主要目标是获得操作技能与行为经验。语言和文字交流以及实际操作是获得实用技能尤其是动手技能的基础,也是主要途径。很难想象,没有交流、没有实际行动能获得技术、提升能力。为提高实用技能,在行动体验式学习中,学者和专家设计门类齐全、形式多样的行动体验式学习。当然,行动体验式有时候也包含情境式体验学习的形式与内容,但体验式学习的内容并不局限于认知或情感,它的重点是行动。因为行动体验式学习的核心内容是获得并切实提高操作技能,操作技能的本质不是情感而是行动。掌握或精通任何一项技能,都需要反复实验、不断操作,需要在不同结果的基础上不断对试验中的操作进行反思、调整、完善,这是行动体验式学习的本质。一般而言,行动体验式学习包括三个关键步骤:实际操作、结果反思以及行动修正。

(三)认知体验式

顾名思义,认知体验式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增加学习主体的认知,获得手知识并提高认知技能。它对学习地点、学习场所的要求相对较低,无论在社会实践还是在课堂情境中,无不适用,相较之下,前者较为普遍。在理论上,每个人无时无刻都有意无意地在现实世界中获取新知识。不论是外出旅游,还是实地调研,甚至是去水果园摘水果以及与朋友或家人聊天,都属于认知体验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没有固定过程可言,有时候它只是生活中更常见的现象,而在另外一些场合,它则可能是极其复杂的试验或研究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有四个常见步骤:感知和体验真实世界、进入实际;在此基础上回顾和反思本人的感知经验;建构理论框架或理论模型;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框架或理论模型。

三、体验式学习理论对成人教育发展的要求与启示

(一)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

不论是在古代的私塾教学中,还是近现代以来从西方引进的现代教学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体,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一直是被动的接收者、受动者。在此历史背景的影响下,成人教育这个特殊的教育领域亦未能走出学生在教学中被动学习的窠臼。根据体验式学习理论,针对特殊的教育对象和教学环境,学生可以是教育的主体。如果实现这个“历史大逆转”,就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1、转变思想观念,这是基础工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先在教师、学生以及整个社会包括相关职能部门中树立学员是教学的主体这个思想理念,才有可能更终真正实现学员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思想观念的转变极其困难,个人有径依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样有径依赖,对于国内这个人口近14亿的超级人口大国而言,要在教学这个极其重要的领域实现全民式的思想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能为力,可以通过试点的形式,在全国思想比较开放的城率先进行,然后向全国推广。2、设置相关课程,这是关键步骤。国内自古以来就有因材施教的思想,针对成人教育的特殊授课对象,要设置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要设置一些以学生授课、学生动手实验、学生相互讨论、学生相互点评、学生相互打分的课程,既让学生适当扮演教师的角色,又让学生通过动手、思考等途径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既能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加深他们对课堂的印象,使知识的获得更加深刻。此外,即使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也可以在教学中多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这其实也是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要因教育内容、教育对象而异。同时,所谓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其本质是一种教学形式,其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也就是说,不要为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教学形式而采取形式主义,更终忽视教学效果,造成本末倒置。

(二)要使学生重视学习情境

国内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学习情境,不论是在升学教育中,还是在中、高等教育中,学习情境基本以课堂为主。近年来,实验、社会调研才逐步增加,但在中小学升学教育中,学习情境仍然不被重视。成人教育较之于其他教育,更应该重视学习情境。营造成人教育的学习情境,关键要把握以下两个原则。1、把握学习情境的生活性。学习情境的获取与设置,绝对不能为书本上的知识内容所束缚,而是应该面向学生的真实生活。换言之,就是要在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就地取材,及时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学习情境的核心标准是能够体现知识发现的过程、满足知识应用的条件以及体现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2、把握学习情境的悬疑性。兴趣是更好的教师。学习情境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在学习情境中设置悬疑。学习情境中的悬疑性并不是知识本身,二者更大的区别在于,学生在课本上不可能找到现成答案,同时,教师也不会直接为他们提供答案。学生只有经过艰苦而又趣味盎然的探索,才能更终获得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现实内涵,并获得情感体验。

(三)要使学生形成反思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徐静.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制度反思[J].继续教育研究,2016(6):40-42.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4)

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2012年科研项目,体验式英语教学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12KJ1061、

引 言

体验式英语教学策略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1、体验式英语教学策略的内涵

体验式英语教学是在目前外语教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借鉴体验式学习的优势提出的。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要求,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印证,从而成为真正自由独立,知情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杨通宇等, 2006)。阮文琦认为,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具体体验”来“发现”语言使用原则并能够应用到实际交流中的英语专注的教学方法(阮文琦, 2011)。

2、体验式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如左图所示,体验学习圈包含四个环节:具体体验、观察与反思、抽象概念、主动实践。这四个环节循环往复,呈螺旋上升,不断深入的态势。其中,具体的体验是观察与反思的基础,观察到的东西会同化到由于演绎推理所产生的新的认识或理论中去,上升到一个抽象的概念。这些抽象的理论或认识会指导新的体验和实践,从而形成新的循环。理学家C。 Rogers 对体验式学习也有重要贡献,他提出的构成体验式学习的四大要素:个体的参与、自动自发、学习者的自我评估、对学习者进行渗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体验式学习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其次,体验式教学理论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育学思想。从哲学角度来说,范畴概念主要是人类基于体验之上,经过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形成的,是体验的结果。它们深深扎根于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社会世界、文化世界和心智世界的体验之上(陈颖,2008)。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Piaget认为,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学习者利用周围环境和必要的学习资源,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自己的新体验与原有的知识经验的互动来发展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呈螺旋式上升,不断深入。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知识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的作用。从建构主义理论来分析国内的英语教学,会发现主要缺乏主体(学生)与客体(环境)之间的互动,缺少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刘然,2008)。

同时,体验式教学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心理学基础之上,基于行为心理学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理论的。行为心理学创始人华生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研究行为。研究行为就要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以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决定人类行为,人们对知识的获得、贮存、提取和运用过程都是主动的行为过程, 而非被动的知识传授。

体验式英语教学的特征

1、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主体的交际教学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5)

关键词:转变 教师角色 语文课 体验式教学 对策

一、简析语文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突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参与意识与体验性意识已经成为课堂改革的必然要求,按照新课改的理念,强调和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之中,实现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和体验式学习,这不仅仅关系到落实素质教育,实现教学思想的革新和转变,还有利于培养新型的社会人才,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体验式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创设各种有利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去体验知识,感悟知识,锻炼能力,通过体验式教学来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

对于初中语文课堂的体验式教学来说就是指根据语文教师根据初中生的现有学情,认知特点、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通过创设现实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语文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以生活化的方式,触摸式的感觉来学习语文知识,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熟悉的环境下和情境中不自觉的就了解了知识的内容,并且可以学以致用,能做到不读死书,不读书死,不死读书,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达到既定的教育和学习目标。

二、在体验教学中语文教师角色变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残缺的教育教学课堂

目前,语文课堂的教学三维目标得不到全部的实现,教师不能很好的把情感教育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知识学习目标等同起来,一般都是重知识,轻能力和情感教育,这是极为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语文课文言文和古诗的学习上,只看重知识的学习,教师一味的去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和考点,而完全忽视了语文课学习的目的,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升华和能力的培养。如在学习的沁园春。雪时,老师一般要求学生背诵默写这首诗,至于诗中表达的情感教学却很匮乏,老师也很少开展引导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和树立远大理想的引导。初中生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语文课实施体验式教学也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来设置课堂内容,引导所有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实现对知识的自我构建。

(二)较低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有效实现体验式教学,必须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因为语文体验式教学是与教学研究密不可分的,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和教学科研能力十分的低。虽然部分语文教师能够自觉加强理论学习,但所学的内容不具有针对性、专注性,并且理论学习后没有认真的感悟,没有有效的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使得理论与实践脱节;部分语文教师能采用与本班语文课体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科研,但是他们也没有意识到体验式教学的课堂就是他们进行教学科研的实验基地,没能很好的利用课堂教学,使得教学和研究完全脱节。

(三)教学管理的负担

初中生处在青春期,有自身特征,使得语文教师在实施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对课堂的控制能力和效果会面对一些困难,这样就会使得部分初中教师不愿意开展体验式教学。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绝大多数的教师其教学管理观念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赞同体验式教学中要呈现民主、和谐、活跃的氛围,但是,也有很多语文教师不想加重课堂管理的负担,其还是愿意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自然教学观念也是没有成就的。

三、体验式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角色转变的途径研究

为了贯彻新课改教育教学的理念,实现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体验式教学已经迫不及待,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作为体验式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转变自身角色也是适应新的教学方式的必然要求。

(—)加强学习,提升素养

语文课教师要想在体验式教学中顺利实现角色的转变,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养是关键。学习不但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还是深挖教材,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了解一些课外内容,是的自身的素养得到全方面的提升。语文教师不仅担任着文化知识的学习,还担当着学生情感的教育和相关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因此,要想实施体验式教学,必须要转变观念,转变自身角色,只有提升了自身素养才能更好地完成上述转变。

(二)参与校本教研,增强科研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有助于完善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语文课教师要想更好地开展语文的体验式教学,就要坚持以体验教学为基础的校本教研。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教学实践性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同时,语文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各项研究,增强其科研能力,以辅助自身的教学。

(三)转变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教学策略主要有教学方法构成,是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针对语文课的体验教学的教学策略是以新课改中体验教学思想为依据的,它主要是要求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参与知识感受的体验,然后利用同化理论和图式理论,让学生感悟到知识的重要性,能更为深刻的理解知识,从而达到既定的学习和教育目标。如在讲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的羚羊木雕时,可以这样开展体验式的导入:每个人的成长都少不了一些磕磕碰碰,那面对矛盾时,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呢?大家都来说一说吧!然后学生可以开展讨论,更后教师进行评析,并引出本课学习。接下来,教师说我们再来欣赏羚羊木雕,看看文中的小主人公是怎么做的吧!这样就能让学生参与其中,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然后展示主人公的两种内心世界。一面是充满友情,珍惜友情。但另一面,在大人的价值观上,很多成年人却是见利忘义,重财轻义,虽然他们十分溺爱自己的子女,但并不尊重孩子自己的培养情谊,不懂得他们更渴望更珍惜是小伙伴之间的友情。然后再通过讨论,得出如何处理亲情和友情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以引导者的身份发挥作用,而学生成为了课堂主角。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6)

从体验式学习的理论基础可以看出: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所学内容转化为自身知识并掌握知识的本质。体验式英语教学是在目前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基础上,借鉴体验式学习的优势而提出的。

二、体验式教学的模式

体验式英语教学的优势如何展示,需要研究和规范体验式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由于体验式教学来源于体验式学习,所以设计体验式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应该充分了解体验式学习的模式。它的模式包含有四个阶段:具体经历、思维观察、抽象概念和主动实践。这四个阶段的具体任务是:

1、具体经历阶段:学习者体验新的情境;

2、思维观察阶段:学习者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

3、抽象概念阶段:学习者达到理解所观察的内容、并转换为合乎逻辑的概念;

4、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验证形成的概念并运用到解决问题之中。

在设计体验式教学模式时,要体现调动学生体验学习的阶段。通过体验教学的课堂实践,笔者所在的课题组摸索并提出一套“体验式”教学的模式。这个模式包括四个阶段:课前素材准备、课堂情景体验、课堂知识归纳、课堂及课后语言运用。“体验式”教学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在学习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大胆的表演者,有效的语言使用者,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者。当然,这个教学模式的四个阶段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互相包含的。

三、英语体验式教学在独立学院的应用

在此笔者选取体验英语中一个单元的教学安排为例进行说明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课堂基本情况

以东北农业成学院2012级某班为例,计30名学生,每周英语课程4课时,每次2学时,90分钟。选用教材为:体验英语第二册第四单元“灾难与拯救”(Calamities and rescues)。

(二)教学步骤

为了体现体验式教学的原则,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摆脱以往偏重课文,以词汇语法为主的思,围绕课文主题设计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课堂活动。

1、课前素材准备

2、课堂情景体验

教学就在师生共同观看图片、影片的资料中开始。从电视、故事片、纪录片以及音乐片中精选一些片段通过电脑多媒体用于突出语言英语情境和语言应用方法。尽管这些录像资料不能取代授课内容,但可用来激活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区域,从而达到深化知识的效果。

3、课堂知识归纳

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问题思考并简单写下与灾难拯救有关的表达方法,如果有问题,要求学生主动求助教科书或老师。除此之外,还要写下他们对灾难与拯救的认识。然后,学生讨论问题,口头表达出各自从教科书中找到的答案,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再次具体体验。归纳阶段的形式是多样化的,通过思考归纳,学生较容易根据前一阶段的经历、观察、思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新学到的知识。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7)

高中语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认知情况而定,这样就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体验教学内容,对课堂感到新奇有趣,进而形成学习欲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引导,依据所学内容尝试分角色朗读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去体会教学内容,把握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在进行分角色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选取情节相对简明的故事,或是动作以及神态相对丰富的文章,这样更能发挥体验效果。如,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课前我布置预习任务,在课堂上我们一起通过编演课本剧的形式来表演课文的故事,演绎作品中的人物。让学生在分角色表演过程中,体验人物的心理和把握人物的形象,这样容易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主旨,体验学习的乐趣,体验学习的成就感。更为主要的是,在体验式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组织,能够凸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更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等。

二、分组讨论,提升效率

在体验式教学中,小组讨论方式非常重要,通过讨论能够让学生增强认识,实现知识互补,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等。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先把学生分成几个语文学习小组,课前依据教学内容制定简短的导学案并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这样,学生也能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了解相应的知识性介绍等。而在课堂活动中,针对某一问题,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明确讨论的中心和重点,要求各个学习小组充分调动组员进行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进行汇总,让组员进行汇报、表演或是展示。在各个小组进行讨论时,我会对个别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或是引导,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这样,我就能掌握各个学习小组的讨论情况,方便对讨论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并对各组讨论情况进行相应的评判,更终我和学生共同完成讨论任务,实现和学生的双向交流。如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我为每个小组都布置了任务,让他们结合本组的理解来讨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设计了相应的问题:“刘兰芝死得值不值?焦仲卿在殉情前都做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课本剧表演。”学生们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各个小组成员都能畅所欲言,还有的小组开始了彩排等。更后,我引导大家从课文中寻找有用信息,一起完成讨论,完成教学任务。在进行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能够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双向交流,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课内知识,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让其认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更为主要的是,通过分组讨论能够提升学生的主观体验,提升学习效率。

三、师生换位,体验乐趣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8)

[中图分类]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1004-3985(2012)20-0092-02

体育教学模式是以一定的体育教学理论或者教学思想为指导设计,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体育活动模型或者体育教学理论。由于体育模式具有系统、简洁、直观、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可以显著地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使体育教学活动更加科学化,因此一直是近些年体育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随着我国体育教学慢慢呈现出由单一教学模式到多种教学模式并存的发展势态,在指向明确、选择诸多的教学模式中,究竟何种方法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育知识的内化、完成体育三维目标?文章认为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能为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提供有益的探索。

一、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核心内涵:引导与体验

“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型,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为指导,以体验式学习理论为基础,为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以团队精神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社会适应性(狭义),通过教师设计有利于技术正迁移的引导性项目活动,让学习者通过个人在活动中的充分参与和体验,获得直接认知,然后在团队成员的相互交流和讨论中,在教师的积极鼓励和引导下,激发体育学习兴趣,提升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的目标明确指向会学技术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并在“学会”与“会学”中促进知识的内化,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高校非体育专注学生,主要针对技术动作的学习而设计,对场地和器材没有特别的要求,特别适合对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在实践中基于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情境学习法等实施,其核心在于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体验。

二、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的突出功能:知识内化为能力

体育教学以身体运动为手段和表现形式,以运动技术为教学内容,但体育学科教育和其他学科一样,不仅要传授、传递文化价值,还应能使学生获得认知、情感能力、品质等方面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技术的学习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建立技术动作表象,接受新的知识,更应该是知识的消化和运用,内化为能力,掌握技术动作过程。

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中,教师从两个面上引导,让学生在转换了的能促进技术正迁移的项目体验中习得知识,教学形式活泼生动,技术动作的学习环环相扣、逐步推进,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在不断的反思、讨论、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在这种过程中习得的动作技术知识,基本上不会因为学生的忽略或者疏于练习而被遗忘。在传统讲解、示范、练习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听懂了教师的讲解、看明白了教师的示范,也能建立起动作的技术表象,比划着也能做个差不多,但如果不能内化为本体的感受,成为学生个体体育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这部分知识就会时刻受到遗忘的威胁。

在引导与体验中学习技术动作,个体内化知识的过程,是个体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体系进行整合与重构的过程。知识结构的优化能剔除已有相关知识模糊、错误的部分,实现知识的正向有序累进。因此,知识内化于心的过程,并不会像知识记忆一样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在技术动作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常有这样的感受:看似简单、一气呵成的动作居然结构复杂、环节众多,看教师或者运动员做得轻松容易,可是自己做起来总是一错再错,按照技术表象连接起各分解动作,僵硬生涩不说,也不连贯。在这种较重的精神负荷下,一再的练习也不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度。但如果教师能引导课堂教学实现技术项目转换和正迁移,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为学生搭建新知识与已有经验结合的桥梁,使学生从建立技术动作表象到掌握技术动作过程转化,产生内化的本体感受,相对而言教学效果就会好得多。

三、高校体育普修课应用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与要点

(一)高校体育普修课应用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步骤

(二)高校体育普修课应用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要点

体育课程在一定意义上是一门行为体验课程,在亲身经历的动态过程中发展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内化,完成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整合。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就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转化的运动项目为体验练习手段,“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在交流、讨论、反思和再次的行为体验中建立技术动作过程,升华情感体验,因此情感的体验升华是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取得成功的关键。那么,实施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时,该如何催化、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呢?

一是以愉悦的感官体验催化。有趣的、快乐的和令人兴奋的观点和事物能让学生连续、全方位地去体验,从而引发学生的美感和兴奋感,调动学生学习的乐趣。如在课的导入部分设计一些快乐的小游戏,将课程技术的练习转换成一种相关的愉悦的活动形式,使学生的心理由被动到不抵制再到略有好感,进而到较为强烈的偏爱转变,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积极的情感色彩。

二是以创造性的思考催化。体育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进行信息吸收、加工、整合的过程,在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用惊奇、计谋和诱惑来引发学生的信息加工,从而产生统一或各异的认识。如篮球掩护与防掩护的配合,个人摆脱防守较难,而两人之间的掩护配合就比较容易,那么防守应该如何做相应的变化?是采用挤过、穿过、绕过还是采用交换防守?进攻又要如何相应的变化,等等。学生在积极的思考和积极的行为体验中,也能升华情感体验。

三是以积极的行为催化。体验具有亲历性,没有亲身经历的过程和直接经验,就难以产生情感体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把体育运动与实际经验、生活方式或各因素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使学生能通过体育学习方式的迁移价值来适应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的合作与竞争环境。如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组织学生进行各级别精彩赛事点评,激励学生自发组织小组赛,或者鼓励学生争做裁判员,等等。积极的参与能扩生的社交圈、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竞争意识等,积极的行为参与产生的效果也能极好地催化情感体验。

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合理转化都能有效地促进情感体验的升华。教师要以平等独立的交往原则、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目标原则、以时间内容为主的方式原则、以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原则灵活选择如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法、分组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四、高校体育普修课应用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需要明白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普修课中的应用范围。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模式,它仅适用于技术技能的学习,适合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的非体育专注的学生。如体育课程的某些基本原理、概念,体育保健等描述性知识,由于其系统性与抽象性,用传统的学习法会更有效。

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普修课中的应用到目前为止还只是一种尝试,相关研究比较少,实践中也没有多少经验和教训可以参考借鉴,在实践中将学生的练习形式转移为对目标技术有正迁移的活动形式是较为困难的一个环节,还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9)

根据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对立统一地存在的,当间接经验教育模式一度成为压倒性的教学模式时,与之相对立的直接经验教育就一定会有人提出来,并不断发展。体验式学习理论就是更重要的直接经验教育模式之一。体验式学习模式的思想和实践自古以来就有,不过被学者有意识地、系统地提出来却是20世纪以后的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体验式学习理论已经被教育界认可,并不断推广到教学中。本文旨在通过梳理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并归纳其基本形态,探索发展我国成人教育的新思、新对策。

一、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

二、体验式学习理论的三种基本形态

(一)情感体验式

在有关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塑和教育中,情感体验式学习是更基本,也是更有效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主要目标是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他们对人生或对特定情形的态度。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这种教育方式的目标、任务也不同。就本文要分析的成人教育而言,情感体验式学习旨在打造团队精神、激发学员潜能;但在国民教育中,其目标则变得相对宽泛,包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科学的人生态度和塑造健全的人格。情感体验式学习通常从对真实情境的体验开始,在此基础上,学生既获得表知识,又发生深情感、价值观以及人生态度的积极转变。在此学习方式中,核心是要唤醒事件情绪。情境中的事件越具有情绪唤醒功能,情感体验式学习的记忆效果越好。在学习过程中,要抓住两个关键点,才能实现更佳学习效果:一是选择典型的体验情境,即那些情绪足、情感冲击力强的情境;二是通过个人写体会或集体讨论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认真反思并客观评价情感经历,加深学生情绪信息的编码和记忆。

(二)行动体验式

这种学习方式的主要目标是获得操作技能与行为经验。语言和文字交流以及实际操作是获得实用技能尤其是动手技能的基础,也是主要途径。很难想象,没有交流、没有实际行动能获得技术、提升能力。为提高实用技能,在行动体验式学习中,学者和专家设计门类齐全、形式多样的行动体验式学习。当然,行动体验式有时候也包含情境式体验学习的形式与内容,但体验式学习的内容并不局限于认知或情感,它的重点是行动。因为行动体验式学习的核心内容是获得并切实提高操作技能,操作技能的本质不是情感而是行动。掌握或精通任何一项技能,都需要反复实验、不断操作,需要在不同结果的基础上不断对试验中的操作进行反思、调整、完善,这是行动体验式学习的本质。一般而言,行动体验式学习包括三个关键步骤:实际操作、结果反思以及行动修正。

(三)认知体验式

顾名思义,认知体验式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增加学习主体的认知,获得手知识并提高认知技能。它对学习地点、学习场所的要求相对较低,无论在社会实践还是在课堂情境中,无不适用,相较之下,前者较为普遍。在理论上,每个人无时无刻都有意无意地在现实世界中获取新知识。不论是外出旅游,还是实地调研,甚至是去水果园摘水果以及与朋友或家人聊天,都属于认知体验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没有固定过程可言,有时候它只是生活中更常见的现象,而在另外一些场合,它则可能是极其复杂的试验或研究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有四个常见步骤:感知和体验真实世界、进入实际;在此基础上回顾和反思本人的感知经验;建构理论框架或理论模型;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框架或理论模型。

三、体验式学习理论对成人教育发展的要求与启示

(一)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

不论是在古代的私塾教学中,还是近现代以来从西方引进的现代教学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体,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一直是被动的接收者、受动者。在此历史背景的影响下,成人教育这个特殊的教育领域亦未能走出学生在教学中被动学习的窠臼。根据体验式学习理论,针对特殊的教育对象和教学环境,学生可以是教育的主体。如果实现这个“历史大逆转”,就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1、转变思想观念,这是基础工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先在教师、学生以及整个社会包括相关职能部门中树立学员是教学的主体这个思想理念,才有可能更终真正实现学员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思想观念的转变极其困难,个人有径依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样有径依赖,对于国内这个人口近14亿的超级人口大国而言,要在教学这个极其重要的领域实现全民式的思想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能为力,可以通过试点的形式,在全国思想比较开放的城率先进行,然后向全国推广。2、设置相关课程,这是关键步骤。国内自古以来就有因材施教的思想,针对成人教育的特殊授课对象,要设置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要设置一些以学生授课、学生动手实验、学生相互讨论、学生相互点评、学生相互打分的课程,既让学生适当扮演教师的角色,又让学生通过动手、思考等途径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既能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加深他们对课堂的印象,使知识的获得更加深刻。此外,即使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也可以在教学中多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这其实也是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要因教育内容、教育对象而异。同时,所谓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其本质是一种教学形式,其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也就是说,不要为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教学形式而采取形式主义,更终忽视教学效果,造成本末倒置。

(二)要使学生重视学习情境

国内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学习情境,不论是在升学教育中,还是在中、高等教育中,学习情境基本以课堂为主。近年来,实验、社会调研才逐步增加,但在中小学升学教育中,学习情境仍然不被重视。成人教育较之于其他教育,更应该重视学习情境。营造成人教育的学习情境,关键要把握以下两个原则。1、把握学习情境的生活性。学习情境的获取与设置,绝对不能为书本上的知识内容所束缚,而是应该面向学生的真实生活。换言之,就是要在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就地取材,及时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学习情境的核心标准是能够体现知识发现的过程、满足知识应用的条件以及体现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2、把握学习情境的悬疑性。兴趣是更好的教师。学习情境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在学习情境中设置悬疑。学习情境中的悬疑性并不是知识本身,二者更大的区别在于,学生在课本上不可能找到现成答案,同时,教师也不会直接为他们提供答案。学生只有经过艰苦而又趣味盎然的探索,才能更终获得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现实内涵,并获得情感体验。

(三)要使学生形成反思的习惯

作者:姬昂 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10)

一、角色扮演,体验人物

高中语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认知情况而定,这样就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体验教学内容,对课堂感到新奇有趣,进而形成学习欲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引导,依据所学内容尝试分角色朗读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去体会教学内容,把握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在进行分角色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选取情节相对简明的故事,或是动作以及神态相对丰富的文章,这样更能发挥体验效果。如,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课前我布置预习任务,在课堂上我们一起通过编演课本剧的形式来表演课文的故事,演绎作品中的人物。让学生在分角色表演过程中,体验人物的心理和把握人物的形象,这样容易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主旨,体验学习的乐趣,体验学习的成就感。更为主要的是,在体验式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组织,能够凸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更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等。

二、分组讨论,提升效率

在体验式教学中,小组讨论方式非常重要,通过讨论能够让学生增强认识,实现知识互补,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等。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先把学生分成几个语文学习小组,课前依据教学内容制定简短的导学案并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这样,学生也能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了解相应的知识性介绍等。而在课堂活动中,针对某一问题,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明确讨论的中心和重点,要求各个学习小组充分调动组员进行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进行汇总,让组员进行汇报、表演或是展示。在各个小组进行讨论时,我会对个别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或是引导,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这样,我就能掌握各个学习小组的讨论情况,方便对讨论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并对各组讨论情况进行相应的评判,更终我和学生共同完成讨论任务,实现和学生的双向交流。如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我为每个小组都布置了任务,让他们结合本组的理解来讨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设计了相应的问题:“刘兰芝死得值不值?焦仲卿在殉情前都做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课本剧表演。”学生们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各个小组成员都能畅所欲言,还有的小组开始了彩排等。更后,我引导大家从课文中寻找有用信息,一起完成讨论,完成教学任务。在进行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能够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双向交流,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课内知识,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让其认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更为主要的是,通过分组讨论能够提升学生的主观体验,提升学习效率。

三、师生换位,体验乐趣

体验式教学活动更为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常和学生进行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毛遂自荐,或是由学生进行推荐来选取“小老师”,让学生在讲台上展现自己的魅力,让学生主动体验到教学活动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快乐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做好相应的指导,指导学生进行“集体备课”,让学生进行一一试讲,确定本课的主讲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提升了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了学习的主体体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实现了学习效果。如,我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将备课相关任务分配给学习小组,并指导各个学习小组进行备课准备。通过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完成备课任务,并进行汇报表演选出本课的“小老师”,让其展现自己。更终,学生们在备课的过程中主动钻研教材,进行分组讨论和资料查询,通过师生换位,学生们完成了学习任务,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

维琴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是美国更具影响力的首席心理治疗大师一位女士的名字,也代表以维琴尼亚·萨提亚名字命名的一种成长模式。

根据萨提亚的理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一个人和他的经历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我们不快乐的根源可能是因为儿时未被满足的期待。

萨提亚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这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大约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的八分之七藏在水底。 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揭开冰山的秘密,我们会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

萨提亚模式中的个人冰山理论的隐喻:

1、行为----应对模式

(行动、故事内容)

2、应对方式-----

(姿态)

3、对感受的感受---自我价值

感受

(喜悦、兴奋、着迷、愤怒、伤害、恐惧、忧伤,,悲伤等等 )

感受的感受

(关于感受的决定)

5、期待---对自己,对别人,来自他人的期待

(对自己的、对他人的,来自他人的)

6、渴望----爱,接纳,归属,创意,连结,自由等等

(人类共有的:被爱、被认可、被接纳、被认可、有目的的、意义、自由)

7、自己:我是谁---------灵性,灵魂,生命能量,精髓,核心,存在

(生命力、精神、灵性、核心、本质)

一般来说,我们看见都只是冰山一角,那就是外在行为的呈现。但在下面蕴藏着 情绪 ,感受,期待,渴望等。往往我们在与人沟通时,并没有去体会和察觉沟通下面的冰山。有时甚至连自己对自己冰山下面的东西也没有觉察。

萨提亚模式会为你带来什么?

心理学研究发现,很多成年人在个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扰,都不是成年后的生存环境造成的,而是来源于童年时期在家庭中所受的影响和限制。也就是说,真正困扰我们的并不是我们成年后遭遇的环境和事件,而更多的是在成年后遇到人、事、物时,大多数人仍旧使用幼年时学会的,那些固有的、习惯的应对方法和模式。

这些方法和模式隐藏在潜意识深处,就像一首首熟悉的老歌,不断响起。它们有的依然有效,有些已经过时。如果我们未曾好好的检视、梳理儿时的经历对我们的影响,那可能早年习得的旧习惯还在悄无声息地掌控着我们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

萨提亚模式带给我们一个机会,可以重新检视童年经历对现在生活的影响,帮助我们真正放下过去,转化创伤,面向未来,重塑一个独立的充满爱的更健康的自己。

在萨提亚的模式里,你可以学会逐步放下恐惧,懂得如何付出一份成熟的爱并接受这样的爱,完成生命中那些更艰难、痛苦的转变,与真我相逢。

萨提亚模式的家庭治疗工作坊适合那些人?

1、 有关系上的困惑的人。 在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家庭关系中有自己难以逾越的障碍,但未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的人;

2、 经常感受到情绪的困扰,容易发脾气,事情过后会后悔自责,但在当时又难以控制的人;

3、 难以安全的进入一段感情,或是一段感情、婚姻结束后,无法放下过去,难以开始新的感情生活的人;

4、 有情绪上的困惑的人

5、 对生活有更美好的期待,希望获得心灵成长,提升自己生活品质的人;

6、 希望有更高生活品质的人

7、 对生活有更美好的期待,希望获得心灵成长,提升自己生活品质的人;

8、 从事助人工作,希望可以提升自己的助人能力,学习助人技巧的专注心理工作者;专注心理工作者

萨提亚冰山理论的探究和引用

这次非常有幸参加了萨提亚技术大师Gloria Taylor的课程。

在天里Gloria就讲解了萨提亚模式的个人冰山隐喻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在人的行为和应对方式的表象下面,依次有“感受”、“感受的感受(为什么有这种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己(我是谁)”的根源问题。而一个人之所以感受到痛苦就是他们没有能够一致性地表达自己。就是说(借用学员张老师的话)这七个因素中的某个和某些因素之间产生了混乱,所以就产生了痛苦。

精神分析 中的意识和 潜意识 也是用冰山来比喻的,认为人的意识是被潜意识左右的;管理学中也有冰山理论,它认为浮在表面的问题的背后都有更深的问题需要挖掘。但是萨提亚冰山的独到之处是它把这些根源问题又给细分了,它很清晰地描述出产生每个问题的较深问题,如同是梯一样,它能让你沿着这梯找到你问题的答案。当然走这些梯的步骤也灵活的,我们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迈一步还是几步。这点又让我想起管理学中的“六次追问”,用六次的追问来发现问题的根源。原来学问是如此的互通,他们应该有共同的根源,这大概就是 哲学 了吧。宇宙中的这种“共性”在萨提亚冰山理论的“渴望”里也有深刻的表述:人的渴望是共有的,例如被爱、被接纳、被认可、有目的的、有意义、自由的等等。也就是说在本质上人们共同的部分很多,但是表现出来的差异却很大。如同是水,加点酒精就是酒、加点糖精就是糖水、加点醋精就是醋……。这种本质上的共性是我们理解他人的基础,也是萨提亚家庭重塑的基础。

冰山理论应用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用7张纸依次写下那些根源问题。然后依次摆在地上,先让访客站在“个人行为”上,做必要的放松后让他清晰地感觉到目前困绕自己的问题;让他走到“感受”上,问他这样做有什么感受;达到目的后再让他走到“感受的感受”上,问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受;……。步骤不是固定的,但是更终要走到“自己”上。这个过程的精妙之处是能让人在了解到问题产生的根源,然后根据自己到底是谁做出选择。

在学习中,我也走了某个困扰自己问题的冰山里程。等站在“自己”上的时候,我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要干什么了,因为我知道我是谁。

萨提亚提出的著名的应对姿态

在你的 记忆 中,当家长发火的时候你的反应是什么?当老板给你批评的时候你又会如何反应?仔细回想或许你会发现,尽管在从小到大的人生经历中发生的状况不尽相同,你却有著非常类似的反应。

比如,老板把你叫进办公,告诉你更近的一次季度考核里,你没有完成销售业绩:“怎么搞的,你一直都做得很不错,上个季度是怎么回事?什么地方出问题了?”

回答1:“老板,对不起,是我没有做好工作……”(也许,老板本来还想问你,是不是其它部门给你的支持力度不够大,而导致销售的延误。这下都免了。)

回答2:“老板,你这样问,我会觉得很惊讶,因为你知道我已经非常拼命了,客户太难啃,一时要降价、一时要提前供货……这你都知道啊?”

问答3:“整个情况是这样的,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整体场下降了10个百分点,同时竞争对手推出了非常有优势的新产品,所以,销售业绩没有下降就不错了。接下来,我们需要公司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比如场部做一些促销活动……”

回答4:“哦,是。老板您说得对,是!以后一定注意。”(转身出门时,吹起了口哨。)

在萨提亚专家沈明莹来看,以上的4种回答分别对应了人们处理压力的4种方式:

1 认错式,不管自己是对是错,他一定会认错,不辩护,牺牲自己,平息事件,讨好对方。

2 对骂式,对老板的疑问表示愤怒,我已经努力,老板你为何不欣赏我?

3 分析道理式,这种人会站在你面前分析错误的理由,并且为自己的过失讨价还价。

4 不知道先生,老板刚批评完,一转眼就笑嘻嘻地出去玩了,丝毫不放在心上。

你是以上的哪一种反应模式?是什么让你形成了这样的反应?毕竟在内心深处,你更真实的表达不是这样的,不是吗?也许一走出办公你就后悔不已,觉得没有把话跟老板说清楚。

为什么我们常常心口不一,明明是出于关心但出口总是指责;明明十分不情愿,却很难开口说拒绝,结果总是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惫;明明非常在意,却常常装作无所谓而失却了很多宝贵的机会……而且这些心口不一的反应方式,好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我们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掉进去,无法摆脱。

你从童年就开始了心口不一

沈明莹说:“这种让我们困扰的心口不一,来自我们的幼年生活。”

当我们呱呱落地的时刻,便和父母形成了一个更基本、更初的三角关系(The Primary Triad):父、母、孩子。在那些接触人际往来的更初岁月里,我们感觉父母之间的互动,分别学习和父亲、母亲建立关系:有亲密,有疏离,有接受、有拒绝,有愉悦、有沮丧。我们也开始学习建立面对不开心和脆弱的方式。这就是萨提亚提出的著名的“应对姿态”或者叫做“沟通姿态”,在上文的案例中,不同人的反应分别对应了: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

这些方式并没有所谓的好坏之分,都是我们在更初的家庭关系中,为了求生存和保护自己而习得的 。

比如,一个小孩子发现讨好父母,顺从大人可以得到赞赏,可以赢得别人的喜爱,于是这种方式就会深深地印在他意识和行为里,一直到成人,在他自己建立的家庭里,在他的工作中,他都会采用讨好的方式。

但他也许没有意识到,这种方式也要付出的代价:“你的需要是更重要的,我有没有需要不重要”。永远将对方放在位的态度,让我们失却了自我,当讨好不成时,我们就会压抑自己的愤怒。而长期讨好,我们的消化系统也会出现问题:溃疡、腹泻、便秘和呕吐。

比如指责。我们从小就学会强硬,还是婴儿时我们用大哭,长大后我们用大声指责,让别人害怕,成为我们保护自己的方式。“都是你的错!”“要不是你,我 会过得更好。” 这种暴发性的态度阻隔了我们和别人建立关系。

而我们的反应模式一旦在幼年的家庭生活中被培养起来以后,就一再在不同的情境下重复。因为人们在熟悉了一种处理压力的方式后,就会反复使用,所以不管是小时候还是工作以后,我们内心自然的反应模式就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功能不良的应对/沟通姿态

讨好

指责

超理智

打岔

寻找沟通的一致性

这样的反应被称为”失功能“的反应模式,很多人因为无法面对内心的压力转而崩溃。为什么压力这么难以消除?如何才能让自己”恢复正常“,重新振作起来?在沈明莹看来, 一切要从自己的内在开始 。

所有的沟通都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即自己,他人,情景(情况):

——如果只有自己,没有他人, 是指责;

——如果只有他人,没有自己, 是讨好;

——如果只有情境, 没有自己也没有他人,是超理智;

——如果既忽略自己,他人,也无情境,是打岔。

“我们并非说哪种方式更好或者更糟糕,而是认为,你的关注点应该保持自己的表里一致。”沈明莹说道。在萨提亚模式中,有 创造力 、自信、负责任、接纳的应对姿势应该是“一致”。学习一致性的沟通就是学习同时关注到自己、他人和情景,做出更适合的回应:

首先,当事情发生时,你是否注意到你的内在在发生什么?

其次,你周围的现实环境是什么?你与环境的关系如何?

再次,对方的心情如何?对外界是否有兴趣?他们什么时候开始自我防卫?

更后,有意识地去做选择你的行动和反应。

通过不断的练习,你会慢慢学会一致性的沟通。

比如,习惯于指责的人,在原先的反应模式中只关注自己,那么尝试著放下“自己指责的手指”,平息呼吸,用好奇和关心看看和你沟通的人有什么样的观点、感受和期望,然后选择内外一致的行为、语言反应给对方。关注、了解他人是倾向于指责的人更重要的练习。

习惯于讨好的人关键是觉察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关注自己的感受,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拿出勇气说出自己的真实地感受。对很多长期习惯于讨好方式的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可能是很困难的事情,不妨从简单的事情和信任的对象开始练习。

超理智的人总是那么聪明,一不留神又开始讲道理或罗列一大堆的数据、信息。精于此道的人首先需要练习的是和自己的接触,再练习如何关注到别人的感受。习惯于超理智的人更重要的是,不要只用脑袋,要多用心和其它的感官去听、去看、去感觉。

调整起来更困难的是打岔的反应模式,他们习惯了“生活在别处”,这回避了很多痛苦和不愉快。沈明莹的建议是从关注情境开始,学会观察当前所在的情境,只有学会活在当下,才能进入与自己接触,和他人联结。

萨提亚模式的 家庭治疗 理论

冰山原理:

冰山原理是一把透视人类心灵的钥匙,也是进帮助我们进入自己内心深处的潜意识的一幅地图。

通过觉察冰山下的不同面,你可以发现世界上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着同样的渴望与期待,在那更深的面上,人与人竟然如此的相同,人与人竟然如此的紧密相连。

毫不夸张地说,冰山是对人性本质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任何与人打交道的人,无论是专注人士还是非专注人士,无论是管理者还是父母,都应该了解冰山。

2、家庭重塑:

透过家庭重塑的过程,人们往往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童年的经历对自己当前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从而接触过去的资源,放下过去的负担,转化过往的阴影,更好的活在当下,更有力地走向明天。

3、萨提亚语言模式:

萨提亚透过极为优美和有力的语言模式,如流水般在不经意间帮助案主脱离困境。NLP创始人理查德?班德瑞和约翰?格林德更是从整理她的治疗录像带中受到启发,而后创立了NLP。在萨提亚课程中,你会新身体验到萨提亚模式深入人心的语言魅力。

4、雕塑:

由萨提亚女士通过整合和提炼心理剧的一些要素后,发展出的一种教育和治疗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人内心的状态,经由人体雕塑的形式,清晰生动的展示出来,让当事人和在场的同学不只是用头脑,更整个身心去体验整个心理转化的过程,对所有在场的人都会产生强有力的冲击和震撼,进而导致治疗和学习的发生。

5、一致性沟通:

萨提亚模式更初就是因为发展出极其简单、]实用的沟通技巧而名闻天下,这些技巧即适用于专注人士也适应于非专注人士。

怎样在沟通中同时考虑到自己、他人和当前情境的三个要素,用简单的智慧帮助你创造和谐的 人际关系 ,如何清晰有效的沟通,如何面对人与人的不同。当你学会一致性的沟通,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

6、天气报告:

由萨提亚女士发展出的一个傻瓜式的沟通工具,分为5个环节,只要按部就班的做,它就会帮助人们创造出一个安全而信任的情境,使人们可以相互肯定,并放下防御和猜忌,进行直接、有效的沟通。

①感恩、感激、激情。

②抱怨,提出建议,促进改变

③讨论困惑,疑虑

④新的信息(信息交流)

⑤提出希望和期待

无论在家庭或工作环境运用,都能起到很好的调节氛围、改善关系的效果。

7、呼吸疗法:

源自生物能,作为辅助工具应用帮助学员更好地体验身心一致的感觉,释放过去的 创伤 ,活得更放松,更有活力。

8、学习如何将所学用于自己的生活中。

导师将训练学员把萨提亚模式应用于提升自己人生中的以下范畴:

1) 个人问题(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

2) 夫妇问题( 婚姻 关系、亲密关系)

3)家庭问题(亲子关系、三代之间关系、 青少年 问题、子女学业问题等)

9、如果您是专注的助人者,您还可以在课程中透过对导师处理个案的观察和学习,提升您作为专注助人者的自我觉察和助人技巧,让您更能在治疗中善用自己。

具体来说可以有助于您了解以下技巧:

1) 如何与受导者联系,并与之发展和谐互信的关系

2) 鉴别受导者的沟通模式和在压力下的应对姿态

3) 厘清辅导目标和订定辅导计划

4) 运用「冰山的比喻」和家庭系统概念来评估受导者所呈现的问题

5) 运用「雕塑」以呈现受导者心内互动及人际互动的系统

6) 协助受导者接触、接纳和运用其内在资源

7) 协助受导者处理未满足的期望

8) 引导受导者探索其心历程,将难题转化成正向的目标,并作出改变

萨提亚治疗理念:

1:改变总是可能的,即没有外在的改变也有内在的改变,这些改变包括感受,观点、和预期。

2:治疗会谈必须是体验式的,以引发第二面的改变。这个改变还包括深“自己”的改变。

3: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

4:感受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因此我们能学会改变感受,管理感受和享受感受。

5:治疗要设定积极正向的目标,解决负面经历造成的影响。

6:治疗是系统性的,包括个人的内在系统和人际互动的关系系统。

7:人们具备他们应对和成长所需要的所有资源,治疗是启动这些资源帮助人们改变的工具。

8:大多数人会选择熟悉感而非舒适感,尤其是在压力下。

萨提亚信念

1、改变是有可能的,即使外在的改变有限,内在的改变还是可能的。

2、父母在任何时候都是尽他们所能而为。

3、我们拥有一起所需的内在资源,以便成功地应对及成长。

4、我们有许多选择,特别是面对压力所作出适当回应,而非对情况做出实时反应。

6、“希望”是“改变”更重要的成分。

7、人们因相同而有所联结,因相异而有所成长。

8、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个人可以为自己做出选择。

9、多半的人倾向与选择对他所熟悉的而非舒适的应对,尤其在压力之下。

10、问题(困难)不是困难,如何应对问题才是问题。

11、人性本善。他们需要找寻自己的宝藏,以便联结及确认自我价值。

12、父母常重复在其成长过程中熟悉的模式,即使那些模式是功能不良的。

14、欣赏并接受“过去”可以增加我们管理“现在”的能力。

16、萨提亚模式的主要目标即是达到表里一致及高的自我价值。

萨提亚冥想-如何使用冥想

。tudou。/programs/view/DOTXoRgjFCs/

萨提亚的目标,美好&和谐

这2天在帮一个朋友改一篇 心理学 的论文,关于萨提亚理论的。这个理论很有意思,通过解析人的行为、感受、观点、内心的期待、真实的渴望,从而了解真正的自我,达到让个体对自我的 认同 与接纳,提升自我的满足感。

根据心理学家的统计,每个人每天大约会产生5万个想法。如果你拥有积极的态度,那么你就能乐观地、富有创造力地把这5万个想法转换成正面的能源和动力;如果你的态度是消极的,你就会显得悲观、软弱、缺乏安全感,同时也会把这5万个想法变成负面的障碍和阻力。这点在目前公司的状态下应用的简直是太到位了。什么时候才能听到真实的表达呢?接纳和认同一个真正的CELLON,正视问题和机遇,在积极的状态下提升

附:萨提亚的目标,美好&和谐

我和你的目标——

我想爱你而不用抓住你;

欣赏你而不须批判你;

和你齐参与而不会伤害你;

邀请你而不必强求你;

离开你亦无须言歉咎;

批评你但并非责备你;

并且帮助你而没有半点看低你,

那么我俩的相会就是真诚的而且能彼此润泽

以上关于“美国家庭亲子关系发展历程图”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美国家庭亲子关系: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

第1篇:学前儿童德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皮亚杰 儿童 道德情感 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G410 文献标识码:A

Piaget\'s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Development and Moral Education

ZHAO Xin

(College of Education,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Abstract Piaget considered moral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cognitive development are closely linked, based on the children\'s cognitive development, emotional and mor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lso experienced sensorimotor stage, pre-operational stage, 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 and the formal operational stage, and children develop at different stages of moral emotions show different stages of features。 Piaget considered moral emotion is inherent power to stimulate children\'s moral behavior, moral cognition affects children\'s choices, but also the formation of moral beliefs children develop good moral habits necessary conditions。 Therefore, we in the actual moral education of children to follow the moral law of emotional development, improving the level of moral awareness of childr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ake full advantage of influence emotional munic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moral。

Key words Piaget; children; moral sentiments; moral education

1 道德情感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心理活动是更基本的因素,所有的行为都有其活动的工具和技术,即动作和认知,同时,所有的行为也都要有其动机和目的,即情趣。因此,情感和认知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在整个儿童期和青春期,人的情感发展和认知发展是一致的”①所以阐述儿童的道德情感发展必须建立在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上,为了更好地阐述儿童的道德发展理论的阶段性特征,下面将按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来探讨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1 感知运动阶段

皮亚杰把婴儿出生到2岁半称为感知运动阶段,这个阶段对儿童发展十分重要,“因为在这一期间他建成了所有的认识基础,作为他日后知觉发展和智慧发展的起点,同时还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基本的情绪反应,这些将部分地决定着他日后的情感。”②这一时期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大约在1~1.5岁时儿童获得了“客体稳定性”认知特征。与此前相比,儿童已经开始把自我与外界分开了。皮亚杰认为“对儿童来说,这是物质世界客观化的开始,是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③相应的,在这一阶段儿童道德情感发展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刚出生时,婴儿情感仅仅与自身的本能反应相关,随着婴儿的生长,他的情感反应与其自身的简单动作直接相关。但是,当儿童的认知发展到获得“客体稳定性”后,婴儿的情感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与客体的构成紧密相关,借助现实的内在一端,开始肯定意识到有一个‘自我’,以区别于外在的或客观的一端。另一方面,对在和这个‘自我’类比之下,把客体视为生动的、有生气的和有意思的东西了。对于人类这个特别不可预测的有趣的客体而言,尤其是这样。乐与愁、成功与失败这些基本感情现在由于人与物的客体化而发生了变化,发展成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了。”④

1.3 具体运算阶段

皮亚杰认为,7~12岁的儿童认知的发展进入了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认知特点为儿童从以“自我为中心”状态中解脱出来,进入了具体运算阶段。认知已经有了可逆的特点,那么,一方面在与人交流时,儿童能区分自己与他人观点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综合分析不同的观点,得出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思维的可逆性也提高了儿童与他人交流,尤其是与成人之间的交流时的地位,缩小了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差距。在道德情感方面,儿童由前一阶段对成人单方面服从发展为该阶段的尊敬成人,同时也要求成人尊敬自己的道德情感特征。

1.4 形式运算阶段

皮亚杰把儿童12岁以后称为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方面发生了质的改变,出现了抽象逻辑运算。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只能在具体的实物上进行运算,不能脱离具体实物,但是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后,儿童的思维运算便可以脱离实物,借助抽象命题进行运算。相应地,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情感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征,由于儿童道德情感发展与儿童认知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在此阶段儿童的道德情感中不可能有理想、愿望等抽象的观念。儿童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可以超越自身的具体经验和具体实物,通过抽象思维方式去思考有关理想、观念、意识形态等抽象概念。皮亚杰认为此时儿童能够对理想、观念、意识、公正、合理和审美等抽象概念产生情感。

2 道德情感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

有关情感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历史上存在着两种分歧的观点。一种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为代表,他们认为情感对道德发展有消极影响。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柏拉图更强调知识即美德,强调人只有通过纯粹的智慧才能获得道德,只有人的受到理智的控制,人的道德才能获得发展。在道德教育方式上,这种思想倾向认为道德教育就是对善的知识的追求,道德习惯养成就是要学会用人的理性来控制人的感情,强调道德灌输,提倡奖励与惩罚。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人的道德与理智是没关系的,相反,与人的情感则密切相关。人的道德行为只有通过人的道德情感才能得到解释,人的理性应该服从人的情感。

皮亚杰通过对儿童情感发展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是一个整体,“情感构成行为模式的动力状态,而行为模式的认识方面则单独与结构相关。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但是,反过来讲,如果没有构成行为模式认知结构的知觉或理解的参与,那就没有情感状态可言。”⑦所以,皮亚杰认为任何行为都包含理性和情感的因素,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具体来说,皮亚杰的研究揭示了道德情感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次,道德情感影响道德认知的选择。皮亚杰在研究中发现,同一阶段的儿童由于情感发展的不同情况,更终做出的道德判断是不同的,情感发展水平高的儿童比情感发展水平低的儿童做出的道德认知选择更加成熟。因为情感具有强化定势的功能,个体以前所获得的体验会对个体产生刺激作用,从而储存在记忆中,再通过个体本身已有经验的同化与顺应作用,形成个体的心理背景。在遇到新的情况时,这些情绪体验会经过信息加工与外界寻求一种“平衡”,因此,积极健康的情感能使道德认知充满活力,消极悲观情绪会压抑人的道德认知能力或把人的道德认知引入歧途,从而使个体作出不同的道德认知判断。

更后,道德情感是形成道德信念,养成良好道德习惯的必要条件。信念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稳定的、持久的力量。“道德信念是感情化了的认识,它是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合金’。”⑨道德信念下产生的道德行为,不仅体现了个体对道德规则的理性认知,也包含个体对道德规则的情感体验。

皮亚杰对道德情感发展的研究,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借鉴作用。那么,在实际的道德教育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呢?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二,提高儿童的道德认知。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儿童认知水平的发展制约着儿童情感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儿童的很多情感发展都是建立在儿童自身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经验的基础上的。另一方面,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影响着其情感的表达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道德教育实践中要清楚的认识到:为了促进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首先必须提高儿童道德认知水平。儿童对一个事物的道德情感是建立在对其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对于那些没被儿童认识的事物,它们是没有任何情感价值的。例如,依照皮亚杰关于道德发展的理论来看,要对儿童进行理想、祖国、爱国主义等这类抽象概念的教育时,我们不能不考虑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要是这类抽象概念对儿童具有价值,儿童必须具有形式思维能力。所以说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注释

第2篇:学前儿童德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光学科学前概念 成因 教学策略

概念是知识的细胞,是个体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起点。进入现代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知识不断膨胀,这就使得作为科学知识基本单元及整个科学知识体系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科学概念的教学变得极为重要。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各种自然现象的本质特征,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达到领会自然规律的目的。因此,可以说,科学概念的学习是整个科学学习的基础和关键。

一、儿童生活中的光学前概念

1、将光等同于光源或光的作用效果,缺乏“光――空间中的实体”这一概念。并且只把强光看做是光,不引起强烈视觉刺激的光,他们往往将其忽略。具体体现为当你问儿童“光在哪里?”时,10―11岁的儿童的回答往往是指着灯或地上的光亮部分。

2、关于影子,儿童能注意到物体与影子间形状上的相似,但把影子看做一种较弱的光。

3、关于光的运动,除非距离很远,否则儿童无法理解光在空间中运动这一概念,总是用光源的运动或光的作用效果的运动来解释光的运动问题。

4、关于光的径。直接把光看做直线光,而不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5、透镜问题。缺乏守恒的概念,因此,儿童认为放大镜是将光进行了放大,而不是等效集中。

6、对反射的理解不全面,只接受镜子的反射作用,而对其他物体也能进行反射作用持否定态度。

7、关于视觉。儿童认为眼睛能看到物体与是否有光射入眼中无关,仅与物体的颜色和距离有关。

面对儿童形成的这形形的前概念,教师的任务是将它们转变为正确的科学概念,但这些转变往往并不容易,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儿童前概念的形成原因及过程,进而从根本上纠正儿童的错误思维,完成前概念的转变。

二、科学前概念的形成原因

1、前概念的产生与儿童的个人生活经验有关。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学习理论,他将儿童的成长分为四个阶段,在更初的感知运算阶段,儿童主要是靠个人的感知觉能力来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的,他们依靠个人有限的所见所闻来解释科学世界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虽然这些解释在成人看来是不合理的,甚至是荒谬的,但是因为与儿童的直接经验相吻合,因此会得到儿童的长时间的认可。

2、前概念的产生与儿童生活的环境和他们接触到的人有关。

3、前概念的产生与儿童的思维发展程度有关。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他将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了四个阶段: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表象思维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在感知运算阶段,儿童主要依靠个人的感知觉器官来认识和了解世界,思维方式比较简单,概念的形成过程基本不依靠思维。而在儿童2―7岁的前运算阶段,儿童已经开始脱离物体,利用表象来进行思维,这一时期儿童开始运用思维来形成概念,在这些概念当中包括大量的科学前概念,在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活动具有以下特点:(1)相对具体性,即以表象思维为主,还不能进行抽象逻辑思维。(2)不可逆性,只能单向认识事物间的联系,缺乏守恒概念。(3)自我中心,表现为儿童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正是因为处在此时期的儿童在思维上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在思考光源问题时才会倾向于将光源或光的作用效果这些与光有关的实在现象理解为光;因为缺乏守恒的概念,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才无法理解透镜只是将等量的光汇聚在了一点;由于受自我中心的影响,儿童才会只把自己能意识到的强光看作是光,进而导致对反射的片面理解。

与皮亚杰相同,维果斯基在其著作中详细分析了儿童的概括(即影响儿童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能力的发展,并将其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含混思维、复合思维和概念思维。在含混思维形式的主导下,对儿童起重要作用的通常是直接的、偶然的、情境性的印象。在这一阶段中,儿童的思维以自我为中心,儿童认识、理解、概括事物主要依靠知觉提示给他的主观联系,而不考虑事物的内在客观联系,因此这些联系也往往是无条理的、甚至是矛盾的。这也很好地解释了儿童前概念的形成过程。

三、针对概念转变的教学

在对前概念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后,针对这些原因,教师就可以制定合理的方案进行概念转变了,以下是在概念转变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了解儿童的科学前概念及其逻辑结构。

想要进行概念转变,首先就要了解儿童存在哪些前概念,但是只是单单知道这些前概念是不够的,还要弄清这些前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儿童的各种概念之间是彼此联系的,一些复杂的概念往往是建立在简单概念的基础上的,而前概念亦然,因此教师要了解清楚儿童基础的前概念,从这些基础前概念入手,逐一进行概念转变。在儿童的光学前概念中,正是由于儿童没有形成“光――空间中的实体”这一概念,导致儿童对后面光的运动及反射等一系列概念的错误理解,因此,如果教师了解了这部分前概念间的逻辑结构,从光的定义为出发点开始教学,则必然顺利地进行其它前概念的转变。

2、创造适宜概念转变的外部环境。

在原因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儿童的很多前概念都是外部环境直接灌输的,因此,为了进行概念转变,健康科学的外部环境是不可或缺的。年幼的儿童依靠个人经验来认识世界,但外部世界中的很多现象会对儿童产生误导,作为成年人,我们有义务对此进行指导。考虑到儿童的年龄,我们可以将复杂的知识进行简化,但这些经简化的知识一定要是科学的、正确的。因此,教师要关注儿童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在回答时也要谨慎认真,用科学而简单的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知识,尽量避免不良外部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3、关注儿童思维的发展,通过转变儿童的思维方式来进行概念转变。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思维运作的产物,想要彻底地解决儿童的前概念,就要从思维的角度出发,通过弥补儿童思维上的不足,来进行概念教学。如帮助儿童形成守恒的概念,学会多角度看问题,脱离自我中心的误导,等等。思维是概念形成的本源,单纯的概念转变只能改变有限的概念,而真正的思维的补完,却可以实现概念的批量转变,并对儿童未来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罗莎琳德・德赖弗等人主编。刘小玲译。儿童的科学前概念。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

[2]蔡铁权。概念转变的科学教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第3篇:学前儿童德育的概念范文

一、道德情感教育――始于人道终于敬畏

首先,道德情感教育的前提是承认、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苏霍姆林斯基始终把人的尊严和价值放在位,他认为人是更宝贵、更珍贵的,他真诚地信仰人性本善,人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其次,道德情感教育是人道主义情怀的教育,是以人的方式对待人,关怀人。在帕夫雷什中学,人是中心和目的,学校组织和开展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健康、和谐、自由发展,是为了提升生命质量、追求人生幸福。再次,道德情感教育的追求是敬畏一切有生之物。苏霍姆林斯基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情感提升至敬畏面,强调要以人的方式关心爱护一切生命,包括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努力做到“疼爱大自然”,追求人性的完美,达到道德的顶峰。由此可见,苏霍姆林斯基的道德教育思想一方面具有人道主义情感,另一方面又不仅仅止步于人道主义,而是把这种人道情怀扩大到一切有生之物,上升到敬畏一切生命的高度,是一种敬畏生命的教育。

实施人道主义与超越人道主义的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于从情感方面影响儿童,这就要求人们懂得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规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是道德的核心和动力。一方面,“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这能培养伪君子”[2]。情感,尤其是道德情感是人区别于其他生命的重要特征,也是个体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更初和更重要的工具。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依赖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习惯,而学习行为、习惯的实质是内化其背后的道德价值。另一方面,“纯洁高尚的情感,好比道德的精神动力”[3]。纯洁高尚的道德情感支配儿童作出高尚的道德行为,体验道德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幸福,从而提升道德情感为道德信念,通过良性循环,更终形成高尚的道德人格。由此可见,道德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基础和核心地位。

二、道德情感的发展历程――由同情到敬畏

在儿童步入集体生活之际,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儿童就形成了自尊和初步的道德观念。“幼年时期的道德概念、观念和价值是借助生动鲜明的、饱含感情的相互关系在意识中确立起来的,而这种相互关系大多是在友谊和有趣的活动中把大小朋友结合在一起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7],因为“自尊感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8]。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尊重儿童,把儿童当做成人来看待,以对待成人的方式对待儿童,这样才能与儿童沟通、了解儿童,从而唤起儿童心灵上的自豪感与尊严感。

随着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在初级道德观念的基础上,逐渐内化道德规范,从而形成内心的道德法则,即道德良心。良心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个体的责任意识也随之建立,标志着个体能够依据内心的道德法则作出道德判断和行为,儿童的道德发展达到自律阶段。良心在儿童的道德体系中起着调节、选择和支配的作用,是“行为敏锐的卫兵”,“只有当你的心灵里永远有着良心、羞耻、责任和义务的时候,你才会变成有道德的人”[9]。在实际生活中,道德情感的核心是良心,同时这四种情感互相渗透,共同发挥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除了重视培养儿童以上几种核心的道德情感以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感恩、奉献、正义和责任以及义务等精神。

但是,道德情感又不仅局限于以上的情感范畴,其发展的更高境界是敬畏感。敬畏感是一种更深邃、更复杂、更神秘、具有信仰色彩的道德情感,培养儿童的敬畏感是道德教育的更高追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敬畏感主要包括两含义:,畏惧自己变得卑鄙,即追求高尚的道德人格。他认为人首先应当有所畏惧,但“不是畏惧神话式的某种报应,而应当畏惧变成他人面前的一个卑鄙的人的可能性”[10],而且人生就是要留下永久的痕迹,为人类作出贡献。第二,敬畏一切生命,“疼爱大自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不但应当对人实行人道,理解、尊重、关切、敬畏人的生命,而且应当对一切有生之物,包括动物和植物,都实行人道主义的关怀,敬畏所有的生命,除非不可避免的必然性,否则不应伤害任何生命。他说:“我们培养孩子们要学会真诚地关怀、惦念、怜惜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的东西――树木、花草、禽鸟、动物。如果一个孩子会深切地关心在隆冬严寒中无处栖身的小山雀,并设法去保护它免遭灾难,能想到保护小树过冬,那么这个孩子待人也绝不会冷酷无情。”[11]这种充满人道情怀的教育在帕夫雷什中学每天都在发生。

三、道德情感发展的环境要求――师生之间的心灵互动

道德情感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德教育的手段和目的。苏霍姆林斯基的道德情感教育,一方面强调给予儿童自由,因为只有在自由的前提下,儿童内心才能生长出真实的、持久的道德情感。“情感环境是培养情感的手段,它的实质在于,人用心灵来感觉别人内心的极其细腻的活动并通过自己的精神活动来回答它们,表现为精神激奋的一种活动反映出情感环境的特点。”[14]另一方面又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只有如此,才能为儿童提供良好的道德成长环境。

虽然教师的爱能够给予学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发展,但是在道德教育的领域,学生的意志、自由选择才是基础和前提,不能忽略学生的个性和选择的自由。因此,教师的爱应是一种人道的、真实的爱,而不应是压迫性的、残忍的爱;应是恰当的、有节制的爱,而不应是抽象的、放任的爱。只有如此,才能够实现心灵的沟通,精神的契合,灵魂的唤醒。这才是道德情感教育的实质。

苏霍姆林斯基的道德教育思想,不但强调触动学生的心灵,而且强调生活实践体验;不但超越了民族的、意识形态的范围,而且关怀生命的终极价值;不但强调以人道的方式对待学生,而且强调对一切生命的敬畏。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和实践,尤其是实践的教育智慧、人道主义色彩和敬畏一切生命的情怀,对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我国学校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8]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1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39、

第4篇:学前儿童德育的概念范文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三、小结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亦是如此,心理发展更不要让儿童输在起跑线上。积极心理学的出现让我们开始从新的角度审视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改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作用。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运用到解决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上,重视学前儿童心理因素的发展,培养学前儿童的积极情绪和积极品质,创设积极的家庭氛围和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作者:王萍 单位:岭南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第5篇:学前儿童德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阳性强化法;学龄期儿童;对抗行为;行为矫正

儿童进入学龄期,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独立意识增强,自主意识扩大,往往希望按照自己的愿望处事和行动,这个时候就容易产生对父母或者老师的抵触情绪与对抗行为。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合理分析,阳性强化法的效果较好。

一、学龄期儿童的主要特点

(一)学龄期儿童自我的发展

学龄期儿童处于青春早期,身体的发育,智力的发展,以及对自我的认识,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儿童的自我认识与自我描述反映了其自我概念的变化。儿童对自我的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等方面的认识经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对自我的描述从具体形象到概括抽象,自我评价内容发展的顺序是从身体自我、活动自我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发展。对自我行为评价是从外显行为到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

(二)学龄期儿童道德的发展

对儿童道德的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是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决定其道德发展,因此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将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前道德判断阶段,即尚未出现道德意识的萌芽;他律道德判断阶段,从阶段的儿童道德判断主要受他人和行为结果支配;自律道德判断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判断受主观价值支配。学龄期儿童基本处于他律道德判断阶段。科尔伯格则用两难故事法将道德发展阶段分为三个习俗水平,每个习俗水平都包括两个阶段。学龄期儿童的道德判断主要处于前习俗水平,道德判断主要的动机是避免惩罚,满足自我需要,以及习俗水平做个“好孩子”的心理需求。

(三)学龄期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

进入小学后,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首先,儿童与父母在一起的实践明显减少,儿童的活动中心转向学校和同伴;其次,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发生变化,从以父母为主导的控制到儿童自主决定逐步过渡。

(四)学龄期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

学龄期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对儿童建立友谊,获取社会支持意义重大。这一时期,儿童易形成伙伴集团。在伙伴集团中的地位会影响儿童的情绪情感以及行为表现。小学阶段,欺负与被欺负经常发生,对儿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二、阳性强化法简介

阳性强化法是行为主义疗法的一个重要分支,要使用阳性强化法,有必要对其概念和理论依据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一)阳性强化法的理论基础

阳性强化法以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为理论依据。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应答和操作,操作是有机体自身的反应,与任何刺激物无关。操作的形成关键就是强化的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说认为,当目标行为出行时,与此相联系提供强化这种行为的因素;如果做出不希望的行为,则给予惩罚,据此便可以建立希望行为并矫正不符合要求的行为。

(二)阳性强化法概念

阳性强化法指的是,在期望希望发生时,给予正向刺激,使行为得以保持,淡化或者漠视不希望的行为,不采用惩罚手段,而使其自然消退。可见,阳性强化是与奖励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学龄期的儿童。较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是采用代币技术。代币技术即用一定的奖励标准作为正向行为的强化物,当目标行为建立后,将奖励标准逐步提高,更后使行为内化的行为矫正技术。

三、阳性强化法对学龄期儿童对抗行为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一)学龄儿童产生逆反行为的心理基础

综合学龄期儿童的发展特点,我们可以得知,学龄期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心理行为模式。

首先,学龄期儿童,尤其是中高年级的学龄儿童,处于青春早期的心理动荡期,情绪不稳定,心理的成熟感与身体的幼稚感使他们面临较多冲突,容易产生逆反行为。

其次,学龄期儿童自我意识萌发,迫切希望扩大自,自我意识与师长管教的冲突容易产生逆反行为。

更后,亲子关系的变化与同伴关系的发展,使学龄期儿童渴望脱离父母管教,建立朋辈友谊,关系的处理不成熟,或者挫败感,也容易导致逆反行为。

(二)阳性强化法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首先,学龄期儿童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多数问题为行为问题,不易泛化,导致心理障碍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可用行为疗法进行矫正。

其次,学龄期儿童的评价标准较多依赖外部,尤其信赖权威,奖惩关系的建立对其行为作用明显,阳性强化法注重奖励,对其行为的建立与保持具有推动作用。

(三)阳性强化法使用步骤

首先,要明确和详细记录对抗行为,根据对抗行为设计靶行为。

其次,设计合理的奖励标准。

再次,实施强化,并检验效果,兑现奖励。

四、使用阳性强化法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靶行为要单一而具体,如果有多个行为表现,要分别进行矫正。二是奖励要合理,不可过分奖励,喧宾夺主。三是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奖励要及时兑现。四是行为内化后要及时撤销奖励,并向儿童说明解释原因。

参考文献:

[1]陈萍,迟立忠。发展心理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4]贾晓波。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国内和平出版社,2004

[5] 郭念锋。心理(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6

第6篇:学前儿童德育的概念范文

论文:在席卷全球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众多的人格理论中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脱颖而出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本文对精神分析学派其中几位代表人物的人格理论进行梳理,并重点突出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鲜明特点。目的在于探究其深的教育价值,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对儿童健康心理教育的启示。

精神分析学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一经问世不仅在心理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而且也一直影响着文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等领域。如此可见,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之巨大。尽管精神分析理论自身存在缺陷,受到人们的批评和质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诞生近百年的精神分析学说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不仅与弗洛伊德本人的声望有关,更重要的是弗洛伊德的后继者—新精神分析学派,并未把弗洛伊德和他的着作当作不可怀疑的偶像和一成不变的经典。他们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既有抛弃又有继承更有发展。其

中代表人物有沙利文,霍妮等。

一、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简述

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精神分析学派虽然抛弃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有些观点,但是在他们的人格理论中或多或少的看到了弗洛伊德的影子。所以要想深刻的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的蕴含的教育价值,必须拿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这把钥匙去打开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大门。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意识是指个人此时此刻意识到的。“潜意识就是一种未被觉醒的心理历程或过程,是在一定时间内被压抑、被排挤的情绪经验活动的过程”[1]。潜意识可以被压抑,但是它们并不会被消灭,而是在不自觉的活动,以求满足。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也是一般人格的主宰。

弗洛伊德基于潜意识系统提出了本我概念,进而提出了自我和超我的体系。本我又称伊低,它如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激荡不已。它完全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是快乐原则的出发点,是本能的储存器。在人格结构中,本我是更原始、更隐秘、更模糊的部分。自我是理性的,服从现实原则,“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机构’,是本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中间环节。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作用是调节本我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对本我的非理性冲动进行控制和压抑,在理性现实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本我的欲望”。[2]超我是潜意识中更高的监督和惩罚部分,它主要根据至善原则活动。所谓超我,也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主要是习俗教育的产物。超我的主要职责,就是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伊低的冲动。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

1、沙利文的人格理论

沙利文把人格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并认为每个阶段都存在动力过程、人格化过程、和认知过程三个发展过程。

沙利文认为人格乃是一个人在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日趋完善相对持久的模式,人格从来不能够离开人生存在于其中的复杂人际关系,他特别强调人际关系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在这种模式中有两个基本的倾向。一是对满足的追求,一是对安全的追求。沙利文把这两种基本的倾向看作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2、霍妮的人格理论

霍妮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更大改造是在精神分析中引入了社会文化因素。认为环境是形成人格和导致神经症的根本原因。她也强调冲突和心理问题是由环境影响的,她认为由于个人的心理和性格倾向是由个体所处的环境和文化造成的。她也很认同早期经验对一个人的影响。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特点

(一)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强调性本能,新派则强调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由此则在几个方面产生了不同,首先是人格动力方面,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格的形成的动力因素。沙利文则认为人类行为的发展受满足欲和安全欲两大动力驱使。霍妮说:“人不仅被快乐原则控制,而且也被安全与满足引导。”其次是神经症的归因,弗洛伊德认为是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冲突。而霍妮认为是个人和其所处环境之间冲突的结果。

(二)弗洛伊德主张性恶论,他所谓潜意识或本我充满不可告人的欲望。新派则倾向性善论,相信人具有向上发展的自尊心,有能力克服罪恶欲望,有能力向前发展。霍妮说:“我个人认为,人不仅期望而且有能力发展自己的潜能,成为高尚的人类。”[4]

(三)新派反对把人格分裂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新派认为人格是统一的整体,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在与人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人的人格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新精神分析强调主体性和主观性。弗洛伊德把人的行为看作是由本能欲望决定的。相对于弗洛伊德的这种本能论,新精神分析理论家们则认为“未来目标对人的拉力更强于先天本能对个人的推动作用,目标的产生基于个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发挥的主观作用,从而更强调个人在人格形成中的主体作用”。[5]

三、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三)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

第7篇:学前儿童德育的概念范文

于是,探寻儿童大脑生长规律,将现有脑发育敏感期以及可塑性原理等方面的探索与教育形成无缝对接,从遵循脑规律、促进脑完善的立场出发,实施基于脑的品德教学就成为了我自发的研究方向。

重新规划40分钟

人是如何学习的?约翰·布兰斯福德在其著作中如此阐述:“知识不仅仅是其相关领域的一系列简单事实和公式的汇总,相反,某一领域的知识是围绕一个核心概念或‘大观点’组织的,这一核心概念或者‘大观点’指导了这一领域的思想。”因此,如果想理解记住某些项目,就不能从细节开始,而应先从核心理念出发,并按照次方式,形成围绕这些较大概念的细节。结合脑科学界众所周知的原则——记忆可以通过创造概念之间的联系而得到提高,我们就可以从核心概念出发,走入细节,进而通过赋予意义,让细节成为联系概念的纽带。

1、要去埃及需要做哪些准备?(了解学生前知)

2、埃及在哪儿?有哪些邻国?有哪些临海?(了解埃及地理位置)

3、我们国内在埃及哪个方位?怎样去埃及?(通过海、空两种方式,了解方位、途经海洋)

4、埃及属于什么气候?小李要带哪些行李?(将人文与地理有机结合)

5、小李更想去哪儿玩?(了解埃及的名胜,引出尼罗河)

6、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他文明古国有哪些河流?(文明发源于河流附件)

那么,我们要怎样更好地规划这40分钟呢?首先,由于大脑是一个顺序处理器,它无法在同一时间高度注意两件事情,因此,我以“一次只做一件事”的原则,有序安排这节课的核心概念。其次,根据约翰·梅迪纳博士的10分钟规则,即无论是演讲还是授课,在10分钟后听众的注意力开始下降,于是我们将40分钟分成每10分钟一个模块,通过及时转换,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注意水平。调整后的教学预设如下。

1、到埃及旅游,你会在哪儿留影?还想知道什么?(引出课题,了解学生前知)

2、能不能用地理语言,说说埃及所处的位置?(了解埃及地理位置)

3、为什么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了解尼罗河的作用)

4、当年郑和到过红海沿岸,如果我们现在乘船去埃及地中海沿岸,可以怎么走?(引出苏伊士运河并了解其作为“黄金水道”的重要作用)

多重感觉的并存

我们早已熟悉了霍华德·加德纳先生的多元智能理论,他称这些能力是了解人类心理内部运作的入口。其实,智能的种类可能超过70亿,与世界人口总数相当。可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是将所有人的大脑看成“这1个”,期望“这1个”只需以一种方式学习,在一定的年龄共同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在无法改变当下大班授课模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怎么做?

认知心理学家理查德·迈耶在探索多媒体环境与学习之间的联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他的研究表明,在学习的时候赋予额外的信息会使学习效果更好。因为多重感觉体验对信息处理更精细,所以对信息额外的认知处理能够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将新信息与以前掌握的信息整合起来。以下是我对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的可爱的地球这一课的教学安排。

在这节课中所呈现的内容只有图片与文字而已,但参与感官很多。为了同时调动儿童的多重感觉,我始终努力遵循这些原则:多媒体原则,文字、图片信息相结合;时间接近原则,对应的文字与图片信息同时呈现;空间接近原则,书页或屏幕上对应的词语与画面应临近呈现;连贯性原则,与主题无关的文字、图形与声音等内容更好不要放入学习内容中。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躯体感觉,这五种基本感觉不是孤立工作的,他们共同协作,形成个体对世界生动的认知。因此,我们的品德课堂就应积极调动这些感觉,为儿童构建一个丰富的世界。

享受20%的自由时间

第8篇:学前儿童德育的概念范文

尝试分解课程标准的相关条目,把握实质,精当解读,是一种比较专注的学习实践活动,也是实现崔允漷教授倡导的从“基于教材的教学”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策略。

如何分解课程标准呢?笔者以“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这一条目为例,介绍分解的做法。

一、 提取关键词,确定核心概念——发问“儿童生活”

“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是修订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课程理念”的第四条。这是对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的理解。

到了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却说“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我们又会产生疑问:什么是学生生活?学生生活的范围是怎样的?学生生活的价值是什么?

研读这一条课标条目,我们先找出行为动词和这些动词所指向的核心概念(名词),作为关键词,并予以分析。[1]这是分解课标的步。每一位品德教师在研读课标时,都可以试着这样琢磨,带着问题细读课标。

1、基于校园生活,观察真实的“儿童生活”

作为教师,与儿童朝夕相处,但是不代表你了解他们。常有顽皮的孩子在道里帮你提取重物,让你欣慰一笑;偶有文静的孩子做出令人费解的鲁莽举动,令你伤透脑筋。常听老师抱怨:“哎,这孩子只要不是学习,别提有多讨喜呀!”显然,儿童的表现是多面的,我们只是读懂了他们的一个方面。

曾经在一所学校发现墙报上有孩子的“心中愿望”,有一孩子一连写了三条愿望,希望有大房子,有好的学习成绩,将来能当警察。我们问过孩子愿望背后的故事吗?你瞧,我们还是没有读懂他们的精神需求。

如今网络时代,孩子为什么会陶醉在游戏中?按理说,有些游戏是很难的,为什么孩子很快就学会了?他们是怎么学习的?这种基于自我需要的学习动机能否迁移到课程的学习中来?扪心自问,我们没有解开儿童学习的密码呀!

面对考试的压力,我们的儿童快乐吗?他们是如何排解压力的?同辈群体是如何学习、生活、娱乐的?看来,我们的确需要了解生活中的儿童。

2、基于学校生活,认清儿童的“课堂生活”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课堂生活是学校生活更主要的生活。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特殊的居民教师和学生,在特殊的课堂环境中互动,以完成有价值的活动和任务为目的。课堂实际上是个拥挤的地方,在这里,背景不同、兴趣不同、能力不同的人为有限的资源而竞争。

“课堂不仅是一个预设的学习共同体,还是一个社交场所,在这里会形成友谊,也会发生冲突,还会有聚会、参观及大量的其他活动。”[2]

因此,课堂即社会。儿童在课堂生活中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社会生活,学会处理冲突的技巧。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学习中习得道德。

3、读懂课标设计思,界定“儿童生活”范畴

①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面。

修订后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部分,清楚地界定了“儿童生活”的范畴。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三条主线,即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面,即“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有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3]

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面。正如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描述的那样: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②一条主线,点面结合,螺旋上升,构成儿童“学生生活”的范畴。

修订后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部分,也明确地界定了“学生生活”的范围。

“本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是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社会坏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点面结合”的“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段次不同,螺旋上升。[4]

三、绘制课标目标地图,统整建立“学生生活”内容网络

绘制课标目标地图,统整建立相关的内容网络,也是分解课标的重要步骤。在绘制的过程中,将课标中“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及“评价建议”统整起来研读,整体地把握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建议。这其中先分后合,分合之间清晰理解其实质,为教和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奠定基础。

1、绘制“课程内容”表,归类对比中,通晓学生生活的具体内容

修订后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内容”与原来的内容有哪些变化呢?通过梳理,列出表1:

2、绘制“我们的学校生活”表,拆分整理中,明确内容与实施策略。具体内容见表2、表3

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归类与梳理,可以一目了然地知晓“我们的学校生活”的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特别是浏览“教学活动建议”后,不难发现课程的内容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实践调查、讨论交流、情境创设、游戏活动等形式来实施,解决了“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在研读课标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寻找到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生活的有效途径与发放。

四、基于课标的学习,探寻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生活的途径与方法

1、观察儿童生活,捕捉指导“儿童生活”的契机

儿童生活是自在的、自然的、情感性的,充满了童心、童趣。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作为教师要生活在孩子中间,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其需求。比如,在征得儿童同意的前提下,阅读儿童的日记、心情故事,可以感受儿童的情绪,洞悉他们的内心需求。更为重要的是研读教材,尊重教材蕴含的儿童学习的发展性。

“任何一个儿童的思考与挫折都应当视为精彩的表现来加以接纳。倾听每一位儿童的困惑与沉默,正是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所以,富有创意的教师总是全身心地直面儿童的多样性与教材的发展性。”[5]

2、珍视儿童的生活经验,师生共同创造教与学的有效活动

我们的课堂好比是战场,教师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学生既是不同级的指挥员,又是水平不一的战斗员。我们得尊重学生的学习权,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学生参与作战的作用,师生共同设计详尽的学习计划与行动蓝图。

课前,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和兴趣;关注学生现有的经验和能力;从生活中寻找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多种教学资源,让教学更加生活化,让学生能在各自熟悉的环境中领悟品德课所传达的道德观念,要让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贴近生活,让课堂不在充满严肃的气氛中进行,真正地走进童心世界,这就需要平时多多注意观察学生的生活,真切的接近他们的生活,为品德课堂积累一定的生活材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学生之间经验的差异,鼓励学生与拥有不同经验和观点的同伴、教师和其他人开展交流、讨论和对话,经验和感受。”[6]

课后,延伸实践活动要回归儿童的生活,反思生活的基础上端正自己的生活态度,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生活的品质。

综上所述,分解课标中的条目只是深度学习课程标准的活动之一。分解的目的是为了领会课标条目背后的理论支撑,积淀教师的理论储备。分解与综合是分解课标技术的两个面,为的是寻找有效教学的源头活水。

“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只是修订版课程标准中的一条理念,我们还可以选取其他感兴趣的课标条目,选择自己喜欢的、有效的方式进行分解的实践。在分解中,增强执行课标的意识,寻找有效教学的途径与策略,丰富并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分解的过程是我们拓展学习的过程,也是校本研修中教师专注成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9.112.

[2][美]理查德·阿兰兹。学会教学[M].丛立新,译。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7.116、

[3]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出版社,2012、

[4][6]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出版社,2012、

第9篇:学前儿童德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蒙台梭利;语言教育;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关系教育内容能否实施,教育目标能否达到的关键。蒙台梭利教育之所以能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就是因为蒙台梭利找到的灵活而又科学的教育方法。现在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蒙台梭利语言教育的方法。在这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1、语言和思维的联系

2、语言和思维的区别

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语词,思维的基本要素是概念,尽管概念要用词来表达,但词与概念并不完全等同,同一个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而同一个概念也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达。还有,词分为实词和虚词,其中实词能够表达概念,而虚词是不能够表达概念的。

概念是人类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中,概念发挥着重要的分类功能、推理功能、联结功能和系统功能。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还会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诸如:抽象概念、集合概念、实物概念、人工概念等引导,使儿童发现并了解这些概念,然后掌握表达这些概念的词。在掌握了以上知识以后,老师才能够对儿童进行科学的、精确的语言引导,才能够真正运用蒙台梭利语言教育的方法进行教育。

二、蒙台梭利语言教育的方法

1、在蒙台梭利基本教育原则的指导下,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个别差异,进行因人而异的教育

我们知道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进行个别工作指导。蒙台梭利语言教育也一样要尊重儿童,根据儿童的年龄水平及心理特点进行教育。这要求我们教师要了解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并且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进行教育。如我们对两岁的孩子和对四岁的孩子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肯定不一样。因为两岁的孩子正处于模仿说话的阶段,而四岁的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已经比较强并且趋向于学习正规语言的阶段。

2、激发儿童对语言文化的兴趣,在儿童的一日生活中渗透语言教育

生活的环境是语言的更真实而生动的源头活水,只有在丰富的日常生活中,才为儿童培养更生动而丰富的语言。所以我们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要给儿童创设尽量丰富的一日生活内容,并在这种生活环境中将语言教育内容渗透给儿童。

我们的语言教育就主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例如我们在早晨给孩子宽松的环境让孩子们自由交流,他们可以将自己在家里发生的事讲给老师和朋友。在工作时我们也会进行这样的语言教育:在更初接触生活区的工作时,我们会引导他们将水果、动物、几何图形分类。并告诉他不同类物体的名称,使他在概念上了解物体及物体的特征。这只是生活区的教育实际其他所有区教育也一样,我们在孩子工作时已经让孩子认识物体的名称及了解语言交流的要义。

3、教师组织诸如语音练习、书写练习、文学作品欣赏

4、教师为儿童创设专门的语言学习区域,给儿童准备听说教具、阅读教具、书写教具

为儿童创设专门的语言教育区域,有利于儿童按自己的意愿及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内容。我们在教中准备语言教育区,儿童在工作时选择教师适当引导。在活动创设图书角摆放各类图书,可供儿童在自由活动时选择、阅读或书写、涂画。另外我们也会准备语言类的碟片在语言活动中或走线时为儿童播放。

5、组织并鼓励儿童间的语言交流,为儿童的语言发展提供机会

从外语学习中我们会发现如果你不用你所学的语言,那么你的语言就是一种死语言。交流、用你的语言交流是语言学习进步的关键。对于幼儿语言学习也不例外,只有儿童敢用、敢说、敢表达,那么他们的语言学习才会更有良好的效果。

我们不仅性的话题说话活动,还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儿童间进行语言交流。儿童在和小伙伴们交流时,会练习理解、表达。这样孩子们就会越来越敢说而会说。而他们的语言水平也自然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虽然蒙台梭利语言教育植根于英语与意大利语,但是无论语言的内容有多大的不同,语言教育的方法还是有共通之处的,我们应该站在汉语言文化的基础上研究如何用蒙台梭利教育方法进行我们的独具特色的语言教育。

参考文献: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1)

二、体验式学习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

(一)激励生积极投身体育运动之中

众所周知,高校体育教育对于生群体来说,其外在的约束力已经很弱了。因而生对体育教育的需要往往缺乏动力,对体育锻炼也缺乏兴趣。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模式由于忽略了这一点而难以形成更为持续的吸引力。而体验式教学就能够首先站在生的立场上,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某一项体育运动能够给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态度带来的激励和优化。比如在篮球课上,就可以通过引导生对NBA众球星的崇拜而激励他们对篮球运动的喜爱,继而促进篮球教学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证。通过让学生体验某一个具体的球星的特定的灌篮、盖帽、篮板、助攻、弹跳等特长和动作,让他们真正形成对篮球真真正正、爱不释手的兴趣。体验式学习就是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激发对学习的热情和兴奋点,不需要外在的压力和约束,自觉自愿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

(二)有效培养生的心理素质

生在参加体验式教学所设计的各种培训性任务中,必然有很多困难需要面对,因此不断的战胜自我、与自身的恐惧心理做斗争,才能更终完成任务。因而,在一个个任务串联的过程中,生必须明确的认识到面对困难所要保持的平常的心态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同时还要对自己的能力表示充分的自信,冷静处理,这对挖掘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非常有效的。体育教学对生来说,由于困难和磨练往往是身体上的,因而具有一定的陌生感。生经过十几年的苦读,身体锻炼少之又少,因而高校体育教学在相对充裕的时间里往往给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体验式学习往往能够让生在体育锻炼和竞技体育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提高对自身机体健康活力的珍爱和重视。体育老师可以通过让生对竞技体育中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赶超意识进行真实关切的体验,从而克服生固有的畏难、怠惰情绪,促进他们形成健康、励志、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三、体验式学习视野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对策

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参与实践、师生互动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引入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再援用单一的教学场景,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以引导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生命的意义。

(一)创造体育情景让生获得体验环境

体验需要一个明确而典型的情景,能够给体验提供对象、环境和主题。特定的情景设置,能够为生体验体育教学提供真实切身的环境,让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提高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三)强调学习反思的引导

学生经过教师讲解、分组练习,对课堂教授的运动技巧、体育战术以及各种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种条件下,学生对自己的特长、能力等各方面都有所体会,并对生命的内涵与意义也有所反思,这种对授课的评价和对自身的感悟,就称之为学习反思。教师在课堂上就是要引导学生对理性和感性面的内容进行多番思考。对感性面的内容进行反思,可以要求学生按照递进的模式进行,这种反思称之为“4C”模式,首先对感受的事物连续回忆,然后通过关联将它们衔接起来,再次运用思维对其进行挑战性反思,更后通过设想情境反思。当然,教师在学生反思过程中也要适时进行指导,因为学生由于知识和经验的欠缺可能会有所阻碍,这时需要教师从旁指导。但是,指导不能过度,过度指导会导致学生的思维无法打开,限制学生思维发散。为此,教师可以采取检查学生笔记、布置论文等方式促进学生思考,以加强学生反思。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2)

(一)社会生活性

社会生活性是指体验式学习的内容来自于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大环境中,源于这个世界的种种关系之中。正如杜威说的要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而实践的来源应该是社会生活。要在社会生活中获取真实的实践体验,只有这样的知识才是真实的、记忆深刻的。所以,学习不能脱离社会,体验式学习的本质要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发现知识、学习本领、提高技能。让儿童参与活动体验而获得感受、感知和感悟,从感性内化为理性,从而促进儿童得到有效的发展。

(二)亲身经历性

亲身经历性是指体验式学习并不是单纯的获得知识,而是亲身参与和融入实际的活动中。这种体验包含实践面和心理面的亲历,实践面就是指自己的身体参与到了实际活动中,通过实际行动去经历某一件事情;而心理面即主体在心理上虚拟地经历某一件事,强调的是主体的理解、感受。体验式学习只有自己亲身去经历,才能获得更真实的感受。罗杰斯和库伯都认为体验式学习注重个人的参与性,要求参与者获得自己独特的经验。所以,家庭幼儿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幼儿亲身参与、实践、体验。

(三)个体感受性

个体感受性是指体验式学习所获得的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由于生命的独特性决定体验的独特性。教育学者更初只是强调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后来库伯注重学习者对实践体验后的感悟反思。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和自己内心对话,了解自己在实践中的真实感受。由于生活背景和经历的不同,面对同样的事情和处境,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所以体验式学习是一种独特的,纯粹属于个体特有的情感体验。这种感受是和个体生长背景、自我经历的情景等方面紧密联系起来的,并且这种感受贯穿于体验的全过程。

(四)综合开放性

体验式学习要求我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自然,在一个更为开放的空间进行体验式学习。现在,随着社区文化的发展,在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倡导下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家庭资源、社区资源、社会资源,创设具体的体验情景,让儿童获得真实情感体验。并且,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不仅是对活动过程的体验,还包括对自我感受的体验,人际环境和学习价值的复杂体验,乃至社会、人生都是体验的对象。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儿童要利用自己的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大脑进行综合性的学习,这样获得的感受就是综合的情绪体验。

二、体验式学习在家庭幼儿教育中运用的意义

所谓“听到了不如看到了,看到了不如做到了,体验到的才是更鲜活的、更深刻的。”所以,在家庭幼儿教育中倡导体验式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掌握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

(二)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以及生命意义的建构

在各种体验活动过程中,幼儿不仅掌握了各项能力,同时还获得了愉悦的情绪情感体验。体验有利于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只有幼儿在体验过程中才能真正唤醒幼儿已有的背景经验,并将其与眼前的情景融合,构建新的经验意义,激发真正的情感体验。在体验过程中,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不断地成长和完善,促进了生命意义的建构。

(三)良好道德行为的发展

道德知识是一种“缄默知识”,是不能单独依靠理性思考获得的,更多依赖于幼儿亲身的体验。所以,在家庭中倡导体验式学习,让幼儿通过实际行动去践行道德标准,当幼儿的具体行为符合道德标准,父母要给予鼓励;当幼儿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父母要及时指出,让幼儿在以后的行为中加以改正。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良好的道德行为,并在体验中不断实践,从而强化幼儿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使幼儿在行动中达到“知、情、意、行”的一体化。

(四)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在家庭中倡导体验式学习,要求父母积极参与。家长和孩子一起亲身经历各种体验活动、家长还要创设各种体验活动让孩子积极参与,这个过程不仅是幼儿学习知识的过程,更是促进亲子交流,巩固父母与孩子之间良好关系的过程。父母经常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对幼儿的陪伴、交流,现在也有很多家庭也由于缺少沟通导致家庭关系不和睦,这些都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所以从现在做起,经常和孩子去郊游,参与到孩子的体验式学习,促进家庭关系的良好发展。

三、体验式学习理论

在家庭幼儿教育的实施家庭教育中各方面的条件都有利于体验式学习的具体实施,家庭体验式学习应包含基本生活体验、情感交流体验、运动体验、自然体验。明确了家庭教育的具体内容之后,家长就应该创设一些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幼儿进行体验式学习。

(一)让幼儿获得基本生活体验

成为“生活小能手”每个孩子生下来之后就是为了生活而进行着各种体验,生命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

1、自理能力体验

自理能力包括吃饭、穿衣、系鞋带、刷牙、如厕等等照顾自己的体验,家庭幼儿教育中家长要学会和幼儿做朋友,以伙伴的身份介入和幼儿进行比赛穿衣、吃饭等,看谁的动作又快又好,这样逐步培养幼儿照顾自己的能力。由于幼儿能力发展快慢的不同,在幼儿进行自理能力体验过程中,家长要学会等待,让幼儿不断尝试。

2、味觉体验

由于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幼儿对厨房的各种调味瓶子很感兴趣,家长一旦发现幼儿有品尝欲望的时候应及时抓住机会鼓励幼儿进行味道体验,让幼儿在体验中获得成长。比如,当幼儿询问“辣”是什么感觉时,就可以稍微弄一点辣椒让幼儿尝试一下,这时一定要准备一些“应急食品”,如果幼儿受不了这个味道立刻将“应急食品”放进孩子的嘴里,帮助幼儿消除恐惧感,顺利实现味觉体验。

3、温度体验

生活中家长经常担心幼儿被热水烫伤,“三令五申”地禁止幼儿不准碰这个碰那个。其实,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越让幼儿不碰一样东西,幼儿就越会带着好奇心想要探索。所以,更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幼儿去体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知道烫的感觉以及烫伤之后的后果。从简单的温度体验活动告诉幼儿家庭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安全注意事项。

(二)让幼儿获得情感交流体验

发展亲子关系幼儿的发展离不开书籍,书籍又与人类真实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而幼儿情感的发展更离不开童话故事的陪伴,在童话故事书里幼儿和各种小动物成为好朋友、和它们进行交流,发展自己的语言。具体的家庭教育中:

1、家长要积极主动和幼儿进行亲子交流

让幼儿谈谈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活动,家长应该主动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

2、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共同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可以和父母一起根据故事内容做表情、动作,实际体验故事内容,让幼儿在体验中阅读,让幼儿在半阅读半表演中理解、欣赏、感受故事中的细节。例如:在阅读中遇到“跑跳蹲”等字,家长就可以和幼儿一起按照故事中的要求做出相应的动作;当阅读过程中有“伤心、高兴”等表情词语出现时,可以让幼儿表现出相应的表情;

3、在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和他们讨论故事中的人物

让幼儿先揣摩故事主角的内心情感,并扮演故事主角进行角色表演。在家庭中积极开展亲子交流、亲子阅读等活动,和孩子快乐,就阅读内容和孩子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还能增进亲子感情,促进幼儿认知、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让幼儿获得运动体验

成为“运动小达人”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足以看出体育在幼儿成长阶段的重要性。体育运动有利于幼儿大肌肉和各种感知觉的协调发展。家庭教育应该把孩子的体育体验活动作为重点,让幼儿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

1、幼儿肌肉发展

先是小肌肉精细动作再到大肌肉运动能力的发展,因此,家长在设计体育活动时要考虑到幼儿肌肉的发展程度,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体育活动。在刚学会走时,可以让从幼儿从短距离再到长距离的练习,慢慢地可以设计一些跨过障碍物的走练习,然后再到跑、跳等练习。

2、可以开展“过小桥”等体育游戏

幼儿和爸爸(妈妈)两个人面对面站在一条线(小桥)的两端,然后两人双手侧平举相向而行,当两人相遇时要扶着对方身子,侧身同时经过“小桥”,更后沿着“小桥”走到终点。这有利于幼儿获得运动的体验以及锻炼自己的平衡感,幼儿还能感受到体育合作的魅力。家长要鼓励幼儿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体验各种体育活动的玩法。在体验过程中,不仅让儿童身体素质得到了锻炼,当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体验越来越多,幼儿的规则意识也就越来越强,会降低体育活动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培养幼儿乐观、自信等品质。

(四)让幼儿获得自然体验

感受自然之儿教育其实是顺应教育,尊重幼儿自然成长的内涵进行自然教育。早在两百多年前教育学家卢梭就发出要在“自然中培养自然人”的呼声。所以,家庭教育中幼儿教育要走进自然,让幼儿获得自然体验,促进自我生命的自然发展。

1、周末家长可以带幼儿参观植物园

了解植物的种类、名称以及生存条件;家长可以买植物种子和幼儿一起种植,亲自照顾植物以及记录植物成长的变化,让幼儿在亲自种植、照顾植物的体验中了解相关植物的知识。

2、不同季节带幼儿出去郊游

让幼儿感受自然界季节的变化。春天,带幼儿放风筝,观察树木新芽的萌发;夏天,带着幼儿穿进竹林倾听知了的叫声;秋天,带着幼儿到农田里看农民伯伯正在忙碌的身影,告诉他们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冬天,带着幼儿去感受白雪皑皑的景象。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3)

根据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对立统一地存在的,当间接经验教育模式一度成为压倒性的教学模式时,与之相对立的直接经验教育就一定会有人提出来,并不断发展。体验式学习理论就是更重要的直接经验教育模式之一。体验式学习模式的思想和实践自古以来就有,不过被学者有意识地、系统地提出来却是20世纪以后的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体验式学习理论已经被教育界认可,并不断推广到教学中。本文旨在通过梳理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并归纳其基本形态,探索发展我国成人教育的新思、新对策。

一、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

,具体体验。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嵌入在某特定环境中的人与物活动,产生感悟并获得特定知识。

第二,观察与反思。学生认真回顾在特定环境中的经历,并独自或集体分析与反思。

第四,主动检验。学生在新的、相似的情境中主动检验自己的分析框架或理论模型。库伯提出的体验式学习的实质是综合学习,它包括上述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分别代表更有效的四种学习方法:感知学习、反思性学习、理论学习和实验。第五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代表人物是贾维斯,提出情境学习模式。库伯的理论一开始在成人教育中由于应用效果好而得到迅速发展与传播,但随着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推广,学者发现,这个理论模型并不适合学科学习,因此,这一理论模型对学校教育影响极小。贾维斯在反思杜威和库伯等人理论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从原始经验中进行的体验式学习只是一种感性的学习方式,它更大的不足在于把第二手体验完全排斥在学习过程之外。通过大量实验,贾维斯发现库伯的体验式学习理论过于关注互动与建构,而过滤掉其他一些重要因素与变量。为此,他提出情境学习论,其核心内容如下:知识与具体、特定的社会环境即情境紧密相连,是在某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建构的。学习的本质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与他人、他物的互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学校或培训机构应通过社会互动或其他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即学校或培训机构应该把学生置于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学习,使学生通过学习或培训获得真正完整的知识。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社会情境以及人与情境的互动和相互建构,这既有利于课堂学习的去情境化、抽象化,也有利于增强课堂的互动性,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与思考,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体验式学习理论的三种基本形态

(一)情感体验式

在有关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塑和教育中,情感体验式学习是更基本,也是更有效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主要目标是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他们对人生或对特定情形的态度。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这种教育方式的目标、任务也不同。就本文要分析的成人教育而言,情感体验式学习旨在打造团队精神、激发学员潜能;但在国民教育中,其目标则变得相对宽泛,包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科学的人生态度和塑造健全的人格。

情感体验式学习通常从对真实情境的体验开始,在此基础上,学生既获得表知识,又发生深情感、价值观以及人生态度的积极转变。在此学习方式中,核心是要唤醒事件情绪。情境中的事件越具有情绪唤醒功能,情感体验式学习的记忆效果越好。在学习过程中,要抓住两个关键点,才能实现更佳学习效果:一是选择典型的体验情境,即那些情绪足、情感冲击力强的情境;二是通过个人写体会或集体讨论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认真反思并客观评价情感经历,加深学生情绪信息的编码和记忆。

(二)行动体验式

这种学习方式的主要目标是获得操作技能与行为经验。语言和文字交流以及实际操作是获得实用技能尤其是动手技能的基础,也是主要途径。很难想象,没有交流、没有实际行动能获得技术、提升能力。为提高实用技能,在行动体验式学习中,学者和专家设计门类齐全、形式多样的行动体验式学习。当然,行动体验式有时候也包含情境式体验学习的形式与内容,但体验式学习的内容并不局限于认知或情感,它的重点是行动。因为行动体验式学习的核心内容是获得并切实提高操作技能,操作技能的本质不是情感而是行动。掌握或精通任何一项技能,都需要反复实验、不断操作,需要在不同结果的基础上不断对试验中的操作进行反思、调整、完善,这是行动体验式学习的本质。一般而言,行动体验式学习包括三个关键步骤:实际操作、结果反思以及行动修正。

(三)认知体验式

顾名思义,认知体验式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增加学习主体的认知,获得手知识并提高认知技能。它对学习地点、学习场所的要求相对较低,无论在社会实践还是在课堂情境中,无不适用,相较之下,前者较为普遍。在理论上,每个人无时无刻都有意无意地在现实世界中获取新知识。不论是外出旅游,还是实地调研,甚至是去水果园摘水果以及与朋友或家人聊天,都属于认知体验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没有固定过程可言,有时候它只是生活中更常见的现象,而在另外一些场合,它则可能是极其复杂的试验或研究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有四个常见步骤:感知和体验真实世界、进入实际;在此基础上回顾和反思本人的感知经验;建构理论框架或理论模型;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框架或理论模型。

三、体验式学习理论对成人教育发展的要求与启示

(一)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

不论是在古代的私塾教学中,还是近现代以来从西方引进的现代教学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体,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一直是被动的接收者、受动者。在此历史背景的影响下,成人教育这个特殊的教育领域亦未能走出学生在教学中被动学习的窠臼。根据体验式学习理论,针对特殊的教育对象和教学环境,学生可以是教育的主体。如果实现这个“历史大逆转”,就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1、转变思想观念,这是基础工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先在教师、学生以及整个社会包括相关职能部门中树立学员是教学的主体这个思想理念,才有可能更终真正实现学员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思想观念的转变极其困难,个人有径依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样有径依赖,对于国内这个人口近14亿的超级人口大国而言,要在教学这个极其重要的领域实现全民式的思想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能为力,可以通过试点的形式,在全国思想比较开放的城率先进行,然后向全国推广。2、设置相关课程,这是关键步骤。国内自古以来就有因材施教的思想,针对成人教育的特殊授课对象,要设置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要设置一些以学生授课、学生动手实验、学生相互讨论、学生相互点评、学生相互打分的课程,既让学生适当扮演教师的角色,又让学生通过动手、思考等途径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既能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加深他们对课堂的印象,使知识的获得更加深刻。此外,即使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也可以在教学中多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这其实也是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要因教育内容、教育对象而异。同时,所谓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其本质是一种教学形式,其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也就是说,不要为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教学形式而采取形式主义,更终忽视教学效果,造成本末倒置。

(二)要使学生重视学习情境

国内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学习情境,不论是在升学教育中,还是在中、高等教育中,学习情境基本以课堂为主。近年来,实验、社会调研才逐步增加,但在中小学升学教育中,学习情境仍然不被重视。成人教育较之于其他教育,更应该重视学习情境。营造成人教育的学习情境,关键要把握以下两个原则。1、把握学习情境的生活性。学习情境的获取与设置,绝对不能为书本上的知识内容所束缚,而是应该面向学生的真实生活。换言之,就是要在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就地取材,及时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学习情境的核心标准是能够体现知识发现的过程、满足知识应用的条件以及体现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2、把握学习情境的悬疑性。兴趣是更好的教师。学习情境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在学习情境中设置悬疑。学习情境中的悬疑性并不是知识本身,二者更大的区别在于,学生在课本上不可能找到现成答案,同时,教师也不会直接为他们提供答案。学生只有经过艰苦而又趣味盎然的探索,才能更终获得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现实内涵,并获得情感体验。

(三)要使学生形成反思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徐静.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制度反思[J].继续教育研究,2016(6):40-42.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4)

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2012年科研项目,体验式英语教学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12KJ1061、

引 言

体验式英语教学策略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1、体验式英语教学策略的内涵

体验式英语教学是在目前外语教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借鉴体验式学习的优势提出的。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要求,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印证,从而成为真正自由独立,知情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杨通宇等, 2006)。阮文琦认为,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具体体验”来“发现”语言使用原则并能够应用到实际交流中的英语专注的教学方法(阮文琦, 2011)。

2、体验式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如左图所示,体验学习圈包含四个环节:具体体验、观察与反思、抽象概念、主动实践。这四个环节循环往复,呈螺旋上升,不断深入的态势。其中,具体的体验是观察与反思的基础,观察到的东西会同化到由于演绎推理所产生的新的认识或理论中去,上升到一个抽象的概念。这些抽象的理论或认识会指导新的体验和实践,从而形成新的循环。理学家C。 Rogers 对体验式学习也有重要贡献,他提出的构成体验式学习的四大要素:个体的参与、自动自发、学习者的自我评估、对学习者进行渗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体验式学习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其次,体验式教学理论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育学思想。从哲学角度来说,范畴概念主要是人类基于体验之上,经过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形成的,是体验的结果。它们深深扎根于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社会世界、文化世界和心智世界的体验之上(陈颖,2008)。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Piaget认为,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学习者利用周围环境和必要的学习资源,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自己的新体验与原有的知识经验的互动来发展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呈螺旋式上升,不断深入。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知识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的作用。从建构主义理论来分析国内的英语教学,会发现主要缺乏主体(学生)与客体(环境)之间的互动,缺少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刘然,2008)。

同时,体验式教学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心理学基础之上,基于行为心理学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理论的。行为心理学创始人华生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研究行为。研究行为就要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以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决定人类行为,人们对知识的获得、贮存、提取和运用过程都是主动的行为过程, 而非被动的知识传授。

体验式英语教学的特征

1、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主体的交际教学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5)

关键词:转变 教师角色 语文课 体验式教学 对策

一、简析语文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突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参与意识与体验性意识已经成为课堂改革的必然要求,按照新课改的理念,强调和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之中,实现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和体验式学习,这不仅仅关系到落实素质教育,实现教学思想的革新和转变,还有利于培养新型的社会人才,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体验式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创设各种有利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去体验知识,感悟知识,锻炼能力,通过体验式教学来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

对于初中语文课堂的体验式教学来说就是指根据语文教师根据初中生的现有学情,认知特点、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通过创设现实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语文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以生活化的方式,触摸式的感觉来学习语文知识,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熟悉的环境下和情境中不自觉的就了解了知识的内容,并且可以学以致用,能做到不读死书,不读书死,不死读书,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达到既定的教育和学习目标。

二、在体验教学中语文教师角色变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残缺的教育教学课堂

目前,语文课堂的教学三维目标得不到全部的实现,教师不能很好的把情感教育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知识学习目标等同起来,一般都是重知识,轻能力和情感教育,这是极为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语文课文言文和古诗的学习上,只看重知识的学习,教师一味的去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和考点,而完全忽视了语文课学习的目的,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升华和能力的培养。如在学习的沁园春。雪时,老师一般要求学生背诵默写这首诗,至于诗中表达的情感教学却很匮乏,老师也很少开展引导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和树立远大理想的引导。初中生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语文课实施体验式教学也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来设置课堂内容,引导所有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实现对知识的自我构建。

(二)较低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有效实现体验式教学,必须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因为语文体验式教学是与教学研究密不可分的,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和教学科研能力十分的低。虽然部分语文教师能够自觉加强理论学习,但所学的内容不具有针对性、专注性,并且理论学习后没有认真的感悟,没有有效的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使得理论与实践脱节;部分语文教师能采用与本班语文课体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科研,但是他们也没有意识到体验式教学的课堂就是他们进行教学科研的实验基地,没能很好的利用课堂教学,使得教学和研究完全脱节。

(三)教学管理的负担

初中生处在青春期,有自身特征,使得语文教师在实施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对课堂的控制能力和效果会面对一些困难,这样就会使得部分初中教师不愿意开展体验式教学。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绝大多数的教师其教学管理观念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赞同体验式教学中要呈现民主、和谐、活跃的氛围,但是,也有很多语文教师不想加重课堂管理的负担,其还是愿意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自然教学观念也是没有成就的。

三、体验式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角色转变的途径研究

为了贯彻新课改教育教学的理念,实现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体验式教学已经迫不及待,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作为体验式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转变自身角色也是适应新的教学方式的必然要求。

(—)加强学习,提升素养

语文课教师要想在体验式教学中顺利实现角色的转变,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养是关键。学习不但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还是深挖教材,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了解一些课外内容,是的自身的素养得到全方面的提升。语文教师不仅担任着文化知识的学习,还担当着学生情感的教育和相关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因此,要想实施体验式教学,必须要转变观念,转变自身角色,只有提升了自身素养才能更好地完成上述转变。

(二)参与校本教研,增强科研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有助于完善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语文课教师要想更好地开展语文的体验式教学,就要坚持以体验教学为基础的校本教研。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教学实践性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同时,语文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各项研究,增强其科研能力,以辅助自身的教学。

(三)转变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教学策略主要有教学方法构成,是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针对语文课的体验教学的教学策略是以新课改中体验教学思想为依据的,它主要是要求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参与知识感受的体验,然后利用同化理论和图式理论,让学生感悟到知识的重要性,能更为深刻的理解知识,从而达到既定的学习和教育目标。如在讲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的羚羊木雕时,可以这样开展体验式的导入:每个人的成长都少不了一些磕磕碰碰,那面对矛盾时,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呢?大家都来说一说吧!然后学生可以开展讨论,更后教师进行评析,并引出本课学习。接下来,教师说我们再来欣赏羚羊木雕,看看文中的小主人公是怎么做的吧!这样就能让学生参与其中,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然后展示主人公的两种内心世界。一面是充满友情,珍惜友情。但另一面,在大人的价值观上,很多成年人却是见利忘义,重财轻义,虽然他们十分溺爱自己的子女,但并不尊重孩子自己的培养情谊,不懂得他们更渴望更珍惜是小伙伴之间的友情。然后再通过讨论,得出如何处理亲情和友情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以引导者的身份发挥作用,而学生成为了课堂主角。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6)

从体验式学习的理论基础可以看出: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所学内容转化为自身知识并掌握知识的本质。体验式英语教学是在目前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基础上,借鉴体验式学习的优势而提出的。

二、体验式教学的模式

体验式英语教学的优势如何展示,需要研究和规范体验式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由于体验式教学来源于体验式学习,所以设计体验式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应该充分了解体验式学习的模式。它的模式包含有四个阶段:具体经历、思维观察、抽象概念和主动实践。这四个阶段的具体任务是:

1、具体经历阶段:学习者体验新的情境;

2、思维观察阶段:学习者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

3、抽象概念阶段:学习者达到理解所观察的内容、并转换为合乎逻辑的概念;

4、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验证形成的概念并运用到解决问题之中。

在设计体验式教学模式时,要体现调动学生体验学习的阶段。通过体验教学的课堂实践,笔者所在的课题组摸索并提出一套“体验式”教学的模式。这个模式包括四个阶段:课前素材准备、课堂情景体验、课堂知识归纳、课堂及课后语言运用。“体验式”教学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在学习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大胆的表演者,有效的语言使用者,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者。当然,这个教学模式的四个阶段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互相包含的。

三、英语体验式教学在独立学院的应用

在此笔者选取体验英语中一个单元的教学安排为例进行说明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课堂基本情况

以东北农业成学院2012级某班为例,计30名学生,每周英语课程4课时,每次2学时,90分钟。选用教材为:体验英语第二册第四单元“灾难与拯救”(Calamities and rescues)。

(二)教学步骤

为了体现体验式教学的原则,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摆脱以往偏重课文,以词汇语法为主的思,围绕课文主题设计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课堂活动。

1、课前素材准备

2、课堂情景体验

教学就在师生共同观看图片、影片的资料中开始。从电视、故事片、纪录片以及音乐片中精选一些片段通过电脑多媒体用于突出语言英语情境和语言应用方法。尽管这些录像资料不能取代授课内容,但可用来激活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区域,从而达到深化知识的效果。

3、课堂知识归纳

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问题思考并简单写下与灾难拯救有关的表达方法,如果有问题,要求学生主动求助教科书或老师。除此之外,还要写下他们对灾难与拯救的认识。然后,学生讨论问题,口头表达出各自从教科书中找到的答案,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再次具体体验。归纳阶段的形式是多样化的,通过思考归纳,学生较容易根据前一阶段的经历、观察、思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新学到的知识。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7)

高中语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认知情况而定,这样就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体验教学内容,对课堂感到新奇有趣,进而形成学习欲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引导,依据所学内容尝试分角色朗读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去体会教学内容,把握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在进行分角色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选取情节相对简明的故事,或是动作以及神态相对丰富的文章,这样更能发挥体验效果。如,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课前我布置预习任务,在课堂上我们一起通过编演课本剧的形式来表演课文的故事,演绎作品中的人物。让学生在分角色表演过程中,体验人物的心理和把握人物的形象,这样容易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主旨,体验学习的乐趣,体验学习的成就感。更为主要的是,在体验式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组织,能够凸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更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等。

二、分组讨论,提升效率

在体验式教学中,小组讨论方式非常重要,通过讨论能够让学生增强认识,实现知识互补,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等。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先把学生分成几个语文学习小组,课前依据教学内容制定简短的导学案并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这样,学生也能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了解相应的知识性介绍等。而在课堂活动中,针对某一问题,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明确讨论的中心和重点,要求各个学习小组充分调动组员进行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进行汇总,让组员进行汇报、表演或是展示。在各个小组进行讨论时,我会对个别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或是引导,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这样,我就能掌握各个学习小组的讨论情况,方便对讨论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并对各组讨论情况进行相应的评判,更终我和学生共同完成讨论任务,实现和学生的双向交流。如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我为每个小组都布置了任务,让他们结合本组的理解来讨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设计了相应的问题:“刘兰芝死得值不值?焦仲卿在殉情前都做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课本剧表演。”学生们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各个小组成员都能畅所欲言,还有的小组开始了彩排等。更后,我引导大家从课文中寻找有用信息,一起完成讨论,完成教学任务。在进行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能够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双向交流,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课内知识,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让其认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更为主要的是,通过分组讨论能够提升学生的主观体验,提升学习效率。

三、师生换位,体验乐趣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8)

[中图分类]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1004-3985(2012)20-0092-02

体育教学模式是以一定的体育教学理论或者教学思想为指导设计,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体育活动模型或者体育教学理论。由于体育模式具有系统、简洁、直观、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可以显著地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使体育教学活动更加科学化,因此一直是近些年体育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随着我国体育教学慢慢呈现出由单一教学模式到多种教学模式并存的发展势态,在指向明确、选择诸多的教学模式中,究竟何种方法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育知识的内化、完成体育三维目标?文章认为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能为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提供有益的探索。

一、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核心内涵:引导与体验

“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型,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为指导,以体验式学习理论为基础,为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以团队精神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社会适应性(狭义),通过教师设计有利于技术正迁移的引导性项目活动,让学习者通过个人在活动中的充分参与和体验,获得直接认知,然后在团队成员的相互交流和讨论中,在教师的积极鼓励和引导下,激发体育学习兴趣,提升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的目标明确指向会学技术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并在“学会”与“会学”中促进知识的内化,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高校非体育专注学生,主要针对技术动作的学习而设计,对场地和器材没有特别的要求,特别适合对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在实践中基于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情境学习法等实施,其核心在于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体验。

二、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的突出功能:知识内化为能力

体育教学以身体运动为手段和表现形式,以运动技术为教学内容,但体育学科教育和其他学科一样,不仅要传授、传递文化价值,还应能使学生获得认知、情感能力、品质等方面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技术的学习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建立技术动作表象,接受新的知识,更应该是知识的消化和运用,内化为能力,掌握技术动作过程。

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中,教师从两个面上引导,让学生在转换了的能促进技术正迁移的项目体验中习得知识,教学形式活泼生动,技术动作的学习环环相扣、逐步推进,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在不断的反思、讨论、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在这种过程中习得的动作技术知识,基本上不会因为学生的忽略或者疏于练习而被遗忘。在传统讲解、示范、练习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听懂了教师的讲解、看明白了教师的示范,也能建立起动作的技术表象,比划着也能做个差不多,但如果不能内化为本体的感受,成为学生个体体育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这部分知识就会时刻受到遗忘的威胁。

在引导与体验中学习技术动作,个体内化知识的过程,是个体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体系进行整合与重构的过程。知识结构的优化能剔除已有相关知识模糊、错误的部分,实现知识的正向有序累进。因此,知识内化于心的过程,并不会像知识记忆一样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在技术动作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常有这样的感受:看似简单、一气呵成的动作居然结构复杂、环节众多,看教师或者运动员做得轻松容易,可是自己做起来总是一错再错,按照技术表象连接起各分解动作,僵硬生涩不说,也不连贯。在这种较重的精神负荷下,一再的练习也不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度。但如果教师能引导课堂教学实现技术项目转换和正迁移,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为学生搭建新知识与已有经验结合的桥梁,使学生从建立技术动作表象到掌握技术动作过程转化,产生内化的本体感受,相对而言教学效果就会好得多。

三、高校体育普修课应用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与要点

(一)高校体育普修课应用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步骤

(二)高校体育普修课应用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要点

体育课程在一定意义上是一门行为体验课程,在亲身经历的动态过程中发展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内化,完成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整合。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就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转化的运动项目为体验练习手段,“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在交流、讨论、反思和再次的行为体验中建立技术动作过程,升华情感体验,因此情感的体验升华是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取得成功的关键。那么,实施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时,该如何催化、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呢?

一是以愉悦的感官体验催化。有趣的、快乐的和令人兴奋的观点和事物能让学生连续、全方位地去体验,从而引发学生的美感和兴奋感,调动学生学习的乐趣。如在课的导入部分设计一些快乐的小游戏,将课程技术的练习转换成一种相关的愉悦的活动形式,使学生的心理由被动到不抵制再到略有好感,进而到较为强烈的偏爱转变,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积极的情感色彩。

二是以创造性的思考催化。体育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进行信息吸收、加工、整合的过程,在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用惊奇、计谋和诱惑来引发学生的信息加工,从而产生统一或各异的认识。如篮球掩护与防掩护的配合,个人摆脱防守较难,而两人之间的掩护配合就比较容易,那么防守应该如何做相应的变化?是采用挤过、穿过、绕过还是采用交换防守?进攻又要如何相应的变化,等等。学生在积极的思考和积极的行为体验中,也能升华情感体验。

三是以积极的行为催化。体验具有亲历性,没有亲身经历的过程和直接经验,就难以产生情感体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把体育运动与实际经验、生活方式或各因素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使学生能通过体育学习方式的迁移价值来适应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的合作与竞争环境。如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组织学生进行各级别精彩赛事点评,激励学生自发组织小组赛,或者鼓励学生争做裁判员,等等。积极的参与能扩生的社交圈、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竞争意识等,积极的行为参与产生的效果也能极好地催化情感体验。

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合理转化都能有效地促进情感体验的升华。教师要以平等独立的交往原则、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目标原则、以时间内容为主的方式原则、以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原则灵活选择如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法、分组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四、高校体育普修课应用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需要明白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普修课中的应用范围。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模式,它仅适用于技术技能的学习,适合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的非体育专注的学生。如体育课程的某些基本原理、概念,体育保健等描述性知识,由于其系统性与抽象性,用传统的学习法会更有效。

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普修课中的应用到目前为止还只是一种尝试,相关研究比较少,实践中也没有多少经验和教训可以参考借鉴,在实践中将学生的练习形式转移为对目标技术有正迁移的活动形式是较为困难的一个环节,还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9)

根据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对立统一地存在的,当间接经验教育模式一度成为压倒性的教学模式时,与之相对立的直接经验教育就一定会有人提出来,并不断发展。体验式学习理论就是更重要的直接经验教育模式之一。体验式学习模式的思想和实践自古以来就有,不过被学者有意识地、系统地提出来却是20世纪以后的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体验式学习理论已经被教育界认可,并不断推广到教学中。本文旨在通过梳理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并归纳其基本形态,探索发展我国成人教育的新思、新对策。

一、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

二、体验式学习理论的三种基本形态

(一)情感体验式

在有关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塑和教育中,情感体验式学习是更基本,也是更有效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主要目标是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他们对人生或对特定情形的态度。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这种教育方式的目标、任务也不同。就本文要分析的成人教育而言,情感体验式学习旨在打造团队精神、激发学员潜能;但在国民教育中,其目标则变得相对宽泛,包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科学的人生态度和塑造健全的人格。情感体验式学习通常从对真实情境的体验开始,在此基础上,学生既获得表知识,又发生深情感、价值观以及人生态度的积极转变。在此学习方式中,核心是要唤醒事件情绪。情境中的事件越具有情绪唤醒功能,情感体验式学习的记忆效果越好。在学习过程中,要抓住两个关键点,才能实现更佳学习效果:一是选择典型的体验情境,即那些情绪足、情感冲击力强的情境;二是通过个人写体会或集体讨论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认真反思并客观评价情感经历,加深学生情绪信息的编码和记忆。

(二)行动体验式

这种学习方式的主要目标是获得操作技能与行为经验。语言和文字交流以及实际操作是获得实用技能尤其是动手技能的基础,也是主要途径。很难想象,没有交流、没有实际行动能获得技术、提升能力。为提高实用技能,在行动体验式学习中,学者和专家设计门类齐全、形式多样的行动体验式学习。当然,行动体验式有时候也包含情境式体验学习的形式与内容,但体验式学习的内容并不局限于认知或情感,它的重点是行动。因为行动体验式学习的核心内容是获得并切实提高操作技能,操作技能的本质不是情感而是行动。掌握或精通任何一项技能,都需要反复实验、不断操作,需要在不同结果的基础上不断对试验中的操作进行反思、调整、完善,这是行动体验式学习的本质。一般而言,行动体验式学习包括三个关键步骤:实际操作、结果反思以及行动修正。

(三)认知体验式

顾名思义,认知体验式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增加学习主体的认知,获得手知识并提高认知技能。它对学习地点、学习场所的要求相对较低,无论在社会实践还是在课堂情境中,无不适用,相较之下,前者较为普遍。在理论上,每个人无时无刻都有意无意地在现实世界中获取新知识。不论是外出旅游,还是实地调研,甚至是去水果园摘水果以及与朋友或家人聊天,都属于认知体验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没有固定过程可言,有时候它只是生活中更常见的现象,而在另外一些场合,它则可能是极其复杂的试验或研究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有四个常见步骤:感知和体验真实世界、进入实际;在此基础上回顾和反思本人的感知经验;建构理论框架或理论模型;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框架或理论模型。

三、体验式学习理论对成人教育发展的要求与启示

(一)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

不论是在古代的私塾教学中,还是近现代以来从西方引进的现代教学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体,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一直是被动的接收者、受动者。在此历史背景的影响下,成人教育这个特殊的教育领域亦未能走出学生在教学中被动学习的窠臼。根据体验式学习理论,针对特殊的教育对象和教学环境,学生可以是教育的主体。如果实现这个“历史大逆转”,就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1、转变思想观念,这是基础工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先在教师、学生以及整个社会包括相关职能部门中树立学员是教学的主体这个思想理念,才有可能更终真正实现学员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思想观念的转变极其困难,个人有径依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样有径依赖,对于国内这个人口近14亿的超级人口大国而言,要在教学这个极其重要的领域实现全民式的思想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能为力,可以通过试点的形式,在全国思想比较开放的城率先进行,然后向全国推广。2、设置相关课程,这是关键步骤。国内自古以来就有因材施教的思想,针对成人教育的特殊授课对象,要设置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要设置一些以学生授课、学生动手实验、学生相互讨论、学生相互点评、学生相互打分的课程,既让学生适当扮演教师的角色,又让学生通过动手、思考等途径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既能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加深他们对课堂的印象,使知识的获得更加深刻。此外,即使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也可以在教学中多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这其实也是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要因教育内容、教育对象而异。同时,所谓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其本质是一种教学形式,其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也就是说,不要为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教学形式而采取形式主义,更终忽视教学效果,造成本末倒置。

(二)要使学生重视学习情境

国内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学习情境,不论是在升学教育中,还是在中、高等教育中,学习情境基本以课堂为主。近年来,实验、社会调研才逐步增加,但在中小学升学教育中,学习情境仍然不被重视。成人教育较之于其他教育,更应该重视学习情境。营造成人教育的学习情境,关键要把握以下两个原则。1、把握学习情境的生活性。学习情境的获取与设置,绝对不能为书本上的知识内容所束缚,而是应该面向学生的真实生活。换言之,就是要在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就地取材,及时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学习情境的核心标准是能够体现知识发现的过程、满足知识应用的条件以及体现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2、把握学习情境的悬疑性。兴趣是更好的教师。学习情境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在学习情境中设置悬疑。学习情境中的悬疑性并不是知识本身,二者更大的区别在于,学生在课本上不可能找到现成答案,同时,教师也不会直接为他们提供答案。学生只有经过艰苦而又趣味盎然的探索,才能更终获得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现实内涵,并获得情感体验。

(三)要使学生形成反思的习惯

作者:姬昂 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10)

一、角色扮演,体验人物

高中语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认知情况而定,这样就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体验教学内容,对课堂感到新奇有趣,进而形成学习欲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引导,依据所学内容尝试分角色朗读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去体会教学内容,把握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在进行分角色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选取情节相对简明的故事,或是动作以及神态相对丰富的文章,这样更能发挥体验效果。如,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课前我布置预习任务,在课堂上我们一起通过编演课本剧的形式来表演课文的故事,演绎作品中的人物。让学生在分角色表演过程中,体验人物的心理和把握人物的形象,这样容易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主旨,体验学习的乐趣,体验学习的成就感。更为主要的是,在体验式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组织,能够凸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更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等。

二、分组讨论,提升效率

在体验式教学中,小组讨论方式非常重要,通过讨论能够让学生增强认识,实现知识互补,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等。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先把学生分成几个语文学习小组,课前依据教学内容制定简短的导学案并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这样,学生也能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了解相应的知识性介绍等。而在课堂活动中,针对某一问题,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明确讨论的中心和重点,要求各个学习小组充分调动组员进行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进行汇总,让组员进行汇报、表演或是展示。在各个小组进行讨论时,我会对个别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或是引导,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这样,我就能掌握各个学习小组的讨论情况,方便对讨论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并对各组讨论情况进行相应的评判,更终我和学生共同完成讨论任务,实现和学生的双向交流。如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我为每个小组都布置了任务,让他们结合本组的理解来讨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设计了相应的问题:“刘兰芝死得值不值?焦仲卿在殉情前都做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课本剧表演。”学生们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各个小组成员都能畅所欲言,还有的小组开始了彩排等。更后,我引导大家从课文中寻找有用信息,一起完成讨论,完成教学任务。在进行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能够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双向交流,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课内知识,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让其认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更为主要的是,通过分组讨论能够提升学生的主观体验,提升学习效率。

三、师生换位,体验乐趣

体验式教学活动更为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常和学生进行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毛遂自荐,或是由学生进行推荐来选取“小老师”,让学生在讲台上展现自己的魅力,让学生主动体验到教学活动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快乐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做好相应的指导,指导学生进行“集体备课”,让学生进行一一试讲,确定本课的主讲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提升了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了学习的主体体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实现了学习效果。如,我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将备课相关任务分配给学习小组,并指导各个学习小组进行备课准备。通过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完成备课任务,并进行汇报表演选出本课的“小老师”,让其展现自己。更终,学生们在备课的过程中主动钻研教材,进行分组讨论和资料查询,通过师生换位,学生们完成了学习任务,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

家庭教育课程体系篇1

二、台湾师范家庭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一)台湾师范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概况

(二)家庭生活教育组学士班课程设置情况

1、校定共同课程体系及特点

台湾师范的校定共同必修科目与大陆高校的通识课程比较相似。由表1可以看出,核心通识课程涉及各个领域,不仅注重学生对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艺术鉴赏力的培养和良好道德意识的建立。此外,开设的课程文理兼容,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并重,有利于学生发展更加健全的思维能力,开拓其视野,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虽然大陆的很多高校目前也开设了涉及诸多领域的通识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多是选修课,而且所占学分非常少,在通识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也很小;相反,思想政治和英语在通识必修课程中所占的比例过大。即便大陆高校如此重视这两门课程,学生上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还是不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只是应付各种考试,英语水平不尽如人意,反而挤占了学习其他课程的大量时间。台湾高校也十分重视英语教育,科技领域的学术刊物基本都使用英文印刷,研究生阶段的很多教材也是用英文编写的。

2、系/组必修课程体系及特点

3、系/组选修课程体系及特点

(三)家庭生活教育组硕士班与博士班课程设置情况

1、硕士班课程体系及特点

硕士班课程分为必修科目与选修科目两种。研究生要至少修满30学分,并完成硕士论文,才能毕业。硕士班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发展领域课程两类。基础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研究能力,发展领域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的专注能力和水平。(1)基础课程体系及特点基础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研究与发展多元家庭生活教育方案的能力,以及研究多元家庭科学的能力。基础课程分为共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共同必修课程共5学分,包括社会科学研究法(3学分)、两个专题讨论(各1学分);选修课程共14学分,包括高级教育统计学(3学分)、电子计算机应用(2学分)、家庭研究设计(3学分)、质性研究(3学分)、多变项分析统计法(硕博,3学分)。(2)发展领域课程体系及特点发展领域课程分为家庭、教育推广与传播两部分。该课程不仅注重学生对家庭领域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而且十分注重学生的教育推广与传播能力的培养。

2、博士班课程体系及特点

博士生至少要修满27学分才能毕业。课程同样分为基础课程和发展领域课程。与硕士班的基础课程相同,博士班的基础课程同样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研究能力。相对来讲,博士生所学科目比硕士生少,但是内容更加深入。发展领域课程更加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与批判能力的培养。

三、台湾师范家庭教育课程设置特色

(一)根据社会生活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课程设置

随着台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儿童发展、亲子教育、家庭生活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渴望获得有关方面的专注知识和指导。因此,台湾师范不断调整科系设置,设立了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同时开设相应的专注(如家庭生活教育组),研究有关家庭教育的问题,培养与家庭教育相关的专注人才,满足台湾社会对家庭教育方面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台湾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家庭生活教育组开设了照料老人的相关课程,如老人生活管理等,及时为社会输送相关的人才,解决老龄化社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二)课程内容全面丰富,培养学术型专门人才

台湾师范设立的家庭教育课程基本上涉及家庭研究的各个方面,如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家庭关系、家庭资源与管理、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儿童的健康与发展、老人生活管理等,选修课程种类众多,课程内容十分丰富,能够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另外,台湾师范培养学士、硕士、博士三个级的人才,尤其注重培养高学术型家庭教育研究方面的专门人才,并开设了一些方法论课程,促进学生研究能力的提高。

(三)家庭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并重

(四)基本形成了家庭教育课程的学科体系

台湾师范围绕家庭设置了不同类型的课程,课程设置呈现科学化、多样化的特征,注重从知识认知、职能导向、个人特质和价值伦理四个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将各项能力培养落实到开设的每一门课程中,切实促进学生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和相应能力水平的提高。

四、启示

家庭教育课程体系篇2

关键词:历史教学,家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目前,我国正全面深入地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面对一个新的课题,即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指供给课程活动,满足课程活动需要的一切。⑴就历史课程来讲,历史课程资源是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历史学科拥有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家庭课程资源是其中很重要的组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学生学习经验的获得首先来自于家庭,家庭对教育具有特殊的重要的价值,家庭课程资源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宝贵的课程资源。家庭课程资源属于校外的课程资源,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化资源等,为历史教学提供了形式多样的素材性资源和强大有效的条件性资源。在新课程改革中,历史课程十分强调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全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家庭也是历史学习的一种资源,家谱、不同时代的照片、图片、实物,以及长辈对往事的回忆和记录,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经历,学生通过照片,实物以及家长和亲属等,有利于了解家庭的历史和社会的变迁。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认识,积极实践,充分发挥家庭课程资源的作用,促进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开发和利用家庭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

“学习产生于某些特定的情境中”,⑵ 学生的历史学习不仅在学校环境、社会环境,而且还在家庭环境的具体情况和条件下发生、进行的。学生的历史学习和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历史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都可能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有调查显示,学生是否喜欢学习历史课程与家长对其学习历史课的要求有很强的相关性。在表示喜欢学习历史课的同学中,有79.1%的家长要求孩子学好历史以“增加历史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只有20.9%的家长要求“考一个好的分数就行”,相反,在表示不喜欢历史课的同学中,只有38.6%的家长要求孩子学好历史以“增加历史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有61.4%的家长要求孩子“考一个好的分数就行”,这说明家庭的期望对于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有重要的影响。⑶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很大程度上靠家庭的引导,家长的行为往往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经常给孩子讲历史故事,培养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爱好;多和孩子讨论一些历史话题,引导他们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为孩子提供历史类书籍,带孩子到图书馆查阅历史资料,指导孩子上网搜集历史信息,让他们在历史知识海洋中遨游,不断获取新知识;关心孩子历史学习的情况 ,鼓励他们在历史学习上的努力,提高学习历史的内驱动力。营造家庭历史学习的氛围,一定会促进学生历史学习的进步和发展,养成终身学习历史的习惯。同时,家庭及其成员在浓厚的历史学习的氛围中,充分发挥历史知识的价值与社会功能,鉴往知来,扩展视野,陶冶情操,学习继承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正确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促进家庭环境健康向上的发展。

二、开发和利用家庭课程资源,促进历史课程的生活化

课程发展的历史表明,课程的基本内容总是源于生活,并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范围。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时才是有效的。因此,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造就他们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课程建设必将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⑹以往的历史教学主要突出了历史上轰轰烈烈的大事和伟大人物的活动,让学生认为历史是大写的,是超然于社会生活,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学生对历史学习是敬而远之,进而产生了很大的时空距离感。“历史学习与生活的关联所在呢?”,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常常处于失语的尴尬境地。其实,历史是由活生生的人创造的,是人们应对环境和生活的挑战不断创造并改善条件的过程。所以历史同样存在每一件日常的生活工作事件当中,是人们社会生活的记录。关注社会生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之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许多国外的历史教科书都将社会生活作为不可或缺的编撰内容。在新课程改革中,历史课程标准也大幅度增加有关社会生活的内容,对历史上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等方面的变迁都有具体的内容和要求。我们通过认真阅读分析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和教学活动建议就会认识到这种转变。在国内古代史学习板块中,要求学生观察图片和阅读资料,解释“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现象;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观察清明上和图,围绕宋代城社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习惯等,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比较古今异同。历史上人们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衣食住行、风俗习惯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开发和利用家庭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将历史内容与现实家庭生活相比较,认识我们今天的家庭生活情境与历史传统的渊源,并从中发现其中的传承和变化,从而拉近历史知识和家庭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沉浸到历史中去,体会历史的经验,生成历史的意识。

社会生活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程度的表现。国内近代史、现代史学习板块更关注近现代社会生活的演变和发展。如何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近现代社会生活的演变和发展,准确把握历史内在的规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多地考虑采用直观的“真实”,尽可能利用“化石”类资源──遗物当事人,特别是学生身边的资源,本地资源。⑺历史就存在于学生的家庭生活中,他们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等家庭长辈都是历史的当事人,家庭中的不同时代的照片、图片、实物等就是历史的遗物。这些都是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发和利用这些丰富的家庭课程资源,让他们深入历史,与历史对话交流。例如:向健在的长辈了解他们的父母在民间初期剪辫易饰、禁缠小脚等往事;请父母、祖父母介绍改革开放前后的家庭生活状况,尤其是衣食住行方面,收集计划经济和场经济时期家庭生活的资料和信息。这些教学活动面向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增加与现代家庭生活密切关系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接触生活和解决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的必要空间;把历史学习过程与认识现实社会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社会归属感、责任感,对促进学生的社会性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开发和利用家庭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了解、研究家庭的历史

每一个家庭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内容,了解、研究家庭的历史应该成为学生历史学习的重要活动。当代历史学强调“由下而上的历史”、“面向大众的历史”,史学家开始对以往被忽略的群体、单位提出问题并加以陈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历史进入了史学家的研究范畴,此种趋势也反映在历史教学之中。⑻近年来,美国历史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从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家庭、邻居、社区等生活空间入手来安排课程。美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5-12年级)提出的历史教育目标,认为“研习历史,即探讨家庭、社区、国家、种族和世界各民族的各种活动,从而引导学生涉及真实人生,了解到希望、奋斗、成功、失败等各种情况”。⑼新西兰国家社会科课程标准“文化与历史遗产”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他们应该能够明确个人和家庭的事件; 描述家庭成员生活中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事情与阶段,明确人们在社区的特殊事件。⑽

家庭与学生血脉相连。我们要引导学生开发和利用家庭课程资源,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了解、研究家庭的历史。家谱是家庭生生不息、代代相承的历史记录,研究家谱不仅是学生了解自己家族历史的良好机会,也能够尝试使用历史学家常用的研究工具。家谱在历史教学中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资料,学生通过它了解祖先的业绩,回顾家庭走过的历程,学会从微观面研究历史。家庭照片是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凝结的历史画面。学生整理家庭照片,编配上说明文字,以时间为线索组成系列专题,反映不同时期的家庭生活,或以家庭各方面生活场景为主题组成系列专题,反映某一时段家庭历史的全貌,展现家庭生活的丰富多彩。家庭照片资料让学生生动、直观地认识家庭的历史,他们也可以从中挖掘所包含的历史信息,透过家庭生活的变迁观察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培养运用历史的眼光认识问题的能力。学生尝试编撰家史,先向家人了解祖先的生活事迹和曾经经历的历史,并收集丰富详实的家史资料。家史的编撰主要包括家庭血统表、祖先成就贡献简表、直系亲属简要传记、家训、家庭大事录等内容。这一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家庭的历史,从中体验家庭浓浓的亲情。开发和利用家庭课程资源,是我们进行爱国爱乡教育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进一步对乡土、国家的历史建立更广泛的概念。学生了解、研究家庭的历史,祖先为建设乡土撒下的血汗和收获的成果,对乡土的历史有了一种更亲近的体验,并意识到作为乡土的小主人要继承祖先的事业,为乡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学生将家庭经历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起落浮沉与国家的历史联系起来,认识到有国才有家,家庭的命运与国家息息相关,感悟家国一体的道理,激发为家为国学习奉献的情感。

四、开发和利用家庭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口述史调查研究活动

口述史就是通过传统的笔录或录音和录影等现代科技设备的使用,记录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目击者的回忆而保存的口述凭证。⑾开展口述历史调查研究活动是国外新兴的历史教学方式,在美国的历史教学中通过将口述史列入课堂,学生从中接触和增进了对不同观点和不同的个人经历的理解。此外,访谈还使学生体验到了再普通的课堂教学中常常被忽略的一种更深和复杂的情感,而正是这种情感把个人的经历和国家的时间联结在一起。更重要的是,访谈帮助学生学到了重要和深远的一课:历史是由我们人民创造的。⑿口述史调查研究活动,在美国以外其它国家和地区也非常盛行,受到学生的欢迎。

开展口述史调查研究活动有着一定的难度,例如:如何与谈话对象沟通的问题,所以我们指导学生开展口述史调查研究活动,可以先选择家中长辈和亲戚作为谈话对象,或者求助于家长,往往会得到更适合的访谈对象。这样,由于学生和访谈对象有家庭亲缘关系,开展相关活动就比较顺利,更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学生向家庭成员调查访谈,会获取到丰富、生动直观的口述史资料和历史的体验。当家庭成员口述历史时,很自然地把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趋势和个人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学生从中认识到,历史本质上是有关他们所认识的和所爱的家人的真实事件的集体记忆,更深刻地体验到历史其实就在身边。同时,通过开展口述史调查研究活动,学生与家人真心交流,家庭生活的经验,接触到家人深次的情感世界,涉及到“家庭情感领域”,深受感染并产生共鸣,有利于家庭和谐氛围的形成。

五、开发和利用家庭课程资源,争取家庭对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支持

新课程改革不仅关系到学校、教师、学生,而且关系千家万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新课程改革,家长更是对新课程改革给予关心和理解,主动地参与新课程改革并提供课程资源支持。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帮助。开发和利用家庭课程资源、让家庭为历史教学提供素材资料、物力支持、人力资源等,请家长加入到历史教学和管理当中,与学校、教师携手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例如:礼聘家庭中学识渊博、阅历丰富的长者到校担任客座教师讲授历史掌故、乡土人情;邀请见证过重大事件的家人,以历史当事人的身份结合教学内容口述亲身经历和感受;动员家长为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课题指导和经费支持;让家长参与到对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活动中;等等。

参考文献

⑴。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国内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

⑶。刘军.高中生对历史课程的认知状况调查分析.转引刘军.历史教学的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11-312.

⑸。刘军.历史教学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29.

⑺。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导论.

⑻。叶小兵、姬秉新、李稚勇.历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

⑼。叶小兵、姬秉新、李稚勇.历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3.

家庭教育课程体系篇3

关键词:家庭教育 指导模式 课题研究

家庭教育指导是指社会向家长提供的家庭教育方面的帮助和指导。它主要通过两条渠道进行:一条是通过大众传媒对家长的影响;另一条是社会机构对家长的直接指导。

社会机构对家长的直接指导,主要途径有三种:

1、中小学、幼儿园对学生家长进行的指导;

2、社区对作为本社区居民的儿童(青少年)家长进行指导;

3、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作为本单位职工的儿童(青少年)家长进行指导。

家庭教育指导作为一种有组织的行为,它必定有规律可循,有范型可供操作参照。我们所说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模式”是以一个区域为基本单位,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管理等方面在理论面和实践面上提出的一个可供参考的基本框架。

部分:杭州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研究的基础与实践沿革

杭州地处沿海开放城,美丽的自然环境,安逸的生活状态,形成了杭州人介于开放与封闭之间的民心理;集群型的经济结构,形成了自转的场经济形态,使杭州的人才呈现梯形结构(管理较大);较好的基础教育与尚不充裕的高校资源,又使家庭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容易发生偏差。

家庭教育是以家庭为教育环境,在家庭生活、家庭关系、家庭与社会相互作用中进行的教育活动,因而在目标、内容、方法、过程的组织和管理上不可能有统一、明确的规范要求,家庭教育没有模式。家庭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复杂性。要改变杭州家庭教育的现状,就必须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抓起。力求通过家庭教育指导面上的科学运作,实现家庭教育面的优化。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开始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系统研究与实践,试图“以课题研究带动工作发展,以增加科学含量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杭州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始终坚持四个核心要素——即发展性·主体性·时代性·建构性。

“发展性”要素:由于人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协调的发展过程,其范围包括身体发展、智能发展、个性发展、品德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等;而人的发展又是有阶段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必须完成的发展任务;特别是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某些敏感期,即关键期。这个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会很小或无影响。所以,家庭教育指导要尊重个体发展的有序性。

“主体性”要素——家庭教育指导的发生包含四个不同的过程:不同的过程存在不同的主体形式。在指导家长过程中,家长是主体。家长并不是消极地接受指导,他们以自己的观念,通过自己能动的实践活动参与指导过程,根据自己的观念、需要对指导做出选择。因此,指导过程中必须注意以家长自身活动的参与为中介,只有这样才能使指导的影响转化为家长的意识,融入其主观世界之中。

“时代性”要素——家庭问题始终伴随着社会问题而发生。独生子女家庭会缺少同伴教育资源而使孩子失去“溶于日常生活体验、感悟而获得”生活经验习得的机会;两代人生活环境,传统文化会因为缺少“父母直觉的示范”而未能被感知;泛滥的信息,会影响孩子对信息的鉴别与筛选,增加成长的风险系数;“文化反哺”现象又预示着父母“天然的教育者”身份开始动摇。所以,家庭教育指导要关注时代问题。

“建构性”要素——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并非是为了让家庭教育纳入某种操作程序,也无法保证家庭教育会出现必然的“因果关系”,而是让家长通过参与系统的指导活动,提高教育素养,优化教育功能。家长提高的过程,其实是富有个性的、理想的家庭教育的建构过程。家庭教育完善的过程,也是孩子良好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过程。因此,家庭教育指导其实就是帮助“两代人”共同建构的过程。

我们采用了“三个同步” 的策略——即“研究与实践同步”、“试点与推广同步”、“四系统研究同步”。采用这种方法能使研究工作与指导工作全面、协调、整体得到推进。目前,研究工作在各自不同面顺利地进展着。我们虚心向兄弟地区学习先进经验,充分吸收各类研究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努力创新、实践,旨在为顺利完成家庭教育指导这一特殊使命提供一种科学、适时、可行的操作范式。

第二部分:杭州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特点与运作方式

坚持同步运作,是杭州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主要特点。即学校、社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三条渠道同步指导。

一、学校指导模式

以“杭州教育局家长学校总校”为运作载体的“学校指导模式”,由“网、团、线、队、课堂、活动”六板块构建了合理高效的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的运作机制。

1、网——三级指导网络

为了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同时又能体现各区域、各学校的个性化,建立了“——区、县()——学校”三级指导网络。各级之间既有统一的原则要求,又有各自的工作特色。各司其职,相辅相成。

杭州教育局家长学校总校[区、县()教育局分校]是杭州教育局[区、县()教育局]非常设机构,负责杭州[区、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研究、活动组织和所属学校指导站工作的督查。

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站是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工作机构,负责设计与执行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具体任务。

2、团——家庭教育指导讲师团

3、线——“奥迪”家庭教育指导热线88825885

4、队——家庭教育热点问题调研队

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取决于指导者对家长切实需要的了解和对社会发展影响孩子因素的预测。因此,定期组织调研是十分必要的。总校有一支由班、指导教师、学生和专注科研人员组成的调查队,负责对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中热点、难点问题的调研,如“优秀学生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家庭沟通状况的调查”、“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和“家长资源状况的调查”等。

5、课堂——“智慧家长课堂”、“青苹果家长课堂”

儿童成长的各个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家长要知晓任务、掌握要领、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教育。除了各校进行的家长学校常规性课程外,我们分别在全设置“智慧家长课堂”和“青苹果家长课堂”各十个。由专门的课程系列和专职教师授课。“智慧家长课堂”主要是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的传授;“青苹果家长课堂” 主要是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

6、活动——建立常规活动制度,丰富系列活动内容

二、社区指导模式

社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无论指导对象、指导途径和方法,还是具体指导者,所涉及的空间更大,内容更丰富。就指导对象而言,包含在校儿童和非在校儿童的家长,尤其是0—3岁儿童的家长、祖辈家长、流动人口子女的家长等。由于家庭教育带有明显的家庭生活特点,所以指导内容相当的广泛,亲职、就业、文化、健康等都属其中。就指导的形式来说,有动态的——课堂、活动;静态的——画廊、展板;有形的——家长学校、亲子游戏;无形的——网络、通讯;直接的——教子之道的传授;间接的——成人文化的建设等。

杭州家庭教育指导“社区模式”是以“(乡镇)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核心,以社区工作站为具体操作单位的二级网络,上依托、区妇联的直接领导,下依托学校、幼儿园为指导基地。其运作结构图为:

三、机关企事业单位指导模式

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对本单位职工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三种类型的典型案例:

1、办在村里的家长学校———利用知名村办企业员工的家族性特点,与企业合作办“家长学校”,每周半天带薪听课,把教育好子女当作培养企业未来员工的任务来完成。

2、机关里的“家庭教育报告会”———杭州家庭教育学会组织讲师团成员到、区、县政策机关,给干部们讲“今天我们怎样做父母”等家庭教育知识课,倡导“教好下一代从我做起”,2200余名机关干部听了课。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杭州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模式已初步形成。工作模式分为四个系统:

1、以现状分析调查为前提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宏观规划、指导的管理系统;

2、以提高家长教养素质为指导实践的直接目标,进行分类分指导的工作系统;

3、以各类“指导模式”为研究的主要目标,探索不同的指导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系统;

4、以形成规范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新机制为工作目标,探索操作规律的运行系统。

模式的基本思想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每一个孩子的优化发展为目的;以体现家庭教育的主体价值,构建合理的、可行的、有效的家庭教育运转机制为目标;在民主的、和谐的、双向互动的指导过程中,帮助家长建立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系统的养育知识,采用科学的教子方法,在亲子教育领域获得成就。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

模式的建立进一步协调了杭州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的各类关系。以杭州家庭教育学会为合作平台,杭州妇联、杭州教育局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分工操作,力量互补;学校以优势的师资条件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同时,学校作为社区内成员单位,也充分地享受了社区文明所带给的精神资源。

作为模式的支持系统,杭州已形成了一支庞大而又较为专注的指导者队伍:、局、区三级讲师团,定期学习、备课;学校指导站站长每年4次的培训、交流;教育系统和妇联系统的沟通活动定期进行。我们对指导者的专注素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能够与家长进行平等而朴实的、真诚而虚心的对话;

2、不会对家长教育观念的任何内容感到棘手,能够用讲授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方法应付自如;

3、有一定的教养经验,能够与家长产生共鸣,或能站在家长角度体谅人,但同时又有坚定不移的教育价值观;

4、非常清晰地把握住指导的目的及实施要点,不试图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不轻易否定别人,有强烈的同情心与认同感。

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保证了家庭教育指导的质量。

我们处在一个社会高速变革的时代,“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有史以来技术发展的总和”。现在的成年人已很难预见下一代成人后将会承担何种角色;下一代所将接触的也不可能再是一个“稳定的目标、明确的社会期待和文化规范一致”的社会模式。成长已不再简单的是一个适应社会的问题。社会化人格、角色身份、生存技能等一系列要素,几乎变成了一个人毕生的、无限的自我定向过程。今天我们必须要慎重思考“拿什么去奉献给我们的孩子”的问题。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面,我们提出这样三个命题:

1、社会的积极发展使家庭功能在不断转化,如:家庭的教育功能和抚幼养老功能在不同程度的“部分外化”,在家庭结构诸要素中,建立在姻缘、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夫妻、亲子之间的感情联系,已是家庭支持系统得以存在并正常发挥功能的重要条件。而建立在用于规范与约束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家庭制度在家庭支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呈下降趋势。也就是说在未来家庭中,家庭成员情感联系对维持家庭存在,保证家庭系统作用的发挥比家庭制度更为重要,因此,建立现代亲缘关系的指导已成当务之急。

2、在城化进程中,流动人口大军的子女教育已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流动人口包括民工,他们是社会变革发展过程中一群具有特质的现代出国。不安于现状,敢于尝试、敢于拼搏、勇于超越自己的意识与行为,注定他们是未来社会的强势人群。目前,他们还处于从城边缘向城核心迈进的过程中。只是由于生计的原因,使他们还不具备为孩子创造较好学习环境的条件,所以,他们反映的家庭教育问题很特殊,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也非常强烈。杭州教育局家长学校总校与上城区妇联、教育局合作,在区政策礼堂专门开设了“流动人口家长课堂”,为这类家长讲授家庭教育的系列知识,效果非常好,家长听课时的文明程度远远超过城家长。因此,城在接纳流动人口生产力的同时,如何帮助他们及他们的孩子解决教育的切身问题,尽快适应与融入城文化,也是家庭教育指导管理系统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3、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有一个团队的投资,这个团队包括家庭、学校、政策、社团、商业、邻居等;这种投资包括“获得支持、建立角色、规则界限、期望、承诺契约、认同评估、社会能力、健康个性”等整体项目。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的影响优势,来整合与优化这个“投资工程”,使家庭教育的先进理念、科学知识转化为团队所有成员具有同一的意识和行为。在现代化、城化进程中,家庭教育的各种关系从“天然”走向“必然”。

家庭教育课程体系篇4

一、将家庭教育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中山家庭教育的社会化

1、中山把家庭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了党政领导主导,妇联、教育等部门协同推动,相关部门以及社会组织、社会力量齐心配合的工作机制,破解了家庭教育“谁来做、怎么做、做什么”的难题。

2、成立全国首个事业单位性质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2011年,在委政策的高度重视下,中山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获批成为事业单位性质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核定编制数4名,是正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管单位为中山妇女联合会。此举被国内家庭教育网评为“2011年全国家庭教育工作更给力的十大举措”之一。

4、把家庭教育作为中山公务员的必修课。2011年起,中山委党校首次将家庭教育培训纳入科级公务员培训班课程内容,培训班的学员为晋升正副科级领导职务且未参加任职培训的科级公务员和调任到机关担任正副科级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年龄以28-40岁为主的年轻父母。将家庭教育培训纳入科级公务员培训班课程内容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科级公务员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帮助学员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关系。

5、将家庭教育培训纳入全教师继续教育考核。中山教育局将家庭教育课程作为全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行继续教育学分登记,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师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二、加强家庭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推动中山家庭教育的专注化

1、加强家庭教育工作队伍培训。近年来,全及部分镇区和学校共举办了七期全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培训班,全超过600名学员通过考核获得认证。中山、镇两级家庭教育讲师团有350人,共培训各级家教讲师、骨干930人,选派10名家教骨干参加省家庭教育“金牌讲师”培训。

3、编写中山家庭教育讲师团课程目录。全每个社区(村)举办一场以上家庭教育公益讲座、论坛或沙龙,为实现菜单式选择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内容,编写了中山家庭教育讲师团课程目录,讲座内容可以在其中的22位专家的77个课程中选择。

三、结合本土实际,形成中山家庭教育的特色化

1、注重对困难家庭、流动人口等弱势群体的教育帮扶。在城乡统筹、教育资源均等化等方面形成了特色经验。实施爱心父母大联盟,发动社会热心人士捐款帮扶困境儿童;实施“阳光伙伴同成长”项目,依托电子科技中山学院组织志愿者开展“周末课堂”,培养困境儿童艺术特长,提高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

2、开展中山“新生家长培训”。为响应中山全民修身行动的召,推进家庭与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大教育网络的合力育人模式,2011年起,中山妇联联合教育局重点推出了“新生家长家庭教育培训”,实行“孩子要入学,家长先上课”的做法,首次将新生家长的培训系统化,逐步实现家长教育孩子持证上岗。以新入幼儿园、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家长为培训对象,为家长培训儿童权利保护与家庭教育、公民素养提升与家庭教育、婚姻家庭经营与儿童成长、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新生入学适应指导4个课时的课程,共开展456场,20多万家长受益。2012年受益家长达到140万人次。

3、开展“万名家长学电脑”和“中山农村家长网络护卫行动”。为了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2010年起,中山妇联、教育局联合举办“万名家长学电脑”提高家长素质活动,主要以农村学校和流动儿童集中的民办学校的家长为对象,在中山100所学校培训1万名学生家长。为此,中山财政局专门下拨40万元,为每校补发0元的培训班费用。妇联、教育局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中山家长电脑知识培训班教程,每个培训班必须完成16个课时的课程学习,每次培训家长须签到确认,完成全部课程并经考核合格的家长才能顺利领到中山家长电脑知识培训结业证书。2012年,在广大家长学习电脑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开展了“中山农村家长网络护卫行动”,向广大农村及外来人口家长普及计算机和互联网知识,提高家长媒介素养水平,增强他们引导孩子健康上网、有效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与孩子共同抵制互联网媒体有害信息,营造良好的亲子共学氛围,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互联网环境。2012年至2014年全每年培训2万名家-长,三年共计划培训6万名家长。

4、开展家庭教育“三进”活动。近年来,中山妇联组织家教讲师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与此同时,进行儿童权利宣讲社区活动,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儿童意识和儿童观,发放儿童权利公约宣传小册子超过10万册。

四、注重家教教育科研,促进中山家庭教育的科学化

家庭教育课程体系篇5

2008年6月,李沧区教育体育局对区39所中小学30253个家庭进行了家庭教育问卷调查,调查发现以下问题:

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初中文化程度的家长人数更多占36.5%;又因李沧区外来务工的子女已占学生总数的32.14%,而且这个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这直接导致了家长文化程度在低次徘徊。74.6%的家庭收入在4万元以下;家庭教育费用千元以下占31.2%;收入在4万元以下的家庭占74.6%,教育费用低于4千元的达73.8%;只有25%的家庭存书量在百本以上;在今天普及电脑的时代仍有46.1%的家庭无电脑;这些现象足以说明李沧区家长整体素质的现状不容乐观,家长素质亟待提高,如何迅速提升这个群体的整体水平,推动家庭教育健康发展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一、在探索与实践中,实现理念的突破

我们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思考,以“科学家教进课堂”为引领,提出“3B1K”家庭教育模式。

1、何为“3B1K”家庭教育模式呢?

3B:指以班级为主要组织单位,以班为主讲教师,以班级学生家长为基本学员的家长学校授课模式。

1K:指实行以“教学为主,活动为辅,满足家长不同次需求”为特点的菜单式课程设置,对家长进行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形成科学家庭教育的知识链条,使家校保持有效的沟通,形成教育未成年人的合力。

2、在推进家校合作教育过程中,积极强化四个意识:

(1)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要强化中共、国务院意见中提出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要从办好家长学校就必须建立起科学的运行机制入手,按规律、有系统地运转,使家长学校真正成为提高家长教育素质的有效途径,成为密切联系学校、家庭、社会工作的桥梁。

(2)切实增强家长是家长学校的学员意识。要突出家长学校的教育性、服务性,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要意识到,家长是一个陪同和引领孩子终身发展的指导者,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教育引领孩子发展的本领,才会实现“亲子共同成长”的目标。

(3)学校中要形成班是家长学校里的“首席教师”和“主讲教师”的意识。班教师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班是家庭和学校教育沟通交流密切合作的更佳沟通者;是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纽带;是家长教育素质提高和孩子素质教育提升的责无旁贷的指导者、因此,班理应发挥在家长学校的授课和召开学生家长会工作中的“担纲作用”。

(4)形成家长学校必须加强教学内容、模式的研究和增强教学系统性的探索意识。家长在伴随孩子的成长中,一是迫切需要解决眼前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和方法,即现实性;一是对未来孩子的成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科学预测、提前干预、引导,保证能够始终科学地、有效地站在孩子成长中的引领地位,即预见性;因此教学内容必须是系统的、连贯的、科学的、有效的循序渐进。

3、“3B1K”家校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在对“3B1K”模式的进一步分析、研究之后,我们认为此模式的核心是“教学为主,活动为辅”。课堂的授课形式、内容、方法,决定了家长学员的认可度,所以工作中我们探讨了五种形式灵活多样的授课模式。

(1)个体性恳谈式指导课(范围小、机动灵活、面向个体差异)。

(2)常规性系统式指导课(以班级为单位,面向家长,以课题菜单为授课内容)。

(4)函授互动式指导课(通过调查问卷、发放资料让家长自学并写出学习心得)。

三、家校合作教育的意义。

一年来我们根据我区教体局出台的一系列文件,从家庭教育的纵横两个方面确定的常规性系统式菜单的课程设计,即横向为以转变家长学员的教育理念,提高其教育能力,改变其教育方法为目的的各年级教学指导课。纵向为以各年级学生心理、生理发展变化规律为主线,设计习惯养成与培养、性格塑造、学习方法指导以及疏导心理等方面教育的知识与能力。

“3B1K”家校课堂教学模式,将家长视为学员,实行课前调研,听课签到、课中记录、课后反思的系统管理,强调尊重家长的需求“对症下药”,有利于家长学员意识的形成,提高了家长学校工作的针对性。家长带着问题来听课,上课积极与班交流讨论,每学期学校评选优秀学员,学校将家长学校纳入教育教学常态化管理中,改变了家长学校的随意性、突击性、单一性等弊端。

1、实施“3B1K”模式,有利于促进以班级为载体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推进,提高了家长学校工作的创新性。

把对家长的管理落实到班级,无形中缩小了这个群体的规模,各个班级为了提高家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如六十四中学创新了家长学习反馈表的使用,有的班级制订了家长听课记录本,将家长撰写的心得体会情况与出勤情况作为评选优秀学员的依据;东川小学印发班级家长“函授”教材;天水小学出台政策,班教师可自主购买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广水小学引导家长参与到家长学校授课课题的制定选择。以班级为载体,一改过去家长学校统一管理“一刀切”的弊端,使学校担负起“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化整为零,落到实处。

2、实施“3B1K”模式,有利于发挥班作为家长学校主讲教师的“担纲作用”,提高了家长学校工作的实效性。

班教师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班是家庭和学校教育沟通、交流、合作的更佳实施者。由班担任的主讲,更能触动家长的心理,解决他们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焦点、热点、困惑和难点问题。因此,课题研究中,我们注重充分发挥班教师在家长学校授课和家长会中的“担纲作用”。各实验学校建立起对班教师为主讲教师的有关政策的制约、激励机制,在全区形成了一套班教师是家长学校主讲教师的教学管理模式和对班工作管理的模式。本着“把每一次教学内容落实到每一个家长”的原则,让班针对自己所编写的菜单,结合本班事例编写教材和教案,教学内容既从系统性的教学去考虑,也结合本班的实际,同时教学方式一改过去“满堂灌”的单一模式,采取集体授课相互交流为主,分类辅导、个别交谈为辅的原则,服务意识更加人文了。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各学校开出以班担任主讲的家庭教育指导课共计780余节,授课教师撰写的教学案例更是数以千计,广大家长走进课堂与班教师沟通交流,家长的烦心事、孩子的小变化、母女的悄悄话、父子间的小别扭都成为上课的研究内容,家长受益,师生双赢。家校合作,有效沟通帮助家长澄清了思想上的误区,帮助家长掌握了更科学、艺术的教子方法。

3、实施“3B1K”模式,有利于推进家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入课程化,提高了家长学校工作的系统性。

4、实施“3B1K”模式,实现了家长、教师的换位思考,促进了家校合作的理解与沟通。

为推动学校家庭合作教育进一步开展,课题组以举行“李沧区家校合作教育研究课堂教学观摩课”活动为契机,带动各实验学校研究如何提高家长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并坚持组织教师撰写授课反思,家长撰写听课记录。反思的过程,成为教师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东川小学的刘娣老师这样写到:“次给家长家庭教育指导课,感到从未有过的不自信。但看到每个家长都耐心专注地听着并认真记笔记,我突然意识到,学生家长是多么的不容易。平时我经常抱怨家长责任心差,不会教育孩子。现在想想,他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生活所累他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加之缺少这样的学习机会,他们更没有教育孩子的理论指导,我们怎么还能对他们过于苛刻呢?讲着讲着,我忽然觉得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鄂敏老师这样写到“课堂上,我以平和的心态与家长交谈。毕竟我所面对的是成人,这里还有长辈。在他们面前,我没有必要以老师自居,以朋友相待更好一些,更利于交流。因为我也是一位母亲,我注意到以自身的教子方法来与家长交流,我发现这真是一项很有趣的工作,虽然每次上课给我增添了很多工作量,但每次看到家长感激的目光我都感到十分欣慰,因为天下的父母心灵都是相同的……”。教师的执着带动了家长,微妙的亲子关系发生在学生和他们的父母之间。爸爸陪儿子逛书店,孩子与父母互相监督改掉睡懒觉的坏习惯,妈妈尊重孩子的兴趣不逼女儿学钢琴,妈妈心语沟通等。家长不再把眼光只盯在孩子和谁吵架了,老师是不是偏心眼了,由过去只关心孩子作业多不多、考了多少分到更多的关注教师教育工作背后的意义,难缠、无理取闹的家长少了,家长理解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佳话多了起来……。

实践已经证明,实施“3B1K”模式是各中小学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责任的必由选择和有效方式,内涵丰富,外延清楚。李沧区以实验研究为依托,寻求到了家教合作的新子,必将为促进区域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新的贡献。

四、几点思考

1、在家校合作教育的指导和推进上,我们感到受着不同价值追求,不同教育理解,不同家庭文化经济背景的影响,很难在短期内消除。有时过多的非教育或伪教育又在干扰。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调整我们的策略,如何提高我们的合作效果,如何加强我们的形象宣传,是我们需要重点思考、解决的问题。

家庭教育课程体系篇6

关键词:新课程 德育 整合 特色

一、在新课程背景下,整合学校资源开展德育工作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形成了德育工作新机制

建立组织机制,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德育管理体制,以教育处、年级部、班为督导检查职能部门,全方位落实,上下贯通,相互支持,有序运转的德育工作的有机统一体。完善德育目标机制,健全德育评估机制,健全全员育人机制。在全体教职工中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观念。班有德育工作计划,各科教学有德育渗透和转化学生工作计划。加强师德建设,将参与德育纳入师德考核和教师年终目标管理。坚持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

(二)更新观念,营造氛围,把德育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各个方面

在德育建设过程中,学校要不断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信息快速传递的新形势,以观念更新为引导,努力在学校形成大德育氛围,更重要的就是把德育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之中,统一筹划,相互协调,在德育工作目标设立上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上,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与重点工作来进行。搭建教育平台,形成全方位、全员化、全进程的素质教育新局面。通过文学培训、音乐特长培训、数理化奥赛培训、信息技术科技小发明、球赛、校运会等校园内的各种活动以及各种讲座、报告会,网络教育等平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样,在学生各项素质竞赛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的同时,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突出德育特色,突出时代特征,探索德育新体系

当前处于信息时代的学生思想活、观念新、信息灵,迫切要求课程内容鲜活、容量加大。作为教育者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德育课程教材建设,把反映学生学习、生活及社会现实问题的优秀作品编入教学内容;把他们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有选择地纳入教学内容;把学生喜欢的校园文化生活引入教学内容。

1、深化德育课程改革,发挥学校德育主体作用。首先,优化德育教学,注重德育渗透,实现德育与学科教学科学化。要充分发挥政治思想品德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突出了德育教学的主体性,增强了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完善德育常规,突出专题教育,实现德育活动课程规范化。以专题系列化的周主题活动和月主题教育活动等德育活动为载体,建设德育活动课程。

2、改革德育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情景中完成品德的建构。要大力改革学科式德育课程的教学,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德育理念,把重建师生互动关系、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加深体验作为改进学校德育课教学的重要方向。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建立以学校组织或学生自我设计的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活动式德育课程。如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活动中,可以采用学生设计制作文明用语标语牌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全员参与,让学校的墙壁上悬挂着老师和学生的杰作,让它时时提醒师生,时时告诫学生,起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3、抓好学科渗透,开发各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充分利用和挖掘新教材的德育资源,把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与情感体验、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如地理课通过本国资源的了解、考察,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历史课通过学习、参观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理科课程,不仅让学生掌握公式、定理,而且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科学家的人文素养与理想信念。

二、在新课程背景下,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德育功能

中共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因此,建立和强化“三维”德育机制,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大政方针。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强调,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注意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促进形成良好的社区育人环境。因此,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维”德育机制,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一)强化家庭德育,夯实“三维”德育基础。

(二)优化社会德育环境,开展社会德育实践。

(三)建立开放型、多元化的学校——社区互动育人模式,形成德育合力。

家庭教育课程体系篇7

一、 优化生态环境,促进幼儿有效发展

园本一体化教育活动,即古人所谓的“顺木之天,以致其性”[3],从幼儿生命成长的需要出发,幼儿园主导创设生动生趣的教育情境,有机整合家长和社区教育资源,形成一种系统、动态、多维的合作教学模式,促进幼儿快乐、活泼和主动的学习与发展。

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是在围墙内进行的,局限于教活动时空,更多地注重静态知识的“教”与“学”,割裂了幼儿教育与家庭、社会生活的联系。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幼儿园教育的视野日益开阔,然而一般幼儿园还只是将合作共育作为一种教育辅助的手段,没有将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在幼儿成长教育中的这种“共同责任”的理念真正拓展到实践的各个面,因此开放不足,“孤岛”现象依然存在,直接影响到幼儿园教育的有效性。

幼儿是社会生态环境的一分子,幼儿的发展必须有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德国梯宾根布尔诺(Otto Friedrich Bollnow)教授在其教育人类学即普遍教育学的整体核心一书中指出:“教育并非建立在一无所有的空间里,或只为某一个人,而是建立在生活的体系之中,教育并非抽象的命题,而必须是相互关联的把握。”[4]儿童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生态系统的优化,社区教育、家庭教育都是整个教育生态环境中的一个子系统,对儿童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意大利北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镇瑞吉欧・艾蜜莉亚学前教育(Reggio Emilio Preschool)成果风靡了全世界。世界十大更佳学校中,学龄前学校首推瑞吉欧・艾蜜莉亚的学前教育机构,被称为“全世界更好的学前班”[5]。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重视儿童、教师、家长与社会人士之间的和谐合作和积极互动。在一体化教育活动的研究实践中,我园建构了以幼儿成长为中心,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及课程支持作为交集的环绕,共同教育的园本化学前教育体系。

其次,幼儿园根据幼儿发展和成长的现实需要,主动地发现、吸纳社区教育资源,争取社区支持,激发幼儿园教育自主发展的驱动和张力。基于一体化教育活动的特点,幼儿园根据领域活动的需要尽可能带幼儿走出围墙,让幼儿置身于原生态的“田野”情境中,饶有兴趣地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我园周围许多社区公共设施被广泛地运用于课程,一些机构或设施还被开辟为幼儿园的教育基地,如敬老院、警务站、消防队等。

再次,充分利用和开发社区的教育潜能,动员统筹多方人力资源,建立由小学教师、老干部、警务站民警、卫生服务站、有关行业的家长等组成的教育志愿者或辅导员队伍。他们运用自身优势,发挥专注特长参与到我们一体化教育活动的一些过程环节之中,成为幼儿教育的伙伴。

一体化教育活动优化了教育生态环境,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使幼儿教育呈现出连续性、整体性,且更生动、更富时代气息、更具活力。

二、开发园本课程,强调幼儿快乐发展

在园本主题课程的构建中,我园聚焦与幼儿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与情境,充分利用园外资源并使之教育化,主动积极地与“家庭和社区代表合作制订课程计划、管理和评估等”[8],引导幼儿在真实、有趣、广阔的教育新时空中成为“快乐学习”的主人。

首先,基于社区资源的课程开发。我园位于惠山新城区中心,周围的社区资源非常丰富,有许多配套的餐饮服务、乐购超、中小学校、吴文化公园等设施。我们有目的地进行了筛选,开发了美丽的惠山新城、我们的小区、我是消防小卫士、我爱阅读、超购物记、和小学老师对话等主题活动课程。社区文化也是重要的幼儿园教育课程资源,我们从幼儿的兴趣点着手,从幼儿身边的事和物着手,根据目标以及资源的特点组织活动,结合民俗节庆或纪念日,开发了爷爷奶奶我爱您、环保总动员、感恩的心、我和小树一起长等主题课程,使幼儿通过与环境资源的互动来主动快乐地构建知识。。

我园通过开发、利用、优化、拓展家庭与社区中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以课题研究为抓手,逐步形成了一体化教育活动的成功课例和案例群,园本特色课程初见成效。在课程实施中,亲密的接触、真实的情境、拓展的时空替代了图片、替代了语言、开阔了视野,初步实现了让孩子“快乐生活,快乐学习”的课程理想。

三、创新教学策略,激发幼儿主动发展

在进行“幼儿园、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提炼出了如何在共育理念引领下开展一体化教育活动的有效策略。

二是游戏性策略。游戏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形式,也是幼儿获得发展的更基本的途径。我们注重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和丰富的材料,引领幼儿在与环境的友好互动中学习,在游戏中建构新知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倡议的新的幼儿教育观和儿童发展观要求下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因此,一体化教育活动课程立足于以幼儿为本位,反对压制幼儿天性的灌输式小学化教育,寓教于游戏之中,在课程实施中不但较多地采用游戏方法,还通过幼儿、教师、家长、有关社区人士的参与互动游戏,让幼儿带着快乐的心情收获有益于身心发展、主动学习的经验。

在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我园和家庭、社区建立了资源交流、教育互惠的关系。家长和教师彼此尊重,互相合作,共同研究幼儿健康成长的问题。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状况及幼儿的性格发展等在幼儿园中难以充分展现的方面,而家长则通过与教师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公共环境下的各种表现,尤其是幼儿与他人相处的情况。通过这种立体的交流方式,家长和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和了解更加全面,也有利于家长、教师对幼儿成长进行有效的干预。

通过一体化的教育活动实践,我园和家庭、社区建立了积极的教育教学关系,教师更加注重对每一个孩子的观察与分析,可喜的是家长也开始关注自己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与细节,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为家校的合作共育打下了牢固的根基。快乐的一体化教育活动使教育跨越了幼儿园的围墙,让幼儿真正享受到了童年应该有的快乐与美好。

参考文献:

[1][8]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世界儿童教育协会(ACEI).全球幼儿教育大纲[J].幼儿教育.2001(4)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0.

[3](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A].柳宗元全集[C].四部丛刊影元刊本.卷十七.

[6]刘电芝.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87.

家庭教育课程体系篇8

一、问题提出

概念综述:留守学生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离开农村前往城务工,孩子却留在农村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的学生;单亲家庭学生是指父母离异、父母一方死亡或离家出走,生活起居由父亲或母亲单独照顾的学生。教育策略就是如何帮助这些孩子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的相应对策。

社会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成为留守学生;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单亲家庭孩子也随之增多,“隔代教育”现象突出。

现实背景: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存在消极、孤独、自卑、逆反、报复等不良心理问题,已成为制约学校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

鉴于以上背景,我们的研究课题农村高中“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群体的教育策略研究应运而生。

二、课题界定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农村高中――临澧县一中“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群体的教育策略。

三、研究综述

当前国内外对留守和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现状问题已有四方面的研究:①介绍了国内外的概况。②对他们教育存在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梳理。③教育问题的成因。④教育对策的研究。

四、研究意义

1、实践意义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消除和解决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在学习、行为、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有利于丰富、完善和发展相关理论,促使学校问题学生大面积减少。

2、研究价值

该课题的研究,可以实现对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群体中的后进学生的转化,培养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给其他学校乃至全国留守和单亲家庭学生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第二部分 理论依据

一、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在情感上平等对待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的同时,注重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管理。

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要使学生成为健全的人,不仅要做到“传授知识”,而且还要通过传授知识去实现“人格的建设性变化”。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受益终身。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性和个性关系原理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体,既是一系列对立统一关系的集合,事物之间可能存在矛盾的共性,同时又各有自己的个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一、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校教育管理机制,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形成优良的校风、学风、教风,实现“学生成才、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目标。

二、研究内容

1、调查、统计学生群体的家庭背景、学习状况、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法纪意识、心理状况等情况,分析现状。

2、制定、完善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评价量表,分析不良行为习惯、心理形成的原因。

3、探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的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

4、针对学生群体存在的各种问题,探究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5、分析实施有效教育策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制约因素,探究预防和处理学生各种问题的有效措施,健全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

第四部分 研究的措施与做法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

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0年10月―2011年4月)

启动、筹备、组建队伍,设计总体方案并组织论证,确定课题研究方案,制定阶段具体研究方案。

聘请专家进行终端结题论证,接受上级对本课题研究的评估,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并使之在临澧县乃至常德各中学推广,发挥其社会价值。

三、措施与做法

1、加强理论学习,明确指导思想

我们采用了个别钻研、集中校本培训与学习、专题报告、会议交流等方法,狠抓教育理论与新课程标准理论、新课改理念的系统学习和外出培训学习。

2、收集整理课题相关资料,形成案例

每学期,课题组专门给每一位教师配发一个笔记本,进行业务笔记的记载。同时,学生科给班发放一个德育工作手册,要求班对他们的教育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记载,形成案例资料。

3、“四个结合”保证了课题研究的有效实施

(2)按照“整体―分块―整体”的整合思,规划实施研究的具体步骤。

(3)把“个人研究”与“集思广益”结合起来,发挥每一个研究教师的研究潜能。

(4)把每周星期四的学科常规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活动结合起来,科学安排研究时间。

4、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是课题研究的保障和经验来源

(1)通过个案研究、追踪记载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校园网络信息传输,搭建“教师―学生,学生―学生,教师―教师”的互动平台,“教―网络,教师―网络,学生―网络”的联系平台,“教师―家长,学校―家长,学生―家长”的沟通平台。

(2)开展课题组教师研究经验交流会,每周星期四下午为交流会时间。

(3)课题组把课题研究中积累的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经验,放到校园网“烛光专辑”栏目。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方面

二、课题研究的策略方面

1、掌握了较为科学的研究、教育方法,初步形成了一套操作性较强、具有实效性的教育策略,即分类指导、目标激励、榜样引领、自我管理、亲子沟通等五项策略。

2、通过研究,建立了农村高中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档案制度、家长培训制度、教育评估制度、教育帮扶制度、学校寄宿制度、家访制度等六种制度。

3、形成了优化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激励教育、文化氛围教育、分教育、专题主渠道教育等五类教育措施。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方面

培养了一支较高素质的专注教师队伍,撰写了一些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案例、论文和报告。

第六部分 研究成果及反响

一、研究成果

1、课题的研究明显改善了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群体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课题的研究使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改善了学生的人际关系,在近三年学校学考、高考中学科成绩优秀率、合格率均进入了常德先进水平。

3、撰写了大量论文、案例,形成了一个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优化的研究资料库。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成员发表并获奖的论文共有105篇,并形成了论文集。撰写了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成长的教育案例与故事个案近百篇,并形成教研资料库。

二、社会反响

1、校内反响

(1)教师反响。增强了教师关于如何教育好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的研究意识,为推动教师行动研究常态化提供了新的途径。

(2)学生反响。本课题的研究,使学校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在全体学生中受到普遍关注,这一弱势群体不再受到忽视,而是受到同学学习和生活上的照顾。

2、校外反响

(1)兄弟学校反响。几年来,我们接待来自省、各级领导及石门一中、常德二中、七中、汉寿一中、桃源一中、澧县一中、慈利一中、田家邴实验中学等兄弟学校专家、教师200多人次来我校参观取经。

(2)家长反响。通过“家校通”网络平台,由班向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的家人进行联系,使远方的家长能及时了解各自的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并相互交流教育体会和经验。

(3)各界反响。爱心人士积极支持学校的教育措施,如我县佘镇一位张姓农民,自己的女儿早已从我校考上西南政法,但他的这种爱心行动一直在延续。

第七部分 问题讨论

一、学校与社会在解决单亲家庭学生和留守学生问题上如何合理配合

从国家、政策、社会组织的角度如何转化单亲家庭学生和留守学生群体中的问题学生?如何划分社会(政策)、家庭与学校在该问题上的责任与义务?

二、课题组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1、课题组教师所掌握的材料有限,视野比较狭窄,理论高度并不高。

2、对学生群体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的表现形式理解不够深入,研究工作停留于表。

3、将重点局限于这两类学生中的后进生,对于表现正常甚至优秀的学生反而有所忽视。

4、消除这类学生群体的行为、心理障碍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但学校缺乏专注的心理辅导老师。

参考文献:

[1]张俊良,马晓磊。城化背景下对农村留守学生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J]。农村经济,2010(3):102-105、

[2]胡慷,周琳,胡罗斌。道德教育与学生精神家园的构建研究[J]。国内商界:下半月,2008(8)。

[3]张丽艳。单亲家庭高中学生的学校教育策略[D]。苏州,2009、

家庭教育课程体系篇9

一、家长参与学校教学的尝试与探索

(一)“家庭实验”活动流程

“家庭实验”活动是指除了在课堂教育中的探究活动外,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的一种实验活动,它以家庭为据点,挖掘家庭中优势的科学课程资源,结合科学教材中的拓展活动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设计出适合家庭开展的实验,并动员家庭所有成员参与相关活动。需要说明的是,“家庭实验”活动只是对小学科学课堂教育的补充,家长并不等于老师,也不能替代传统的课堂教育。它是针对科学教材的前伸后延性活动而设计的,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兴趣的激发、知识的延伸、生活经验的积累、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视野的拓宽。

(二)“家庭实验”活动策略及成效

每个家庭的实际条件,包括家长的能力和智力都有所不同,所以家庭实验不能一概而论,应该让学生围绕所学的原理和规律,因“家庭、学生”而宜设计实验活动。家庭实验主要是家庭的行为,它的落脚点是家庭、家长,主角是学生,尽可能发挥家庭资源的优势是设计的重点所在。科学教师的作用就是当好配角,设计平台,挖掘资源,做好服务工作。指导学生把家庭科学资源设计成可以探究的各种活动,让学科教学的课外延伸成为家长参与学校教学的渠道,帮助家长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家庭实验”平台。

1、 设计平台促家长亲历“课外作业”

以上环节中,教师将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回家操作,促使家长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家长们通过帮助孩子设计家庭实验场所,购置实验器材,辅助孩子制作实验工具、帮助建造家庭实验,以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

2、 主动邀请促家长参与效果提升

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过程中,一般来说,只要学校告之家长如何参与,大多数的家长还是愿意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学校如果能以主动积极的角色邀请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特别是书面邀请方式突显对家长的尊重,家长的参与程度会更深,参与效果也会更好。

①走进学校

如家长开放日的时候,科学教师可以通过让家长亲历、再现孩子在课堂上的探究活动,让家长也来体验一下科学探究的乐趣,这就能够产生多方位的综合效应。如在一次家长日活动中,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设计制作并放飞一个简易的热气球。

②书信告知

教师可以主动致信家长,就孩子们科学课的学习情况、学生的实验情况和家长进行沟通,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实验活动。如通过书信的形式,让家长知道孩子在下一阶段的科学学习内容,特别是那些需要在家里开展的拓展活动。同样一个活动,有无老师正式书面通知,对其完成情况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③博客日志

有的科学教师通过博客日志引导家长关注和督促老师布置的观察和实验,尤其是一些中长期观察实验。如栽培、管理植物、饲养动物、观察记录月相变化、观察记录天气、气温、风向变化,等等。

3、 招募志愿者促课程资源优化

家长志愿者是指家长以志愿者的形式义务参与孩子的实验活动,共同承担孩子的科学教育,是家长参与学科教育中一种高次的参与方式。通过邀请家长参与科学活动,可以使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更为有效,也能使家长真正认识到自己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地位和价值,为能成为志愿者感到光荣,同时家长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很好地为孩子树立榜样,提高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家长志愿者参与的方式可以是活动的技术顾问、赞助者、组织者、安全保障者等。

4、 有效评价促项目良性循环发展

家庭实验评价是指对家庭实验效果作出判断并达成共识的价值取向,它支配或决定着家庭实验评价的目的、内容和方法。设计“家校合作”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既是新课程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家庭实验”活动取得成效的有力保证。评价形式可以是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对学生的实验情况作出评价,也可以是同学间进行互评,或是学校直接进行评价,如授以“科学小实验家”等荣誉称。

艾青小学的“家庭实验”活动使科学教学从课堂走向课外,弥补了常规科学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发展、人人都能体验成功”的教育价值。通过“家庭实验”活动,学生喜欢上了科学课,由于强调学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促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资源、寻找素材,可以使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发展。同时,将家长吸引进来,不仅延伸了课堂教学内容,丰富了课程资源,而且在构建家校合作,特别是家长参与学校教学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另外,教师在该活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审视和更新自身教育教学观念,提升了教师素养,促进了自身专注发展。可以说,该项目促进了学生、教师、家长三方的共同成长。

二、家长参与学校教学的提升策略

艾青小学“家庭实验”在开展实验过程中,也遇上了一些问题,集中体现为:一是家长素质和观念等原因,部分家长参与度低,积极性不高;学校态度暧昧,举棋不定,缺乏制度支持和智力服务;教师思想与能力准备不足,容易产生倦怠感。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以为,通过制度建设、智力服务等方式促使家长由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提高家长参与教学的自愿性、胜任性、功能性与可行性。

(一)加强家长参与教学的制度建设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成效与学校的态度有着重要的关系。学校应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参加的“家长参与”实施小组,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并将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做到各个环节都有人负责。必要时可在全体教师和行政人员中实行“承包责任制”,“包”家长、“包”学生,并将“承包”效果与晋级、晋职、奖惩挂钩。与此同时,还可以与学生家长订立“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加强对家长参与能力的智力服务

并非每个家长都具有较高的教育素养和教育能力。因此,学校要主动承担起提高“家长参与”能力的指导和培训,可以借助“家长学校”或“家长课程”的形式,提高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信心与能力。

一是使家长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更新其思想观念。义务教育法规定,家长不仅有义务让子女接受教育,同时也有权利监督、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新课程改革也要求家长作为学校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全面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有研究指出,51.82%的家长获取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途径是由学校宣传。可见,学校做好对家长教育观念的更新工作,其效果是明显的。在具体工作中,要确实转变家长传统教育观,明确家校教育合作的通畅、深入是取得孩子教育成功的关键之举。同时,明确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是一种全面的、主动的参与,家长与教师是平等的教育决策者、实施者、评价者,家长完全有能力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与教师共同设计、实施、评价、调整孩子的教育内容,从而提供家长参与学校教学的自信心。

二是为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参与能力。在家庭实验项目中,多数“家庭实验”选择简单的动植物观察作为实验对象,活动内容单一,次不高。家长表示,自身科学素养偏低,只能指导孩子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做一些简单的记录。可见,提高家长参与教学的能力是迫切的。对此,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家长课程培训,编撰和提供系统的实验操作手册,提前指导家长熟悉和理解基本的科学原理,率先掌握一定的科学实验步骤。一般而言,成人的理解力和接受力要优于孩子。因此,在接受预先知识辅导的前提下,家长有能力指导、带领孩子开展较为复杂的科学实验或发明制作。同时,学校也可以不定时邀请专家、有经验的教师、热心的家长举行专题讲座。在内容上注意不同年龄段家长的需求,培训和指导的目的在于让家长有充分的准备和能力参与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地完成亲子间的合作学习。

事实上,教师也需要培训和成长。艾青小学的老师在家庭实验项目中明显感觉疲倦,将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教师的工作准备和责任并不减少。相反,教师需要与家长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要对家长进行业务指导而变得更加忙碌。同时,对教师的沟通能力、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参与教学,要求教师改变观念,转变立场。改变“一言堂”的授课方式,以探究教学为主,与家长、学生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实施教学内容,评价教学效果。所有这些,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建立全员参与的立体性评价体系

家庭教育课程体系篇10

[关键词]家校协同 现代教育 新课改 要求 途径 问题

家校协同是指在现代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教育资源、教育力量主动协调、积极合作、形成合力,对教育对象实施同步教育,以求使教育效果实现更大化的教育模式。家校协同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新课改对家校协同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者也在实践中创造出许多新的途径,笔者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一、新课改对家校协同提出的新要求

1、新课改要求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学生的生活。“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培养具有完善个性、乐于并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生活化”的个人,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家庭和学校不仅是学生更重要的两个生活场所,而且是对学生生活更重要的影响者,双方只有积极沟通、协调,才能全面了解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新课改要求学校与家庭共同构建学生的价值体系。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落实基本知识能力的基础上,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可是在现实教育中,在对待学生价值体系的问题上,学校与家庭往往不太一致。比如,当学校希望学生全面发展的时候,一部分家长却可能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业: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都可以不管。在目前全社会价值体系异常复杂的情况下,这种方向上的错位,必将大大降低教育的整体功能。所以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学生的价值体系,需要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

二、新课改背景下家校协同的新途径

家校协同的具体途径很多,传统的方式主要是家长会、家访等,新课程实施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又摸索出许多新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学校教育走向民主和开放的必然要求,它标志着学校教育形态的变化。它主要是由学校聘请关心学校,热心教育事业,在教育方面有经验的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不但适时地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而且还参与学校规划决策的讨论,日常的教学管理,并且随时可以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学校。

2、家长开放日。学校定期向家长开放,让家长走进课堂,了解学校,也是家校协同的新途径。在家长开放日中,学校和老师可以组织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参与机会给家长选择。家长可以进入课堂听课,也可以参观学校的校情展览。

3、教育沙龙。学校和家长通过“沙龙”的形式,定期在一起聚会,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交流,也是家校协同的一种新途径。由于沙龙交流具有休闲、宽松的特征,家长和老师可以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畅所欲言,有利于家长和老师平等地交流,有利于激发家长参与教育的意识,共同提高教育能力。浙江杭州师范学院小学就定期举办这样的教育沙龙,深受家长的欢迎,并已渐渐成为家校协同的重要方式。

5、网络论坛。新课程实施中,一些学校利用互联网创建论坛,并把论坛告知家长,家长和学校可以通过在论坛留言进行交流,也成为家校协同的重要途径。家长可以通过论坛留言,向学校反映意见和建议,并且可以在论坛上与可以与其他家长教育经验进行交流;学校可以通过论坛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以便因材施教,另外,可以通过论坛把众多家长的观点收集起来,集中人力、精力进行分析和解答,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学校教育的效率。

三、新课改背景下家校协同应注意的问题

1、学校和教师应掌握与家长合作交流的技巧,坚持主动、公正、平等和求同存异的原则,与家长和谐交流。另外,对特殊家庭和特殊人群的子女的协同教育,应给予更多关注。

2、家长要主动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同时,要对自己的孩子做出合理的评价,不能期望过高,眼高手低,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计划和学习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走好每一步。

3、“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学生才是教育真正的主体。在协同教育中,家长和老师都要倾听学生的心声,重视学生本人的看法和观点,让学生参与到家校协同的活动中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新课程实施中,只有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协调一致,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以上关于“美国家庭亲子关系发展历程简述”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美国家庭亲子关系: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1)

二、体验式学习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

(一)激励生积极投身体育运动之中

众所周知,高校体育教育对于生群体来说,其外在的约束力已经很弱了。因而生对体育教育的需要往往缺乏动力,对体育锻炼也缺乏兴趣。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模式由于忽略了这一点而难以形成更为持续的吸引力。而体验式教学就能够首先站在生的立场上,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某一项体育运动能够给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态度带来的激励和优化。比如在篮球课上,就可以通过引导生对NBA众球星的崇拜而激励他们对篮球运动的喜爱,继而促进篮球教学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证。通过让学生体验某一个具体的球星的特定的灌篮、盖帽、篮板、助攻、弹跳等特长和动作,让他们真正形成对篮球真真正正、爱不释手的兴趣。体验式学习就是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激发对学习的热情和兴奋点,不需要外在的压力和约束,自觉自愿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

(二)有效培养生的心理素质

生在参加体验式教学所设计的各种培训性任务中,必然有很多困难需要面对,因此不断的战胜自我、与自身的恐惧心理做斗争,才能更终完成任务。因而,在一个个任务串联的过程中,生必须明确的认识到面对困难所要保持的平常的心态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同时还要对自己的能力表示充分的自信,冷静处理,这对挖掘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非常有效的。体育教学对生来说,由于困难和磨练往往是身体上的,因而具有一定的陌生感。生经过十几年的苦读,身体锻炼少之又少,因而高校体育教学在相对充裕的时间里往往给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体验式学习往往能够让生在体育锻炼和竞技体育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提高对自身机体健康活力的珍爱和重视。体育老师可以通过让生对竞技体育中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赶超意识进行真实关切的体验,从而克服生固有的畏难、怠惰情绪,促进他们形成健康、励志、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三、体验式学习视野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对策

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参与实践、师生互动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引入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再援用单一的教学场景,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以引导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生命的意义。

(一)创造体育情景让生获得体验环境

体验需要一个明确而典型的情景,能够给体验提供对象、环境和主题。特定的情景设置,能够为生体验体育教学提供真实切身的环境,让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提高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三)强调学习反思的引导

学生经过教师讲解、分组练习,对课堂教授的运动技巧、体育战术以及各种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种条件下,学生对自己的特长、能力等各方面都有所体会,并对生命的内涵与意义也有所反思,这种对授课的评价和对自身的感悟,就称之为学习反思。教师在课堂上就是要引导学生对理性和感性面的内容进行多番思考。对感性面的内容进行反思,可以要求学生按照递进的模式进行,这种反思称之为“4C”模式,首先对感受的事物连续回忆,然后通过关联将它们衔接起来,再次运用思维对其进行挑战性反思,更后通过设想情境反思。当然,教师在学生反思过程中也要适时进行指导,因为学生由于知识和经验的欠缺可能会有所阻碍,这时需要教师从旁指导。但是,指导不能过度,过度指导会导致学生的思维无法打开,限制学生思维发散。为此,教师可以采取检查学生笔记、布置论文等方式促进学生思考,以加强学生反思。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2)

(一)社会生活性

社会生活性是指体验式学习的内容来自于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大环境中,源于这个世界的种种关系之中。正如杜威说的要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而实践的来源应该是社会生活。要在社会生活中获取真实的实践体验,只有这样的知识才是真实的、记忆深刻的。所以,学习不能脱离社会,体验式学习的本质要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发现知识、学习本领、提高技能。让儿童参与活动体验而获得感受、感知和感悟,从感性内化为理性,从而促进儿童得到有效的发展。

(二)亲身经历性

亲身经历性是指体验式学习并不是单纯的获得知识,而是亲身参与和融入实际的活动中。这种体验包含实践面和心理面的亲历,实践面就是指自己的身体参与到了实际活动中,通过实际行动去经历某一件事情;而心理面即主体在心理上虚拟地经历某一件事,强调的是主体的理解、感受。体验式学习只有自己亲身去经历,才能获得更真实的感受。罗杰斯和库伯都认为体验式学习注重个人的参与性,要求参与者获得自己独特的经验。所以,家庭幼儿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幼儿亲身参与、实践、体验。

(三)个体感受性

个体感受性是指体验式学习所获得的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由于生命的独特性决定体验的独特性。教育学者更初只是强调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后来库伯注重学习者对实践体验后的感悟反思。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和自己内心对话,了解自己在实践中的真实感受。由于生活背景和经历的不同,面对同样的事情和处境,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所以体验式学习是一种独特的,纯粹属于个体特有的情感体验。这种感受是和个体生长背景、自我经历的情景等方面紧密联系起来的,并且这种感受贯穿于体验的全过程。

(四)综合开放性

体验式学习要求我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自然,在一个更为开放的空间进行体验式学习。现在,随着社区文化的发展,在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倡导下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家庭资源、社区资源、社会资源,创设具体的体验情景,让儿童获得真实情感体验。并且,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不仅是对活动过程的体验,还包括对自我感受的体验,人际环境和学习价值的复杂体验,乃至社会、人生都是体验的对象。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儿童要利用自己的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大脑进行综合性的学习,这样获得的感受就是综合的情绪体验。

二、体验式学习在家庭幼儿教育中运用的意义

所谓“听到了不如看到了,看到了不如做到了,体验到的才是更鲜活的、更深刻的。”所以,在家庭幼儿教育中倡导体验式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掌握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

(二)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以及生命意义的建构

在各种体验活动过程中,幼儿不仅掌握了各项能力,同时还获得了愉悦的情绪情感体验。体验有利于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只有幼儿在体验过程中才能真正唤醒幼儿已有的背景经验,并将其与眼前的情景融合,构建新的经验意义,激发真正的情感体验。在体验过程中,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不断地成长和完善,促进了生命意义的建构。

(三)良好道德行为的发展

道德知识是一种“缄默知识”,是不能单独依靠理性思考获得的,更多依赖于幼儿亲身的体验。所以,在家庭中倡导体验式学习,让幼儿通过实际行动去践行道德标准,当幼儿的具体行为符合道德标准,父母要给予鼓励;当幼儿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父母要及时指出,让幼儿在以后的行为中加以改正。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良好的道德行为,并在体验中不断实践,从而强化幼儿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使幼儿在行动中达到“知、情、意、行”的一体化。

(四)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在家庭中倡导体验式学习,要求父母积极参与。家长和孩子一起亲身经历各种体验活动、家长还要创设各种体验活动让孩子积极参与,这个过程不仅是幼儿学习知识的过程,更是促进亲子交流,巩固父母与孩子之间良好关系的过程。父母经常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对幼儿的陪伴、交流,现在也有很多家庭也由于缺少沟通导致家庭关系不和睦,这些都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所以从现在做起,经常和孩子去郊游,参与到孩子的体验式学习,促进家庭关系的良好发展。

三、体验式学习理论

在家庭幼儿教育的实施家庭教育中各方面的条件都有利于体验式学习的具体实施,家庭体验式学习应包含基本生活体验、情感交流体验、运动体验、自然体验。明确了家庭教育的具体内容之后,家长就应该创设一些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幼儿进行体验式学习。

(一)让幼儿获得基本生活体验

成为“生活小能手”每个孩子生下来之后就是为了生活而进行着各种体验,生命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

1、自理能力体验

自理能力包括吃饭、穿衣、系鞋带、刷牙、如厕等等照顾自己的体验,家庭幼儿教育中家长要学会和幼儿做朋友,以伙伴的身份介入和幼儿进行比赛穿衣、吃饭等,看谁的动作又快又好,这样逐步培养幼儿照顾自己的能力。由于幼儿能力发展快慢的不同,在幼儿进行自理能力体验过程中,家长要学会等待,让幼儿不断尝试。

2、味觉体验

由于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幼儿对厨房的各种调味瓶子很感兴趣,家长一旦发现幼儿有品尝欲望的时候应及时抓住机会鼓励幼儿进行味道体验,让幼儿在体验中获得成长。比如,当幼儿询问“辣”是什么感觉时,就可以稍微弄一点辣椒让幼儿尝试一下,这时一定要准备一些“应急食品”,如果幼儿受不了这个味道立刻将“应急食品”放进孩子的嘴里,帮助幼儿消除恐惧感,顺利实现味觉体验。

3、温度体验

生活中家长经常担心幼儿被热水烫伤,“三令五申”地禁止幼儿不准碰这个碰那个。其实,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越让幼儿不碰一样东西,幼儿就越会带着好奇心想要探索。所以,更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幼儿去体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知道烫的感觉以及烫伤之后的后果。从简单的温度体验活动告诉幼儿家庭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安全注意事项。

(二)让幼儿获得情感交流体验

发展亲子关系幼儿的发展离不开书籍,书籍又与人类真实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而幼儿情感的发展更离不开童话故事的陪伴,在童话故事书里幼儿和各种小动物成为好朋友、和它们进行交流,发展自己的语言。具体的家庭教育中:

1、家长要积极主动和幼儿进行亲子交流

让幼儿谈谈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活动,家长应该主动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

2、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共同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可以和父母一起根据故事内容做表情、动作,实际体验故事内容,让幼儿在体验中阅读,让幼儿在半阅读半表演中理解、欣赏、感受故事中的细节。例如:在阅读中遇到“跑跳蹲”等字,家长就可以和幼儿一起按照故事中的要求做出相应的动作;当阅读过程中有“伤心、高兴”等表情词语出现时,可以让幼儿表现出相应的表情;

3、在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和他们讨论故事中的人物

让幼儿先揣摩故事主角的内心情感,并扮演故事主角进行角色表演。在家庭中积极开展亲子交流、亲子阅读等活动,和孩子快乐,就阅读内容和孩子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还能增进亲子感情,促进幼儿认知、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让幼儿获得运动体验

成为“运动小达人”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足以看出体育在幼儿成长阶段的重要性。体育运动有利于幼儿大肌肉和各种感知觉的协调发展。家庭教育应该把孩子的体育体验活动作为重点,让幼儿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

1、幼儿肌肉发展

先是小肌肉精细动作再到大肌肉运动能力的发展,因此,家长在设计体育活动时要考虑到幼儿肌肉的发展程度,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体育活动。在刚学会走时,可以让从幼儿从短距离再到长距离的练习,慢慢地可以设计一些跨过障碍物的走练习,然后再到跑、跳等练习。

2、可以开展“过小桥”等体育游戏

幼儿和爸爸(妈妈)两个人面对面站在一条线(小桥)的两端,然后两人双手侧平举相向而行,当两人相遇时要扶着对方身子,侧身同时经过“小桥”,更后沿着“小桥”走到终点。这有利于幼儿获得运动的体验以及锻炼自己的平衡感,幼儿还能感受到体育合作的魅力。家长要鼓励幼儿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体验各种体育活动的玩法。在体验过程中,不仅让儿童身体素质得到了锻炼,当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体验越来越多,幼儿的规则意识也就越来越强,会降低体育活动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培养幼儿乐观、自信等品质。

(四)让幼儿获得自然体验

感受自然之儿教育其实是顺应教育,尊重幼儿自然成长的内涵进行自然教育。早在两百多年前教育学家卢梭就发出要在“自然中培养自然人”的呼声。所以,家庭教育中幼儿教育要走进自然,让幼儿获得自然体验,促进自我生命的自然发展。

1、周末家长可以带幼儿参观植物园

了解植物的种类、名称以及生存条件;家长可以买植物种子和幼儿一起种植,亲自照顾植物以及记录植物成长的变化,让幼儿在亲自种植、照顾植物的体验中了解相关植物的知识。

2、不同季节带幼儿出去郊游

让幼儿感受自然界季节的变化。春天,带幼儿放风筝,观察树木新芽的萌发;夏天,带着幼儿穿进竹林倾听知了的叫声;秋天,带着幼儿到农田里看农民伯伯正在忙碌的身影,告诉他们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冬天,带着幼儿去感受白雪皑皑的景象。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3)

根据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对立统一地存在的,当间接经验教育模式一度成为压倒性的教学模式时,与之相对立的直接经验教育就一定会有人提出来,并不断发展。体验式学习理论就是更重要的直接经验教育模式之一。体验式学习模式的思想和实践自古以来就有,不过被学者有意识地、系统地提出来却是20世纪以后的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体验式学习理论已经被教育界认可,并不断推广到教学中。本文旨在通过梳理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并归纳其基本形态,探索发展我国成人教育的新思、新对策。

一、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

,具体体验。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嵌入在某特定环境中的人与物活动,产生感悟并获得特定知识。

第二,观察与反思。学生认真回顾在特定环境中的经历,并独自或集体分析与反思。

第四,主动检验。学生在新的、相似的情境中主动检验自己的分析框架或理论模型。库伯提出的体验式学习的实质是综合学习,它包括上述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分别代表更有效的四种学习方法:感知学习、反思性学习、理论学习和实验。第五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代表人物是贾维斯,提出情境学习模式。库伯的理论一开始在成人教育中由于应用效果好而得到迅速发展与传播,但随着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推广,学者发现,这个理论模型并不适合学科学习,因此,这一理论模型对学校教育影响极小。贾维斯在反思杜威和库伯等人理论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从原始经验中进行的体验式学习只是一种感性的学习方式,它更大的不足在于把第二手体验完全排斥在学习过程之外。通过大量实验,贾维斯发现库伯的体验式学习理论过于关注互动与建构,而过滤掉其他一些重要因素与变量。为此,他提出情境学习论,其核心内容如下:知识与具体、特定的社会环境即情境紧密相连,是在某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建构的。学习的本质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与他人、他物的互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学校或培训机构应通过社会互动或其他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即学校或培训机构应该把学生置于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学习,使学生通过学习或培训获得真正完整的知识。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社会情境以及人与情境的互动和相互建构,这既有利于课堂学习的去情境化、抽象化,也有利于增强课堂的互动性,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与思考,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体验式学习理论的三种基本形态

(一)情感体验式

在有关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塑和教育中,情感体验式学习是更基本,也是更有效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主要目标是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他们对人生或对特定情形的态度。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这种教育方式的目标、任务也不同。就本文要分析的成人教育而言,情感体验式学习旨在打造团队精神、激发学员潜能;但在国民教育中,其目标则变得相对宽泛,包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科学的人生态度和塑造健全的人格。

情感体验式学习通常从对真实情境的体验开始,在此基础上,学生既获得表知识,又发生深情感、价值观以及人生态度的积极转变。在此学习方式中,核心是要唤醒事件情绪。情境中的事件越具有情绪唤醒功能,情感体验式学习的记忆效果越好。在学习过程中,要抓住两个关键点,才能实现更佳学习效果:一是选择典型的体验情境,即那些情绪足、情感冲击力强的情境;二是通过个人写体会或集体讨论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认真反思并客观评价情感经历,加深学生情绪信息的编码和记忆。

(二)行动体验式

这种学习方式的主要目标是获得操作技能与行为经验。语言和文字交流以及实际操作是获得实用技能尤其是动手技能的基础,也是主要途径。很难想象,没有交流、没有实际行动能获得技术、提升能力。为提高实用技能,在行动体验式学习中,学者和专家设计门类齐全、形式多样的行动体验式学习。当然,行动体验式有时候也包含情境式体验学习的形式与内容,但体验式学习的内容并不局限于认知或情感,它的重点是行动。因为行动体验式学习的核心内容是获得并切实提高操作技能,操作技能的本质不是情感而是行动。掌握或精通任何一项技能,都需要反复实验、不断操作,需要在不同结果的基础上不断对试验中的操作进行反思、调整、完善,这是行动体验式学习的本质。一般而言,行动体验式学习包括三个关键步骤:实际操作、结果反思以及行动修正。

(三)认知体验式

顾名思义,认知体验式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增加学习主体的认知,获得手知识并提高认知技能。它对学习地点、学习场所的要求相对较低,无论在社会实践还是在课堂情境中,无不适用,相较之下,前者较为普遍。在理论上,每个人无时无刻都有意无意地在现实世界中获取新知识。不论是外出旅游,还是实地调研,甚至是去水果园摘水果以及与朋友或家人聊天,都属于认知体验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没有固定过程可言,有时候它只是生活中更常见的现象,而在另外一些场合,它则可能是极其复杂的试验或研究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有四个常见步骤:感知和体验真实世界、进入实际;在此基础上回顾和反思本人的感知经验;建构理论框架或理论模型;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框架或理论模型。

三、体验式学习理论对成人教育发展的要求与启示

(一)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

不论是在古代的私塾教学中,还是近现代以来从西方引进的现代教学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体,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一直是被动的接收者、受动者。在此历史背景的影响下,成人教育这个特殊的教育领域亦未能走出学生在教学中被动学习的窠臼。根据体验式学习理论,针对特殊的教育对象和教学环境,学生可以是教育的主体。如果实现这个“历史大逆转”,就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1、转变思想观念,这是基础工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先在教师、学生以及整个社会包括相关职能部门中树立学员是教学的主体这个思想理念,才有可能更终真正实现学员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思想观念的转变极其困难,个人有径依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样有径依赖,对于国内这个人口近14亿的超级人口大国而言,要在教学这个极其重要的领域实现全民式的思想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能为力,可以通过试点的形式,在全国思想比较开放的城率先进行,然后向全国推广。2、设置相关课程,这是关键步骤。国内自古以来就有因材施教的思想,针对成人教育的特殊授课对象,要设置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要设置一些以学生授课、学生动手实验、学生相互讨论、学生相互点评、学生相互打分的课程,既让学生适当扮演教师的角色,又让学生通过动手、思考等途径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既能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加深他们对课堂的印象,使知识的获得更加深刻。此外,即使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也可以在教学中多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这其实也是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要因教育内容、教育对象而异。同时,所谓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其本质是一种教学形式,其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也就是说,不要为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教学形式而采取形式主义,更终忽视教学效果,造成本末倒置。

(二)要使学生重视学习情境

国内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学习情境,不论是在升学教育中,还是在中、高等教育中,学习情境基本以课堂为主。近年来,实验、社会调研才逐步增加,但在中小学升学教育中,学习情境仍然不被重视。成人教育较之于其他教育,更应该重视学习情境。营造成人教育的学习情境,关键要把握以下两个原则。1、把握学习情境的生活性。学习情境的获取与设置,绝对不能为书本上的知识内容所束缚,而是应该面向学生的真实生活。换言之,就是要在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就地取材,及时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学习情境的核心标准是能够体现知识发现的过程、满足知识应用的条件以及体现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2、把握学习情境的悬疑性。兴趣是更好的教师。学习情境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在学习情境中设置悬疑。学习情境中的悬疑性并不是知识本身,二者更大的区别在于,学生在课本上不可能找到现成答案,同时,教师也不会直接为他们提供答案。学生只有经过艰苦而又趣味盎然的探索,才能更终获得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现实内涵,并获得情感体验。

(三)要使学生形成反思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徐静.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制度反思[J].继续教育研究,2016(6):40-42.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4)

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2012年科研项目,体验式英语教学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12KJ1061、

引 言

体验式英语教学策略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1、体验式英语教学策略的内涵

体验式英语教学是在目前外语教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借鉴体验式学习的优势提出的。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要求,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印证,从而成为真正自由独立,知情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杨通宇等, 2006)。阮文琦认为,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具体体验”来“发现”语言使用原则并能够应用到实际交流中的英语专注的教学方法(阮文琦, 2011)。

2、体验式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如左图所示,体验学习圈包含四个环节:具体体验、观察与反思、抽象概念、主动实践。这四个环节循环往复,呈螺旋上升,不断深入的态势。其中,具体的体验是观察与反思的基础,观察到的东西会同化到由于演绎推理所产生的新的认识或理论中去,上升到一个抽象的概念。这些抽象的理论或认识会指导新的体验和实践,从而形成新的循环。理学家C。 Rogers 对体验式学习也有重要贡献,他提出的构成体验式学习的四大要素:个体的参与、自动自发、学习者的自我评估、对学习者进行渗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体验式学习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其次,体验式教学理论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育学思想。从哲学角度来说,范畴概念主要是人类基于体验之上,经过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形成的,是体验的结果。它们深深扎根于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社会世界、文化世界和心智世界的体验之上(陈颖,2008)。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Piaget认为,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学习者利用周围环境和必要的学习资源,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自己的新体验与原有的知识经验的互动来发展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呈螺旋式上升,不断深入。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知识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的作用。从建构主义理论来分析国内的英语教学,会发现主要缺乏主体(学生)与客体(环境)之间的互动,缺少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刘然,2008)。

同时,体验式教学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心理学基础之上,基于行为心理学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理论的。行为心理学创始人华生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研究行为。研究行为就要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以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决定人类行为,人们对知识的获得、贮存、提取和运用过程都是主动的行为过程, 而非被动的知识传授。

体验式英语教学的特征

1、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主体的交际教学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5)

关键词:转变 教师角色 语文课 体验式教学 对策

一、简析语文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突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参与意识与体验性意识已经成为课堂改革的必然要求,按照新课改的理念,强调和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之中,实现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和体验式学习,这不仅仅关系到落实素质教育,实现教学思想的革新和转变,还有利于培养新型的社会人才,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体验式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创设各种有利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去体验知识,感悟知识,锻炼能力,通过体验式教学来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

对于初中语文课堂的体验式教学来说就是指根据语文教师根据初中生的现有学情,认知特点、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通过创设现实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语文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以生活化的方式,触摸式的感觉来学习语文知识,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熟悉的环境下和情境中不自觉的就了解了知识的内容,并且可以学以致用,能做到不读死书,不读书死,不死读书,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达到既定的教育和学习目标。

二、在体验教学中语文教师角色变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残缺的教育教学课堂

目前,语文课堂的教学三维目标得不到全部的实现,教师不能很好的把情感教育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知识学习目标等同起来,一般都是重知识,轻能力和情感教育,这是极为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语文课文言文和古诗的学习上,只看重知识的学习,教师一味的去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和考点,而完全忽视了语文课学习的目的,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升华和能力的培养。如在学习的沁园春。雪时,老师一般要求学生背诵默写这首诗,至于诗中表达的情感教学却很匮乏,老师也很少开展引导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和树立远大理想的引导。初中生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语文课实施体验式教学也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来设置课堂内容,引导所有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实现对知识的自我构建。

(二)较低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有效实现体验式教学,必须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因为语文体验式教学是与教学研究密不可分的,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和教学科研能力十分的低。虽然部分语文教师能够自觉加强理论学习,但所学的内容不具有针对性、专注性,并且理论学习后没有认真的感悟,没有有效的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使得理论与实践脱节;部分语文教师能采用与本班语文课体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科研,但是他们也没有意识到体验式教学的课堂就是他们进行教学科研的实验基地,没能很好的利用课堂教学,使得教学和研究完全脱节。

(三)教学管理的负担

初中生处在青春期,有自身特征,使得语文教师在实施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对课堂的控制能力和效果会面对一些困难,这样就会使得部分初中教师不愿意开展体验式教学。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绝大多数的教师其教学管理观念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赞同体验式教学中要呈现民主、和谐、活跃的氛围,但是,也有很多语文教师不想加重课堂管理的负担,其还是愿意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自然教学观念也是没有成就的。

三、体验式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角色转变的途径研究

为了贯彻新课改教育教学的理念,实现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体验式教学已经迫不及待,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作为体验式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转变自身角色也是适应新的教学方式的必然要求。

(—)加强学习,提升素养

语文课教师要想在体验式教学中顺利实现角色的转变,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养是关键。学习不但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还是深挖教材,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了解一些课外内容,是的自身的素养得到全方面的提升。语文教师不仅担任着文化知识的学习,还担当着学生情感的教育和相关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因此,要想实施体验式教学,必须要转变观念,转变自身角色,只有提升了自身素养才能更好地完成上述转变。

(二)参与校本教研,增强科研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有助于完善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语文课教师要想更好地开展语文的体验式教学,就要坚持以体验教学为基础的校本教研。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教学实践性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同时,语文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各项研究,增强其科研能力,以辅助自身的教学。

(三)转变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教学策略主要有教学方法构成,是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针对语文课的体验教学的教学策略是以新课改中体验教学思想为依据的,它主要是要求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参与知识感受的体验,然后利用同化理论和图式理论,让学生感悟到知识的重要性,能更为深刻的理解知识,从而达到既定的学习和教育目标。如在讲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的羚羊木雕时,可以这样开展体验式的导入:每个人的成长都少不了一些磕磕碰碰,那面对矛盾时,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呢?大家都来说一说吧!然后学生可以开展讨论,更后教师进行评析,并引出本课学习。接下来,教师说我们再来欣赏羚羊木雕,看看文中的小主人公是怎么做的吧!这样就能让学生参与其中,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然后展示主人公的两种内心世界。一面是充满友情,珍惜友情。但另一面,在大人的价值观上,很多成年人却是见利忘义,重财轻义,虽然他们十分溺爱自己的子女,但并不尊重孩子自己的培养情谊,不懂得他们更渴望更珍惜是小伙伴之间的友情。然后再通过讨论,得出如何处理亲情和友情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以引导者的身份发挥作用,而学生成为了课堂主角。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6)

从体验式学习的理论基础可以看出: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所学内容转化为自身知识并掌握知识的本质。体验式英语教学是在目前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基础上,借鉴体验式学习的优势而提出的。

二、体验式教学的模式

体验式英语教学的优势如何展示,需要研究和规范体验式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由于体验式教学来源于体验式学习,所以设计体验式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应该充分了解体验式学习的模式。它的模式包含有四个阶段:具体经历、思维观察、抽象概念和主动实践。这四个阶段的具体任务是:

1、具体经历阶段:学习者体验新的情境;

2、思维观察阶段:学习者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

3、抽象概念阶段:学习者达到理解所观察的内容、并转换为合乎逻辑的概念;

4、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验证形成的概念并运用到解决问题之中。

在设计体验式教学模式时,要体现调动学生体验学习的阶段。通过体验教学的课堂实践,笔者所在的课题组摸索并提出一套“体验式”教学的模式。这个模式包括四个阶段:课前素材准备、课堂情景体验、课堂知识归纳、课堂及课后语言运用。“体验式”教学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在学习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大胆的表演者,有效的语言使用者,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者。当然,这个教学模式的四个阶段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互相包含的。

三、英语体验式教学在独立学院的应用

在此笔者选取体验英语中一个单元的教学安排为例进行说明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课堂基本情况

以东北农业成学院2012级某班为例,计30名学生,每周英语课程4课时,每次2学时,90分钟。选用教材为:体验英语第二册第四单元“灾难与拯救”(Calamities and rescues)。

(二)教学步骤

为了体现体验式教学的原则,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摆脱以往偏重课文,以词汇语法为主的思,围绕课文主题设计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课堂活动。

1、课前素材准备

2、课堂情景体验

教学就在师生共同观看图片、影片的资料中开始。从电视、故事片、纪录片以及音乐片中精选一些片段通过电脑多媒体用于突出语言英语情境和语言应用方法。尽管这些录像资料不能取代授课内容,但可用来激活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区域,从而达到深化知识的效果。

3、课堂知识归纳

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问题思考并简单写下与灾难拯救有关的表达方法,如果有问题,要求学生主动求助教科书或老师。除此之外,还要写下他们对灾难与拯救的认识。然后,学生讨论问题,口头表达出各自从教科书中找到的答案,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再次具体体验。归纳阶段的形式是多样化的,通过思考归纳,学生较容易根据前一阶段的经历、观察、思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新学到的知识。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7)

高中语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认知情况而定,这样就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体验教学内容,对课堂感到新奇有趣,进而形成学习欲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引导,依据所学内容尝试分角色朗读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去体会教学内容,把握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在进行分角色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选取情节相对简明的故事,或是动作以及神态相对丰富的文章,这样更能发挥体验效果。如,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课前我布置预习任务,在课堂上我们一起通过编演课本剧的形式来表演课文的故事,演绎作品中的人物。让学生在分角色表演过程中,体验人物的心理和把握人物的形象,这样容易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主旨,体验学习的乐趣,体验学习的成就感。更为主要的是,在体验式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组织,能够凸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更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等。

二、分组讨论,提升效率

在体验式教学中,小组讨论方式非常重要,通过讨论能够让学生增强认识,实现知识互补,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等。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先把学生分成几个语文学习小组,课前依据教学内容制定简短的导学案并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这样,学生也能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了解相应的知识性介绍等。而在课堂活动中,针对某一问题,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明确讨论的中心和重点,要求各个学习小组充分调动组员进行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进行汇总,让组员进行汇报、表演或是展示。在各个小组进行讨论时,我会对个别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或是引导,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这样,我就能掌握各个学习小组的讨论情况,方便对讨论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并对各组讨论情况进行相应的评判,更终我和学生共同完成讨论任务,实现和学生的双向交流。如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我为每个小组都布置了任务,让他们结合本组的理解来讨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设计了相应的问题:“刘兰芝死得值不值?焦仲卿在殉情前都做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课本剧表演。”学生们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各个小组成员都能畅所欲言,还有的小组开始了彩排等。更后,我引导大家从课文中寻找有用信息,一起完成讨论,完成教学任务。在进行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能够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双向交流,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课内知识,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让其认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更为主要的是,通过分组讨论能够提升学生的主观体验,提升学习效率。

三、师生换位,体验乐趣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8)

[中图分类]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1004-3985(2012)20-0092-02

体育教学模式是以一定的体育教学理论或者教学思想为指导设计,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体育活动模型或者体育教学理论。由于体育模式具有系统、简洁、直观、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可以显著地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使体育教学活动更加科学化,因此一直是近些年体育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随着我国体育教学慢慢呈现出由单一教学模式到多种教学模式并存的发展势态,在指向明确、选择诸多的教学模式中,究竟何种方法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育知识的内化、完成体育三维目标?文章认为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能为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提供有益的探索。

一、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核心内涵:引导与体验

“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型,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为指导,以体验式学习理论为基础,为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以团队精神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社会适应性(狭义),通过教师设计有利于技术正迁移的引导性项目活动,让学习者通过个人在活动中的充分参与和体验,获得直接认知,然后在团队成员的相互交流和讨论中,在教师的积极鼓励和引导下,激发体育学习兴趣,提升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的目标明确指向会学技术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并在“学会”与“会学”中促进知识的内化,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高校非体育专注学生,主要针对技术动作的学习而设计,对场地和器材没有特别的要求,特别适合对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在实践中基于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情境学习法等实施,其核心在于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体验。

二、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的突出功能:知识内化为能力

体育教学以身体运动为手段和表现形式,以运动技术为教学内容,但体育学科教育和其他学科一样,不仅要传授、传递文化价值,还应能使学生获得认知、情感能力、品质等方面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技术的学习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建立技术动作表象,接受新的知识,更应该是知识的消化和运用,内化为能力,掌握技术动作过程。

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中,教师从两个面上引导,让学生在转换了的能促进技术正迁移的项目体验中习得知识,教学形式活泼生动,技术动作的学习环环相扣、逐步推进,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在不断的反思、讨论、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在这种过程中习得的动作技术知识,基本上不会因为学生的忽略或者疏于练习而被遗忘。在传统讲解、示范、练习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听懂了教师的讲解、看明白了教师的示范,也能建立起动作的技术表象,比划着也能做个差不多,但如果不能内化为本体的感受,成为学生个体体育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这部分知识就会时刻受到遗忘的威胁。

在引导与体验中学习技术动作,个体内化知识的过程,是个体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体系进行整合与重构的过程。知识结构的优化能剔除已有相关知识模糊、错误的部分,实现知识的正向有序累进。因此,知识内化于心的过程,并不会像知识记忆一样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在技术动作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常有这样的感受:看似简单、一气呵成的动作居然结构复杂、环节众多,看教师或者运动员做得轻松容易,可是自己做起来总是一错再错,按照技术表象连接起各分解动作,僵硬生涩不说,也不连贯。在这种较重的精神负荷下,一再的练习也不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度。但如果教师能引导课堂教学实现技术项目转换和正迁移,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为学生搭建新知识与已有经验结合的桥梁,使学生从建立技术动作表象到掌握技术动作过程转化,产生内化的本体感受,相对而言教学效果就会好得多。

三、高校体育普修课应用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与要点

(一)高校体育普修课应用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步骤

(二)高校体育普修课应用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要点

体育课程在一定意义上是一门行为体验课程,在亲身经历的动态过程中发展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内化,完成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整合。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就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转化的运动项目为体验练习手段,“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在交流、讨论、反思和再次的行为体验中建立技术动作过程,升华情感体验,因此情感的体验升华是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取得成功的关键。那么,实施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时,该如何催化、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呢?

一是以愉悦的感官体验催化。有趣的、快乐的和令人兴奋的观点和事物能让学生连续、全方位地去体验,从而引发学生的美感和兴奋感,调动学生学习的乐趣。如在课的导入部分设计一些快乐的小游戏,将课程技术的练习转换成一种相关的愉悦的活动形式,使学生的心理由被动到不抵制再到略有好感,进而到较为强烈的偏爱转变,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积极的情感色彩。

二是以创造性的思考催化。体育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进行信息吸收、加工、整合的过程,在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用惊奇、计谋和诱惑来引发学生的信息加工,从而产生统一或各异的认识。如篮球掩护与防掩护的配合,个人摆脱防守较难,而两人之间的掩护配合就比较容易,那么防守应该如何做相应的变化?是采用挤过、穿过、绕过还是采用交换防守?进攻又要如何相应的变化,等等。学生在积极的思考和积极的行为体验中,也能升华情感体验。

三是以积极的行为催化。体验具有亲历性,没有亲身经历的过程和直接经验,就难以产生情感体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把体育运动与实际经验、生活方式或各因素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使学生能通过体育学习方式的迁移价值来适应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的合作与竞争环境。如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组织学生进行各级别精彩赛事点评,激励学生自发组织小组赛,或者鼓励学生争做裁判员,等等。积极的参与能扩生的社交圈、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竞争意识等,积极的行为参与产生的效果也能极好地催化情感体验。

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合理转化都能有效地促进情感体验的升华。教师要以平等独立的交往原则、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目标原则、以时间内容为主的方式原则、以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原则灵活选择如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法、分组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四、高校体育普修课应用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需要明白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普修课中的应用范围。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模式,它仅适用于技术技能的学习,适合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的非体育专注的学生。如体育课程的某些基本原理、概念,体育保健等描述性知识,由于其系统性与抽象性,用传统的学习法会更有效。

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普修课中的应用到目前为止还只是一种尝试,相关研究比较少,实践中也没有多少经验和教训可以参考借鉴,在实践中将学生的练习形式转移为对目标技术有正迁移的活动形式是较为困难的一个环节,还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9)

根据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对立统一地存在的,当间接经验教育模式一度成为压倒性的教学模式时,与之相对立的直接经验教育就一定会有人提出来,并不断发展。体验式学习理论就是更重要的直接经验教育模式之一。体验式学习模式的思想和实践自古以来就有,不过被学者有意识地、系统地提出来却是20世纪以后的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体验式学习理论已经被教育界认可,并不断推广到教学中。本文旨在通过梳理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并归纳其基本形态,探索发展我国成人教育的新思、新对策。

一、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

二、体验式学习理论的三种基本形态

(一)情感体验式

在有关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塑和教育中,情感体验式学习是更基本,也是更有效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主要目标是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他们对人生或对特定情形的态度。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这种教育方式的目标、任务也不同。就本文要分析的成人教育而言,情感体验式学习旨在打造团队精神、激发学员潜能;但在国民教育中,其目标则变得相对宽泛,包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科学的人生态度和塑造健全的人格。情感体验式学习通常从对真实情境的体验开始,在此基础上,学生既获得表知识,又发生深情感、价值观以及人生态度的积极转变。在此学习方式中,核心是要唤醒事件情绪。情境中的事件越具有情绪唤醒功能,情感体验式学习的记忆效果越好。在学习过程中,要抓住两个关键点,才能实现更佳学习效果:一是选择典型的体验情境,即那些情绪足、情感冲击力强的情境;二是通过个人写体会或集体讨论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认真反思并客观评价情感经历,加深学生情绪信息的编码和记忆。

(二)行动体验式

这种学习方式的主要目标是获得操作技能与行为经验。语言和文字交流以及实际操作是获得实用技能尤其是动手技能的基础,也是主要途径。很难想象,没有交流、没有实际行动能获得技术、提升能力。为提高实用技能,在行动体验式学习中,学者和专家设计门类齐全、形式多样的行动体验式学习。当然,行动体验式有时候也包含情境式体验学习的形式与内容,但体验式学习的内容并不局限于认知或情感,它的重点是行动。因为行动体验式学习的核心内容是获得并切实提高操作技能,操作技能的本质不是情感而是行动。掌握或精通任何一项技能,都需要反复实验、不断操作,需要在不同结果的基础上不断对试验中的操作进行反思、调整、完善,这是行动体验式学习的本质。一般而言,行动体验式学习包括三个关键步骤:实际操作、结果反思以及行动修正。

(三)认知体验式

顾名思义,认知体验式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增加学习主体的认知,获得手知识并提高认知技能。它对学习地点、学习场所的要求相对较低,无论在社会实践还是在课堂情境中,无不适用,相较之下,前者较为普遍。在理论上,每个人无时无刻都有意无意地在现实世界中获取新知识。不论是外出旅游,还是实地调研,甚至是去水果园摘水果以及与朋友或家人聊天,都属于认知体验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没有固定过程可言,有时候它只是生活中更常见的现象,而在另外一些场合,它则可能是极其复杂的试验或研究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有四个常见步骤:感知和体验真实世界、进入实际;在此基础上回顾和反思本人的感知经验;建构理论框架或理论模型;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框架或理论模型。

三、体验式学习理论对成人教育发展的要求与启示

(一)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

不论是在古代的私塾教学中,还是近现代以来从西方引进的现代教学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体,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一直是被动的接收者、受动者。在此历史背景的影响下,成人教育这个特殊的教育领域亦未能走出学生在教学中被动学习的窠臼。根据体验式学习理论,针对特殊的教育对象和教学环境,学生可以是教育的主体。如果实现这个“历史大逆转”,就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1、转变思想观念,这是基础工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先在教师、学生以及整个社会包括相关职能部门中树立学员是教学的主体这个思想理念,才有可能更终真正实现学员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思想观念的转变极其困难,个人有径依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样有径依赖,对于国内这个人口近14亿的超级人口大国而言,要在教学这个极其重要的领域实现全民式的思想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能为力,可以通过试点的形式,在全国思想比较开放的城率先进行,然后向全国推广。2、设置相关课程,这是关键步骤。国内自古以来就有因材施教的思想,针对成人教育的特殊授课对象,要设置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要设置一些以学生授课、学生动手实验、学生相互讨论、学生相互点评、学生相互打分的课程,既让学生适当扮演教师的角色,又让学生通过动手、思考等途径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既能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加深他们对课堂的印象,使知识的获得更加深刻。此外,即使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也可以在教学中多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这其实也是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要因教育内容、教育对象而异。同时,所谓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其本质是一种教学形式,其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也就是说,不要为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教学形式而采取形式主义,更终忽视教学效果,造成本末倒置。

(二)要使学生重视学习情境

国内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学习情境,不论是在升学教育中,还是在中、高等教育中,学习情境基本以课堂为主。近年来,实验、社会调研才逐步增加,但在中小学升学教育中,学习情境仍然不被重视。成人教育较之于其他教育,更应该重视学习情境。营造成人教育的学习情境,关键要把握以下两个原则。1、把握学习情境的生活性。学习情境的获取与设置,绝对不能为书本上的知识内容所束缚,而是应该面向学生的真实生活。换言之,就是要在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就地取材,及时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学习情境的核心标准是能够体现知识发现的过程、满足知识应用的条件以及体现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2、把握学习情境的悬疑性。兴趣是更好的教师。学习情境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在学习情境中设置悬疑。学习情境中的悬疑性并不是知识本身,二者更大的区别在于,学生在课本上不可能找到现成答案,同时,教师也不会直接为他们提供答案。学生只有经过艰苦而又趣味盎然的探索,才能更终获得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现实内涵,并获得情感体验。

(三)要使学生形成反思的习惯

作者:姬昂 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10)

一、角色扮演,体验人物

高中语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认知情况而定,这样就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体验教学内容,对课堂感到新奇有趣,进而形成学习欲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引导,依据所学内容尝试分角色朗读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去体会教学内容,把握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在进行分角色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选取情节相对简明的故事,或是动作以及神态相对丰富的文章,这样更能发挥体验效果。如,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课前我布置预习任务,在课堂上我们一起通过编演课本剧的形式来表演课文的故事,演绎作品中的人物。让学生在分角色表演过程中,体验人物的心理和把握人物的形象,这样容易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主旨,体验学习的乐趣,体验学习的成就感。更为主要的是,在体验式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组织,能够凸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更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等。

二、分组讨论,提升效率

在体验式教学中,小组讨论方式非常重要,通过讨论能够让学生增强认识,实现知识互补,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等。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先把学生分成几个语文学习小组,课前依据教学内容制定简短的导学案并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这样,学生也能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了解相应的知识性介绍等。而在课堂活动中,针对某一问题,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明确讨论的中心和重点,要求各个学习小组充分调动组员进行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进行汇总,让组员进行汇报、表演或是展示。在各个小组进行讨论时,我会对个别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或是引导,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这样,我就能掌握各个学习小组的讨论情况,方便对讨论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并对各组讨论情况进行相应的评判,更终我和学生共同完成讨论任务,实现和学生的双向交流。如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我为每个小组都布置了任务,让他们结合本组的理解来讨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设计了相应的问题:“刘兰芝死得值不值?焦仲卿在殉情前都做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课本剧表演。”学生们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各个小组成员都能畅所欲言,还有的小组开始了彩排等。更后,我引导大家从课文中寻找有用信息,一起完成讨论,完成教学任务。在进行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能够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双向交流,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课内知识,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让其认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更为主要的是,通过分组讨论能够提升学生的主观体验,提升学习效率。

三、师生换位,体验乐趣

体验式教学活动更为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常和学生进行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毛遂自荐,或是由学生进行推荐来选取“小老师”,让学生在讲台上展现自己的魅力,让学生主动体验到教学活动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快乐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做好相应的指导,指导学生进行“集体备课”,让学生进行一一试讲,确定本课的主讲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提升了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了学习的主体体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实现了学习效果。如,我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将备课相关任务分配给学习小组,并指导各个学习小组进行备课准备。通过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完成备课任务,并进行汇报表演选出本课的“小老师”,让其展现自己。更终,学生们在备课的过程中主动钻研教材,进行分组讨论和资料查询,通过师生换位,学生们完成了学习任务,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

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篇1

【关键词】 网络暴力;形成原因;治理对策

近年来,互联网在我国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快速获取信息资源不可缺少的手段。尽管互联网有着诸多的优势,但其也产生了“网络暴力”这一有害的现象,并且这一现象在近年来有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网络暴力”会给当事人和参与者带来许多危害,并且这些危害不仅存在于网络世界,还会扩展到现实世界中,因此,我们应该对这种不良的现象进行有效的治理。

一、“网络暴力”的基本概念及现状

随着网络影响的日益扩大,在互联网技术缺陷,互联网用户自身修养不足以及相关调控政策缺失等因素的作用下,网络暴力事件在网上呈现蔓延的趋势。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网络暴力虽然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发生,但其作用的对象仍然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因此,它一方面给事件当事人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另一方面也扰乱了网络环境,引发现实生活中的暴力犯罪。

二、“网络暴力”的形成原因

1、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等特点

匿名性和虚拟性是网络的突出特点。在以网络为载体的虚拟时空中,人们的行为不用像现实世界中那样为各种客观事物所制约,变得“非实体”化了。人们在其中可以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而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网络媒体与其他媒体更大的不同点在于网络的匿名性,网络是保持匿名的理想场所,网络极大地鼓舞了匿名的互联网用户参与和推动网络暴力。此外,网络的开放性特点使网民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己想要的信息。这虽然是有利于言论自由和思想交流的,但是也因缺乏对网民的有效监控而存在相当大的道德隐患。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网络自身的特点使得网络比其他媒体更能容纳人们的冲动与暴力, 因此增大了网络暴力事件发生的几率。

2、我国网民的结构特点

3、相关法规不健全

的不健全更加剧了网络暴力的蔓延。我国关于网络暴力的法规主要分为两个次:一是非专用于互联网的法规,如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这些法规中的规定涉及到了保护网络中的肖像权、名誉权等。二是专门针对互联网的法规,这种法规在我国现行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小。虽然近年来我国关于网络的立法逐渐多了起来,但大多数都是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法规依然不健全。并且这些法规大多可操作性比较差,处罚力度也较小,无法对散播网络暴力的网民形成有效的约束。这些都导致了网络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

三、“网络暴力”的治理对策

1、加强网络立法,完善相关法规

网络虽然是一个跨越全球的虚拟世界,但它毕竟还是存在于现实的社会生活之中的,因此网络也必须要受到社会的约束。然而,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遭受网络暴力侵害的人却很难找到依法维权的合理途径。这其中的原因在于:首先,在我国目前的网络环境下,要想找到网上不良信息的者是比较困难的,受害者找不到要投诉的对象。其次,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在依法维权的过程中往往缺少相关的支撑。更后,在我国现在的体制下,要想对网络暴力进行治罪,将会付出高昂的成本并且难度极大。因此,面对网络暴力的侵害,受害者往往求助无门。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必须加快速度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网络法规,让网络暴力受害者在维护自身权益的时候有法可依。目前,我国已经制订了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等法规,使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基本上在有序的状态下进行。但是,在网络暴力事件中,受害者往往隐私权受到侵害,而处理这类侵害的时候能够援引的法规又很少,导致受害者无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面对这种窘境,我国也在加快关于隐私权保护的立法。事实上,我国可以制订一部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并在其中加上推行网络用户实名制的条款,使个人信息的披露和保护在的大框架内有序地进行。

2、推行网络实名制

网络上的新兴媒体为广大网民提供了自由发声的平台,但网络新兴媒体匿名性的特点也是网络暴力事件频频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想减少网络暴力事件的危害程度和发生频度,有必要推行网络实名制,因为只有这样网民的责任意识才能得到加强,才能够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事实上,为了促进网络信息传播朝有序化方向发展,我国一直在积极推进网络实名制,并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效。2012年12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明确规定了国家保护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网络信息,并进一步要求网络运营商在办理用户网站接入服务时要求用户提供自己真实的身份信息。在推行网络实名制的过程中,我们要提高相关技术水平,保证个人信息在网络上的安全,确保个人的隐私不会因此而泄露。在网络新媒体的注册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前台自愿、后台实名”的方式,让网民自由选择用真实的名字还是虚拟的名字作为自己前台的名字,而在后台注册的时候,则要求网民必须提供自己真实的姓名等基本信息。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既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又能使网络舆论传播处于监督之下。

3、提高网民自身素质

一个人的素质体现了其自身的文明程度,一个国家网民的整体素质反映了这个国家网络的文明程度。我国网络暴力事件频繁发生,说明了我国网民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的提升。而网民的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了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素质、媒介素质和心理素质。因此,要想有效地提高我国网民的素质,必须从这五个方面分e入手,综合提高。从文化素质方面来看,低学历人口在我国网民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互联网在低学历人口中逐渐普及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接触到网络,成为新的网民,这就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来提高网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提升网民素质的更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教育,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的教育,推进文化“扶贫”,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网络,开阔眼界,提升生活品位。第二个方面就是要提高网民的道德素质。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继承吸收我们安康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因为这是我们道德的根基。此外,我们还要认真分析现代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的特点,参考当代道德规范的新要求,制订出一些相应的网络道德规范,并让网民学习和遵守,让网络媒体大力宣传和遵照执行。接着,就是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网民的素质。网络暴力事件之所以在我国频繁发生,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相关法规不够完善,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网民的整体素质较低。因此,我们应该引导网民积极学习和网络相关的法规,提高自己的素养,做到知法、懂法。媒介素质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它是指网民合理地享受大众媒体的能力,能够利用媒体上的资源进行自我完善,同时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媒介素质的目标是使网民成为能够善用媒体,对媒体上纷繁复杂的信息能够做出独立、正确判断的公民。我国网络暴力事件出不穷,折射出了网民媒体素质的欠缺,需要全社会采取多种方式提升公民的媒介素质。更后,心理素质是指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精神方面的特征的实际发展状态。为了有效减少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我们需要引导网民自觉提升心理素质,在网络世界中努力做到遵守法规、心中有责、尊重他人。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暴力事件也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频频发生,给网络环境和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危害,我们只有采取多种手段对网络暴力进行综合治理,才能还网络和现实社会一片和谐。

【参考文献】

[1] 刘永华。互联网与网络文化[M]。国内铁道出版社,2014、

[2] 。网络暴力形成的原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8)104-105、

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篇2

【关键词】韩国 青少年 网络失范行为 对策

韩国是亚洲国家中互联网普及率更高的国家,据全球性社交营销机构“We Are Social”于2012年的报告,韩国互联网的普及率为83%。韩国早在2004年就提出“U-Korea(韩国泛在网络)构想”,致力于构建让人们随时随地都可用来处理日常生活的网络。然而,韩国“无所不在”的网络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带来了网络暴力、网络诈、网络侵权等问题,青少年的网络失范行为尤为严重。

韩国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概述

据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2009年的统计,韩国4900多万人口中,约有3658万人使用互联网。互联网给韩国民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感受,但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网络暴力时有发生,不良信息随意传播,由此而来的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问题尤为严重。目前,韩国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主要有网络成瘾问题、网络语言暴力问题以及因青少年接触网络不良信息而引发的犯罪问题。

青少年网络语言暴力。网络语言暴力是指以网络为载体,使用谩骂、诋毁、侮辱、嘲笑等方式,使他人在思想和心理上受到伤害的行为。近年来,国内关于“人肉搜索”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报道屡见不鲜,韩国频繁发生的网络语言暴力事件同样令人震惊,其中更为著名的是韩国著名艺人崔真实自杀事件。由于不堪网络语言暴力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崔真实留下“人言可畏”几个字后,在家中自杀。青少年作为网络留言的重要参与者,也受到韩国网络环境的影响。韩国青少年参与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场域主要包括韩国的著名搜索引擎NAVER、EMPASS、DAUM、YAHOO等的论坛以及个人微博、游戏网络的留言板块、UCC等个人视频上传平台等,实施网络语言暴力的方式包括谩骂、谣言、针对某一特定个人进行诽谤、威胁、性骚扰等。

从虚拟世界到现实世界的青少年犯罪行为。进入新世纪以来,韩国青少年通过网络购买违禁药品、参与网络以及以危险方式会见网友等行为呈现“线上-线下”交互发展的模式。据韩国学者李珉汇2001年的一项调查,韩国青少年利用网络的主要目的为参与网络聊天,76.2%的中学生表示主要聊天对象为同龄的异性,其中40.29%的人在线下见过网友,其中68.3%的人表示与网友见面主要是一起“吃、喝、聊天”,2.9%的人表示与网友发生性接触。据韩国青少年保护委员会2002年的一项调查,通过网络聊天参与性买卖的女性青少年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女性青少年更容易成为网络聊天的受害者。

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的成因分析

社会支持网络的缺失。青少年更为重要的社会支持网络由家长、朋友、兄弟姐妹、教师构成,社会支持网络的缺失会引发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研究表明,家庭的教育理念对青少年网络行为产生影响,父母正确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培养子女的社会化能力,如果父母的教育过于严厉或过于放任自流,子女的社会化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生活,更有可能转向虚拟网络世界,沉迷于网络。青少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因此教师对青少年的影响根深蒂固,如果教师默认青少年的网络行为表示,或对青少年长时间使用网络持肯定的态度,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概率就会提高。在社会支持网络中,同龄人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非常重视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同龄人群体的网络行为对青少年产生直接的影响。

韩国对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的管理

针对韩国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问题,韩国政策设置专门机构,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协同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应对。

管理机构和主要、法规。韩国网络安全委员会是韩国政策设立的独立的互联网管理机构,成立于2006年,其前身为韩国信息通信道德委员会。韩国网络安全委员会作为韩国更主要的网站内容分级组织,制订网站内容的分级标准,并对信息传播伦理,净化网络内容等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与遵循准则。③

目前,韩国关于互联网的主要包括信息通信网利用及信息保护相关、性暴力犯罪处罚特别条例、青少年保护法、管理相关等④。这些和法规涉及网络管理的方方面面。2001年4月,韩国颁布的不良网站鉴定标准提出对互联网内容进行鉴定与过滤的标准。广播通信委员会2007年提出信息通信网利用及信息保护相关,其内容包括加强对网上留言的监控、向不良网站的运营商和对网络恶评监管不利的运营商征收罚款等。这些法规的颁布,为韩国网络内容审查提供了依据。

韩国政策还赋予特定岗位的韩国公民网络管制的权利与责任,如信息通信部长官具有网络管制权。根据韩国电信通信工作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当信息通信部长官认定某一信息危害公共安全时,长官个人有权下令阻止或限制其传播。

韩国网络安全委员有权审查有可能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信息源,包括BBS、聊天等在内的网络空间,并采取相关措施,对“侵害公众道德”、“可能影响国家”以及“可能伤害年轻人感情、价值判断能力”的有害信息的传播进行限制。该委员会设立“有害信息中心”,接收网络用户。该中心的“互联网巡逻队”,向社会招募志愿者,任何年龄超过20岁的申请者都可以成为网络巡逻者,工作期限为一年④・。韩国是崇信言论自由的国家,韩国社会各界普遍认为,言论自由至高无上。但是,韩国在网络聊天管理机制方面,却呈现出高度统一和集中的特点。2007年,韩国政策顶着“干涉网民自由”的巨大压力,推行网络实名制,并于2008年,将该制度落实到网络管理的所有领域。根据实名制,网民在申请网站邮箱或聊天账时,要填写详细的客户资料,包括真实姓名、住址、身份证、职业等详细信息。

韩国的网络实名制在净化网络环境、遏制网络暴力、管理青少年网络聊天行为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网络实名制也产生了个人信息泄露、外国公民网络活动受阻等负面影响,人权组织也对这种“阻碍言论自由”的制度提出反对意见。韩国的网络实名制何去何从,还有待进一步关注。

对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的规制。韩国实行的网络实名准入制为青少年网络管理提供了政策保障。由于实施严格的个人认证制度,而且网上的信息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划分,因此,未成年人很难接触带有暴力、自杀、色情等内容的信息与视频。韩国的青少年保护法等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授权广播通信审议委员会,阻止青少年接触不良信息或登陆色情、“令人反感”网站,并要求网吧、学校、图书馆等公共上网场所安装过滤软件,保证未成年人获取健康的信息。韩国的网络实名制不仅用于限制青少年接触“令人反感”的不良信息,也同样应用于网络游戏。

2010年4月,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游戏沉迷现象预防与消除政策规定,韩国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首先要用父母的身份证进行登录,以此保障未成年人在父母的指导下接触网络游戏。为了防止青少年盗取父母身份证,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要求各大游戏网站进一步强化本人身份认证制度,即用户登录游戏网站时,需要由持身份证者本人进行再次确认⑤。韩国还对青少年登录网络游戏网站的时间进行限制。据韩国外交通商部官方网站2011年11月8日的新闻,韩国国会当日通过青少年保护法实行令修正案,根据该法案,韩国将对未满16周岁的青少年实行“深夜网络游戏关闭制”,即从零点到清晨6点期间,网络游戏将对青少年自动关闭。该法案俗称“灰姑娘法”,在防止青少年沉溺网络游戏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此外,韩国政策积极倡导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培养。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规定,从2009年3月起,韩国小学二年级以上学生要接受“网络礼仪”课程教育,作为社会技能课程培训的一部分,科学技术部有关人员认为,互联网可以匿名的特点使越来越多网民在网上将陋习暴露无遗,新增课程不仅教育学生避免在网上使用侮辱性语言或攻击他人,还力求提高他们保护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的意识。⑥目前,韩国的网络教育在低龄群体中的普及率高于其他群体,据调查,9岁以下网民接受网络教育的比例高达99.1%,20~29岁网民接受网络教育的比例也达到63%。网络教育已经成为韩国低龄网民使用网络的重要内容之一。⑦

综上,韩国互联网覆盖率和青少年网络使用率居亚洲国家之首,“无所不在”的网络为韩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也引发了严峻的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问题。由于青少年所感知的网络的开放性与包容性、社会支持网络的缺失以及青少年对自身失范行为的“中立化”机制等原因,韩国社会长期面临着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网络语言暴力问题、青少年接触有害信息以及网络犯罪等问题。针对上述网络失范行为,韩国从政策、社会、学校及家庭的各个面出发,为青少年设立了多重保护网络。世界各国的青少年网络使用行为存在共性,而我国与韩国具有相似的文化基础与社会规范。因此,韩国的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研究成果以及管理经验对我国的青少年网络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分别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院讲师,国内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沈高超:“韩国网络营救学校:把网络成瘾者拉回现实世界”,国内社会报,2008年1月25日。

②④陈晓云:“韩国网络治理现状及启示”,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6期。

③王刚:“韩国多法齐下,严管网络”,法制日报,2012年8月21日。

⑥陶丹:“试论韩国的网络环境管理经验”,新闻研究导刊,2012年第6期。

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篇3

【关键词】受众地位 网络群体 网络暴民 双面人格

“网络暴民”现象是网络传播发展的产物,对网络虚拟世界以及现实事件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看待“网络暴民”现象,需要用批判的眼光。本文首先从受众地位的演变分析“网络暴民”出现的必然性,再论述“网络暴民”的特性及其影响。

一、传播技术的进步推动受众地位的演变

1、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到信息者

就传播效果研究而言,从早期的 “魔弹论”到德福勒提出互动过程模式再到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没有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属于传播的主体,通过信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中。①受众的地位在不断上升,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受众成为信息者,可以自发的收集并信息。

受众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到信息者的这种地位演变,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媒体采集信息和信息的垄断地位,受众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大。

2、受众的自我赋权与争夺话语权

所谓自我赋权,就是赋予自己某种权利或者能力,能够让自己在自由行使权利的同时不受他人控制。大众传播初期,受众受阅读能力限制以及批量生产的标准化媒介产品的束缚,对大众传播所传递的信息持被动接受或者缄默的态度,受众话语权被忽视。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信息的与共享提供了较为开放的平台,随着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地位的上升,受众的权利意识随之觉醒并不断壮大,受众通过自我赋权,赋予自身表达权与决策权,以密切关注并监督事件的发展。

尽管受众成为信息者并有了话语权意识,但由于大众传媒占据着传播资源,因此,大众传媒仍具有信息传播的绝对优势。法兰克福学派关于媒介控制论的研究表明,媒介控制分为施控与被控。例如应对某一突发事件,当政治权力与商业势力向大众传媒施控时,大众传媒便会权衡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传递部分信息或者集体失语。在这种情况下,受众的话语权与传媒的话语权形成冲突。已经自我赋权的受众便试图摆脱传媒的话语霸权,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二、从网民群体到“网络暴民”

网络的发展态势取决于相关部门是否作为。若相关部门公正处理,公平对待,满足网民群体对事实真相的欲求,那么社会舆论便能消解,同时相关部门还能获得网民群体的支持与认可。但如果相关部门消极应对,利用媒介话语霸权向网民群体施控,试图以失语或者部分信息的方式影响舆论动态,反而会造成新一轮的网络。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围观会变得更为强势,网民呼声越来越大,情绪化的网民群体开始使用语言暴力,出现群体极化现象。桑斯坦这样描述群体极化的影响:“消费者在传播方面会给不受约束的个人和社会带来极大的问题。”当网民群体质疑甚至不信任传媒所提供的信息时,便会自发组织起来,试图用自身的力量来挖掘事件背后的真相。由于网民群体的多样化、复杂化等特性,以及正处于群体极化时网民情绪化、偏激化等特征,使得网民在这个过程中偏离道德轨迹,造成某些未预见的结果。“网络暴民”由此产生。

三、“网络暴民”的双面人格

2006年的“铜须门”事件中网民群体采用语言暴力等方式,攻击事件当事人,掀起了互联网上的一阵风暴。近年来网络事件频发,对比诞生初期的“网络暴民”与近期的“网络暴民”,可以看出其本身的双面人格,即纯粹意义上的“网络暴民”以及社会行为的监督者与卫道士。

1、纯粹意义上的“网络暴民”

袁丽媛在网络暴民现象及解决对策一文中,这样定义“网络暴民”:在互联网上因事件引发而形成的一个网民群体,他们以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符为载体,对事件当事人及亲友在网络上进行谩骂、诽谤等人身攻击,同时极力煽动现实生活中的攻击,以及造成对当事人现实中的侵扰和伤害,这些行为的发动者,事件进程的推动者和以相同方式参与其中者,即为“网络暴民”。②

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篇4

【关键词】网络暴力 社会道德 法规

一、网络暴力的界定

网络暴力通常是网民借道德讨伐的名义,以网络为载体,对网络事件的当事人发表进攻性、侮辱性的言论,并搜索、公布当事人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生活细节等具体信息对当事人的精神和生活造成巨大影响的行为。“人肉搜索”是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网络暴力的成因

1、网民的诉求。首先,我们不能否认网络暴力的形成存在网民出于正义感而挺身而出这一原因。比如“虐猫女”事件的产生,网民因见到当事人如此残忍地对待猫而义愤填膺并群起而攻之,这在一定意义上伸张了正义,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在此类事件中,网民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网络这一特殊的载体上,好的出发点往往会被扭曲,产生负面后果。

2、网络的特点。网络存在匿名性、交互性、开放性的特点。网络平台给网民提供了一条畅言的渠道,网民可以在上面任意发表言论而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人性的卑劣面就在这里得到了展示。

3、现实压力的存在和网民的构成结构。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生活在高压的环境下,情绪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对生活现状存在不满却缺乏宣泄的渠道,于是就到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排遣。另外,国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08年7月和2009年1月的国内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国内网民的主体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网民的学历结构逐渐向国内国民学历结构靠拢。年轻人和低学历群体具有追求新鲜追求刺激的特点,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现实压力作用于网民的主体促成了网络暴民的出现。

4、网站追求利润的动机。一些网站经营者只重视网站的场功能而忽视其社会功能,为了在场中抢占先机向网民提供娱乐化的吸引眼球的内容以聚集人气,增加访问量,这无疑推动了网络暴力的形成。

5、网络法规的缺失。网络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不长,网络相关的法规不健全甚至存在严重的缺失。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一些法规和制度,但是还远远不够完善。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会不断出现更多的新问题,所以对完善的,随时更新的网络法规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

三、网络暴力的影响

网络暴力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应该看到它的积极方面也应该看到它的消极方面,通过两方面的分析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尽量避免其消极作用。

(一)网络暴力的积极作用

1、方便信息查询和交流。网络暴力体现了一种新的基于协作的获得信息的模式。利用网络的开放性,网民可以互相帮助搜集、传递信息,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全面的信息。例如,发生在江西的“敲头案”,就是借助“人肉搜索”得以告破的,让人不得不感叹这种方式和集体智慧的强大力量。

2、净化社会风气,维护社会道德底线。网络暴力可以揭露丑闻,澄清真相,把劣行的实施者置于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使其遭到舆论的谴责,维护社会正义。对于那些违反伦理道德但不违反的行为,网络暴力可以说是开辟了一条惩治道德破坏者、维护社会道德底线的新。网络暴力的震慑力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败坏社会风气、违道德的行为的发生,提高了社会成员的道德标准。

(二)网络暴力的消极作用

1、容易侵犯公民的权利,违反。在网络暴力背后,公民的初衷也许是好的,但是一经网络“人肉搜索”之后,就会脱离原来的轨道,无法控制。网民任意搜集、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甚至有些人在现实中给当事人家里打骚扰电话、寄恐吓信、贴大字标语,这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姓名权以及人格尊严权,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四、预防网络暴力的对策

1、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网络暴力的形成条件之一是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缺乏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对网络上的言论采取盲从的态度,在“沉默的螺旋”的机制作用下进而形成压倒性的舆论。预防网络暴力要求网民的高度自律。“君子慎独”。所以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使人们认识到社会道德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源上杜绝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

2、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创造更多的言论渠道,让民众的意见得到充分的表达。堵不如疏,与其强硬禁止民众在网上发表极端言论,不如畅通言论渠道。民众的意见通过各种其他渠道得到了表达才不会选择在网络上以暴力的方式加以宣泄。

3、加强网站管理,规范网站内容。网络运营商应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提供高格调的内容,在兼顾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赢得经济效益。另外,还应建立对网络运营商的责任追究机制,让运营商对网站的不良言论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网络暴力就失去了生长的温床。

4、完善相关法规并加强法规的宣传和执行,依法治网。目前,由于相关的缺失,我国网络暴力事件的受害者很难实现依法维权。国家政策和相关部门要尽快完善相关的法规,实现网络的法治。对网络法规还要大力宣传并实在执行,避免出现网民不知法,不懂法的情况。■

参考文献

①邹妙玲,网络暴力舆论的现状、特征和成因,今传媒,2008年第1期

③杨澜,透视人肉搜索现象,当代青年研究,2008年第11期

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篇5

武汉电视问政,源于去年掀起的“治庸风暴”,并逐渐从录播升级成直播。

人死了三年还在领粮补,“退休”村干部养老要村民掏钱,花费百万的水渠成了到处漏水的“竹篮子”……现场观众抛出的问题指向明确,基问题、三农问题、城管理问题,这些都是与公众切身相关的问题。武汉多个政策职能部门的几十名官员,在电视直播中,无不变身为“表情帝”。

网络,口水汇成的暴力

从谩骂、挑衅,到抹黑、恶搞,再到人肉、约架,近年来“网络暴力”有愈演愈烈之势。

因此,专家建议,必须依法规范人肉搜索,完善保护个人信息的法规,通过明确人肉搜索的标准、范围及原则,为其画出一条警戒线。此外,媒体应进一步强化职业操守和伦理道德,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把关”能力,严格审查与核实程序,把握舆论引导的正确方向。

技术撬动政策:三网融合的另一种可能

在电视触网问题上,业界大多认为政策是决定产业未来的更关键因素。但广电的监管固然可怕,但是更可怕的是家电厂商缺乏创造力。用技术撬动政策比现在一味逃避监管更加明智。

结合国内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当互联网发展之初,国家在政策面上也相当保守。但是互联网新技术不断涌现,更终互联网产业成为国内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国家在政策面的认可。

韩国为何废除网络实名制?

2007年7月韩国通过了信息通信网法,正式实施网络实名制。然而,今年8月23日,韩国宪法裁判所全体审判官一致做出了“网络实名制”违宪决定,从而使引入仅5年的网络实名制将寿终正寝。

有很多因素导致了韩国网络实名制的废除:反对网络实名制的声音始终存在;实行网络实名制以来5年,并未达到大幅度减少网络暴力的初衷;网络实名制与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发生了矛盾;近几年推特(twitter)、谷歌(google)、脸书(Facebook)等社交网(SNS)大量涌现于韩国是导致网络实名制行将废除的根本原因。

“电子眼”下的个人隐私

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篇6

关键词:网络民主;法制建设;反思与建议

一、网络民主之面面观

“网络民主”就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实现民众民主诉求的新型参与式民主形式,这种新型的民主形式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而出现、发展而发展,以争取更大多数人参与为目的,更终目的是通过网络实现全民参政的直接民主。网络民主的实践形式多种多样,网络投票是发展网络民主的基本实践形式之一,除此之外还有网络选举、电子政务、网络公共论坛和网络民意调查等。这种新型参与式民主形式有如下五点特征。

1、平等性。传统的民主形式确实标榜民主主体具有平等性,也有一人一票等程序保证主体的平等性,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却发现了不平等性。以民主投票为例,虽然有一人一票的投票权,但更终却往往表现为不同阶级不同地位不同利益的人们的实际投票权重不同,况且由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投票往往无法反映公众的真实意志。而网络民主却能通过共享信息等方式,更大程度上落实主体的平等性。

2、便捷性与低廉性。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便捷性与低廉性,使这种新型投票形式与传统民主形式相比有了这方面的提高,并且便捷性与低廉性也增加了民主主体的参与积极性,扩大了民主参与主体的范围,使更多的人能够在投入非常小的成本的情况下非常便捷地参与民主。

3、虚拟性。传统的民主形式都有一定的真正空间,而网络民主却因其依托于互联网,而建立了一种全新的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模式。处于发展初期的网络民主由于其虚拟性,导致其正式性较差,网络社区还未形成正式的较科学的民主组织结构形式,参与的主体也往往因此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的特点。

4、互动性。由于互联网技术使网民们能够更加方便而廉价地进行交流与互动,网络民主因此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这种互动体现在民主过程的所有阶段。以投票为例,传统的民主投票只有在前期才存在较为有限的互动,而网络投票的参与主体们可以在投票前通过互动交流获取信息,交换彼此的看法,在投票后也可以进行监督,甚至直接与选举对象进行良性的互动。电子政务、网络论坛等更是民众反应自身诉求的良好渠道。

5、双重性。正如传统的民主形式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一样,网络民主虽然能够一定程度地促进民主的公开公平公正,但“网络暴政”(后文将详细叙述)等现象说明了网络民主仍然具有双重性,尤其是对少数人的权利进行保护方面,网络民主更是存在天然的弊端。

这种新型的网络民主形式试图通过新技术推动的变革来落实参与制的直接民主政治,旨在实现民主的基本价值。然而网络民主能否实现民主的真正价值,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仍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

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要求下网络民主的反思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做主的体现,是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的辩证统一,没有人民民主就不能有效地对敌人实行,而对敌人的又是人民民主的保障;在人民内部,是民主和集中的辩证统一,人民既要享受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同时又必须用社会主义的纪律来约束自己,遵守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民主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要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由此,我们能够看出民主是以平等理念为基础建构的现代国家政治制度,是一种公民参与的上下互动模式,其实质是要形成一种“抗衡力量”,在均衡中尽可能保护所有人的利益不受侵害。简单来说,民主就是一个多数决定的过程,但民主的价值却更加体现在对少数的保护上,民主的建立就是为了避免特权的形成,而多数的暴政比少数特权更加可怕,民主的发展过程中,民主暴政反而成为阻碍民主价值实现的更大隐患。

首先,非实名制的弊端。由于技术等原因,当今的网络还未能实现实名制。这就带来了不受限制的言论自由,众所周知,未受限制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因为人们的自由将会由于不存在自由的界限而受到彼此的破坏。“网络民主”作为新鲜事物,由于非实名制的原因,使网民们无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导致了大量地对他人权利的损害,产生了网络民主的多数暴政现象。

其次,保护机制的不足。即使很难通过事前的保护机制避免人肉搜索、多数言论压制等对个人权利的损害等问题,但通过相关对侵犯人权的行为进行惩罚,对被害人进行一定程度的救济仍能减少网络暴政。当下现实中相关条例的缺失,使网络成为人们发泄的空间,各种网络不当言行由于不用受到事后惩罚而更加促进了网络多数暴政对少数的迫害现象。

更后,伦理规范的缺失。网络是一个不同于现实的虚拟地带,其中的网络伦理规范更加难以形成,而伦理规范作为一种内在的约束力,对网络暴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下现实中网民内在的伦理规范的缺失,则是导致一系列不道德、侵权等行为的深次根本原因。虽然我们不能否认网络民主对促进民主的积极意义,但笔者仍然坚持认为,由于以上诸原因是有待于进一步探及的隐性因素,网络民主在实现民主的制造均衡格局、保护每个人的合法利益方面,还需做出更多的探索和改善。

三、网络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平衡的对策及建议

纵使在上一部分分析了网络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存在巨大差距,但毫无疑问,网络民主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主形式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并且网络影响人们生活趋势不可逆转。 即使目前存在网络暴政等问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网络民主的逐渐成熟,其自身独特优势将会随着网络的渗透而进一步得到改善。只要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网络民主就有可能发展成理想的实现全民参政的民主手段和方法。

为了更好地适应网络民主这不可逆的趋势,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及应对策略以参考。

首先,充分肯定网络民主的合理价值。网络民主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更好地提供可行途径实现双向交流及互动;扩大了言论自由的参与度,有利于社会主义民利的实现;有利于促进文化传播和社会矛盾的调节,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其次,应出台规范和限制“网络民主”的实施原则。要根据国内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结合唯物辩证法矛盾的特殊性方法论,切实落实合法性原则、公共利益原则、明显而现实的危险原则及比例原则。

再次,推进网络实名制的量尺。平衡个人权利、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净化网络环境,合法保护公民权利。更要权衡好网络实名制的利弊,科学合理地扬长避短,推动网络民主的规范化进程。

更后,完善网络民主及社会主义人权的保障机制。加强和完善立法,将网络民主纳入隐私的保护体系之中,提高对网络民主的立法次,重视人权保护的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

综上所述,“网络民主”既然是一件新生事物,那它就是一把双刃剑,就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提炼和完善。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监督和管理下,充分地扬长避短,切实发挥其作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所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雄。网络民主的虚幻性[J]。法制与社会,2010、(7)(上)。

[2]宋迎法,刘新全、电子民主:网络时代的民主新形式[J]。江海学刊,2004、(6)。

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篇7

【关键词】微博暴力 成因 对策分析

一、什么是微博暴力

微博是一种微型的博客形式,它一般可以发送不多于140字的信息,并且可供任何人和用户进行阅读,Twitter是微博具有代表性的网站。随着微博用户的不断壮大,微博暴力也屡见不鲜。所谓微博暴力,是指在微博中用户发表的信息内容超出了正常的理性范围的现象,这些信息内容带有强烈的非理性化特征,这些特征集中表现为态度偏激、言辞激烈,往往造成不良的现实影响。具体的表现有微博骂战,微博“审判”及微博谣言。2

二、微博暴力的成因

(一)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焦虑。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民众内心充满了焦虑和不安全感,微博成为一个释放的平台,民众在使用微博时,更倾向于宣泄情绪,释放压力。在微博平台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愉快的事情,都会在微博上吐槽,这正是社会焦虑的体现。

(四)受群体极化和从众心理影响。网民关注微博的热点信息是,由于不了解真实情况,很可能受到碎片化信息的误导,并且接受到煽动性的信息之后,会处于盲从和跟随舆论的状态。同时会根据个人的情感、立场对时间和当事人进行评判,进行语言上的侮辱甚至人身攻击。当强势的声音成为主流意见时,为避免处于孤立境地和受到主流群体的攻击,往往会出现从众心理和群体极化现象,即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更佳决策。5从众心理和群体极化更加剧了微博暴力的严重性,使得网民在对事件没有认真甄别的情况下,就迫切的加入到谴责攻击当中去。

(五)微博用户匿名特征。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中,微博用户只有少数进行了实名制认证,匿名性的特征让微博暴力更加肆无忌惮。网民在隐匿身份时,下意识认为无需对发表的言论负责,就会出现夸大、扭曲事实的行为,甚至会存在刻意的欺,并且把语言暴力当做吸引注意力的工具。网络的匿名性为微博“施暴者”间接提供了保护,使得当事人无法对其追究责任。

三、微博暴力对策

(一)意见领袖发挥正面作用。微博中的意见领袖包括两类,一种是各行各业的精英、知名人士,在新浪微博会有加V认证,另外一种是拥有大批粉丝的草根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往往在微博上能影响规模庞大的粉丝团体,具有很强的召力。正因为如此,意见领袖应该扮演沟通者的角色,在出现热点话题时,应去伪存真,消除非理性因素,引导舆论的良性发展,避免微博暴力。在已经出现微博暴力的情况下,应该积极维护网络环境,做好带头作用。

(二)提升用户自身素质和媒介素养。微博暴力中,行为的主体是微博用户,他们是微博活动的参与者,他们的素质影响着网络环境。媒介素养主要指的是“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判断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作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6用户需加强自我素质的提高,对于热点事件有理性解读,不能一味的盲从。同时在使用微博时,要有社会责任感,控制极端情绪,理性信息,促使舆论的良性发展。

(三)加强监管促进微博健康发展。微博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络监管和法制监管却略显滞后。微博暴力横生,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对微博暴力进行威慑和处理才能净化网络环境。同时也要做好微博实名制,加强监督,有效防止微博暴力的频频发生。

参考文献:

[3]张力丹:名人如何应对“微博暴力”――从舒淇删微博事件说起[J]。新闻世界,2012年(9):126

[4]新浪娱乐,文章12小时转评近240万 破纪录。

[6]张志安,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国内大陆媒介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2004(5):12

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篇8

生网络道德网络暴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网络的快速发展对生产生了巨大影响,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所需的知识。但是当下,生网络道德出现了严重问题,网络道德缺失、网络暴力等不断在生网络生活中出现,影响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对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在本文中,我们对高校生网络道德教育相关的知识进行学习。

一、高校生的不良网络道德、网络暴力表现

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即兴调整的行为规范就是道德,随着人们交往方式、手段的变化,人们的道德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

网络和现实社会一样,也存在暴力行为,网民在网络上进行暴力行为,实质上将社会暴力行为在网络上进行的延伸,在网络社会的虚拟、间接等因素下,网络暴力行为并没有像社会暴力行为那样,血肉相搏、拳脚相加。

而高校生中出现的不良网络道德、网络暴力表现主要有:

1、生网络言行不文明,涉猎不站,在网络的自由言论和匿名前提下,生的言行随意,脏话、脏词可以随意的从口中讲出,学生在聊天、发文时直接采用不文明文字,很多生都遇到过网友使用脏话或者有攻击性的言论,甚至有些男性生会浏览一些,玩暴力网络游戏等。

2、网络成果剽窃非常严重。网络使得全球的信息共享,丰富的资源、信息可以随时的查看和下载,一些人道德观念薄弱,利用网络进行文章抄袭等,这种现象在生中占据的比例非常的高。

3、生盲目地进行网络恋爱。根据调查研究,几乎有一半的生相信网恋,有网络经历的生也不在少数。在网络上进行恋爱,主要是寻找精神上的慰藉,满足自己的网恋好奇心,真正在网络上真心找对象的人很少。生盲目的崇尚网络,沉浸的网络世界里,甚至荒废自己的学业,形成孤僻、暴躁等不良倾向,这些严重地影响到生心理健康。

4、使用网络暴力语言。语言是一种交流行为,在语言交流过程中,需要遵守合作、礼貌等原则,如果采用语言武器对他人进行人身伤害,导致他人精神、心理上产生创伤,就构成了语言暴力。当前生出现的网络暴力行为主要是在网络交际活动中使用粗暴、肮脏、诋毁、嘲笑等带有侮辱性的语言文字,对他人造成精神上的伤害。

5、在网络游戏中使用暴力行为。人们沉迷网络游戏,想从网络游戏中寻找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成就感,网络游戏具有多元化的功能,生沉浸在网络游戏中寻找。网络暴力游戏可以满足生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网络游戏成瘾在生普遍存在,一些生为了进行网络游戏每月需要花费大量的网费,甚至不上课,这些都会影响生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

6、在网络学习过程中使用暴力。在当前的教育资料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下,学生会从获取,网络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收集各种学习资料下载,但是在没有经过作者同意下下载、上传别人的论著、文献,就形成了侵权暴力行为,对他人在网络上上传的文章进行剽窃,也是侵权行为。

二、高校生网络道德教育途径

为了防止以上生网络不良道德、网络暴力行为的产生,对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对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将网络道德教育落实到实处,才可以发挥它的作用。高校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有:

1、大力推行和网络相关的,对生的网络行为进行规范。当前,我国出台的和网络相关的法规有互联网安全条例计算机系统安全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将这些和网络相关的、法规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在各大高校进行推行、宣传,让生的对我国进行熟悉,提高自己的意识,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都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遵纪守法。

3、建立网络道德教育机制。各大高校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要重视起来,结合当前高校教育力量,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建立有效的网络道德教育机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校园环境、提升生的辨别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向上生活学习,将不良的网络生存方式解除,发展健康的生活方式。各大高校要将学生的网络心理进行准确的掌握,建立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让学生和心理专家进行真心的交流,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症状,将学生的网络道德人格进行完善,实现教育的有效性。

4、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宣传活动。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氛围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高校通过开展各种有意义的网络道德教育宣传活动,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视,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重视校园网络管理。高校网络服务中心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所以要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

三、小结

根据当前高校生的网络道德现状以及网络道德在生这个群体中产生的影响,加大对高校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将生的学习环境进行净化,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文明使用网络,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促进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2]周平。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D]。湖南,2009、

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篇9

关键词:生 网络成瘾 危害 预防与矫正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同任何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一样,互联网在带给人们更多的知识、更新的观念、更广阔的眼界和更多的便利的同时,也可能给人们带来“网络成瘾”的危害。特别是作为网络群体主力军重要组成部分的生,因其特殊的心理特征,又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更易产生网络成瘾,我们应该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矫正,防止其影响生的健康成长。

一、网络成瘾的概念

二、生网络成瘾的危害

网络成瘾会对生产生严重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荒废生的学业

网络成瘾生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网络上,不仅在课余时间沉醉于网络,有的甚至夜不归宿呆在网吧直至凌晨才回寝,上课经常迟到、早退或直接缺勤,在课堂上睡觉,到晚上再去网吧或者用笔记本电脑通宵上网,不分白天黑夜,无休止上网游戏、聊天等,就这样自暴自弃,更后不能毕业。

2、影响身心健康,阻碍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沉迷网络不仅对生理是一种摧残,对心理亦有极大的负面影响。网络成瘾严重者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脾气暴躁、思维迟缓等突发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心理障碍,如:烦躁忧郁症、强迫性精神症、精神分裂等。由于沉溺于虚拟游戏、暴力、色情等,难以有效地实现客观现实和虚拟现实之间的角色转换,从而形成心理上的错位,带来行动上的失调。这种倾向延续下去,将极大地影响生的人格塑造。

3、影响生的价值取向

由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又不稳定的时期,生还不能对现实社会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如果长期沉浸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会与现实社会产生隔阂,导致生信仰缺失和价值观多元化。同时网络还充斥着大量色情、暴力等庸俗信息,生长期受这些信息的影响,会导致其价值取向庸俗化,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存在安全隐患,影响社会稳定

网络成瘾生有时会模糊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的区别,丧失在现实社会中应遵守的道德操守,有些生整日沉溺于网吧之中,容易结交社会上有不良行为的网友,在网友的引诱下,结成犯罪团伙,施对社会、对国家不利的犯罪活动,影响社会稳定。

三、生网络成瘾的预防与矫正对策

预防与矫正生网络成瘾是一个需要政策、社会、学校、家庭联动的系统工程,但学校在其中应起到关键作用,笔者认为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和矫正生网络成瘾。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激发学生自我成才、自我发展意识

理想信念教育是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对于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形成关键时期的生尤其重要;生职业规划、生涯设计是生理想信念教育真正落地的重要途径,要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个性化辅导、生涯设计竞赛等形式对生进行理念信念与职业规划教育,使学生了解、国内发展大势,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激发学生自主、自觉地学习意识,成长成才意识,自我发展意识。

2、强化日常管理工作,防控学生上网成瘾

学校要严格执行校纪校规,认真落实好早、晚自习及课堂考勤、晚就寝检查等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学校要争取属地公安部门支持,有效治理校园周边的网吧,发现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及时进行帮助,防控学生网络成瘾。

3、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为学生创造成功的多样化活动环境

由于网络的隐匿性,现实社会中人的身份、地位等个人识别标志都被屏蔽了,上网者的注意力严格集中在上网行为本身。所以,网络在本质上是反权威的,符合生的心理渴望,现实中的道德约束也就很容易降到低点。尽管这一切都是虚幻的,但这些特点对于那些在现实舞台上表演失败或不够成功的生来说,尤其意义重大,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活动,为生创造能展示才华的机会。

4、密切家校沟通,重视家庭亲子关系对学生的影响力

有人通过研究发现,具有良好亲子关系的生的网络成瘾发生率明显低于具有不良亲子关系的生,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关系不良容易导致孩子网络成瘾。网络成瘾的生的父母教育方式大多为冷漠型和专制型的,往往采用不合适的教育方式,往往依靠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与子女一代的冲突和矛盾。这种教育方式在孩子进入后通常都会妨碍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学生在学校里或多或少的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如果父母亲不及时与他们交流与沟通,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使子女感受到家庭气氛的和谐与亲密,就会使他们因缺乏关爱和交流而容易产生困惑,转而在沉迷于网络上的虚拟世界之中,在网络中寻找精神的刺激和安慰,更容易网络成瘾。家长应配合学校,主动利用网络、电话等方式,尽可能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发现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交往中遇到的障碍,及时地把握他们的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想法,给他们提供有益的建议,使远离家庭的生在学校里仍然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关注,从而能更有效地抗拒网络的诱惑。学校应引导家长提高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改善家庭亲子关系。

5、建立校园“绿色”网吧,有效控制生的网络生活

网络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预防与矫正生“网络成瘾”,不能采取封堵的方式,而应像“大禹治水”,采取疏导的方式。生主要是在校外网吧上网和手提、手机上网。校外网吧以营利为目的,网吧都“昼夜营业”。因此学校应该大力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吸引生在校内上网,预防生“网络成瘾”。

参考文献

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篇10

一、公民的媒体社会参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1、经济社会发展使公民权利意识和自主意识增强

公民的媒体社会参与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的结果。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这里面包含了一种朴素的政治观,即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会有另外的精神需求。从西方现代社会的政治发展轨迹来看也是这样:民主革命、政治革命更活跃的时候是在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相对成熟以后,而不是工业革命之初。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一个社会经济及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百姓的权利意识和自主意识觉醒以后,就开始了对个人参与社会事务的追求。国内现在正是到了这个“点”或者这个“槛”上。

2、政策回应百姓需求的能力增强客观上促进了公民的社会参与

一个社会,百姓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很正常,百姓的需求在各个社会阶段、社会形态都是始终存在的,社会与社会的差异其实恰恰是差异在政策回应百姓需求的能力上。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政治体制以后,衡量一个国家、衡量一个社会不是看百姓有多大需求——需求始终都是有的,而是政策回应百姓的能力。政策回应百姓的能力,用英文来讲就叫responsive,是“善治”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政治所谓的“善治”,除了要求广泛的参与和协商,还要求政策以负责的态度对问题快速和有效地反应。从近年我国不断发生的来看,政策从不应对到学着应对,在回应能力上也有所增强。较早的SARS危机,政策从不回应到后来对媒体放开,又出现“回应过度”,这都是不正常的。更近的几起事件,譬如什邡事件与启东事件的对比,可以感受到百姓的呼声正在转化为政策的回应。政策回应能力的增强,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现代政治思想启迪下公民在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特殊历史进程中,社会政治参与在新媒体时代获得前所未有的机遇的结果,反过来又激励了公众更大的参与热情。

二、建立在协商、参与基础之上的公共决策是现代政治民主的标志

现代民主政治的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的民主政治是代议制,由议员代百姓说话;其后是协商民主,跟老百姓协商做决策,一起处理公共事务;再后来就是参与式民主。无论哪种形式,吸引民众参与、听取百姓的意愿都是决策的重要构成和必要环节。

很多公共危机事件表明,政策在公共决策上存在问题,需要反思,譬如为什么在处理有些事件的时候过于极端化,有些时候又过于摇摆和缺乏原则,为什么有些政策的出台和修改总显得那么草率。现代政治需要在大量的协商、参与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只有经过了充分和科学的论证、多方的沟通和协商,公共决策的权威性才不会被轻易挑战。在西方国家,为了避免决策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失误和后续问题,他们常常采用多种手段来预设和完善:一是决策过程中吸引公众的参与,典型的手段就是听证会——这一点,我们国家也在学习;二是放“烟幕弹”——有了想法以后利用新闻媒体来进行试探,为政策、决策形成一个好的预测调试机制;三是大量利用民间NGO组织,在政策和百姓出现矛盾的时候充当剂和“缓冲地带”。互联网上的公益活动,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其一是专注人士在做,譬如于建嵘的“微博打拐”、对各种弱势群体的援助;其二是依托组织,譬如邓飞的“免费午餐”计划、王克勤的“大爱清尘”活动,都以记者的特殊身份出现,其背后都有组织的支持。而拿互联网做“公共厕所”的,一般都是“散民”。互联网新媒体作为意见表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今后要走专注化、组织化的道,更好的方式就是成立和利用大量的NGO组织,一方面可以避免“大政策”的低效率,另一方面又为满足百姓的多种需求提供了便捷而专注的表达通道,为政策的决策提供了立场中立、相对客观的信息依据和现实论据。

三、警惕互联网变成一个“开放的多数人的暴政”

今天的互联网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意见表达、意见参与的渠道,它还可以变成一个瞬间动员社会力量甚至是社会实践和社会行动的推手。互联网对社会民主开放的推进作用是值得鼓励的,但也要警惕和理性对待可能出现的问题:一是多数人的暴政;二是“街头政治”——动辄闹上街头,游行示威或暴力破坏;三是“”式的“网络大字报”。网络非理性已经成为当前公民互联网参与的一个沉重话题。

1、公民社会参与需要理性,防止网络民意变成“开放的多数人的暴政”

网络社会参与有一个“度”的问题。一方面,对于政策来说,对百姓需求要有回应,但又不能“回应过度”,失去了应有的原则。西方政治学有一个“多数人的暴政”,互联网对此应持有高度警惕。在网络参与公共事务、参与社会管理的过程中,百姓和政策双方都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成熟起来。一方面,政策需要反思,为什么在处理有些事件的时候过于极端化,有些时候又过于摇摆,决策的时候谁的声音大就偏向谁。政策不是“墙头草”,政策需要基本的、稳定的政治原则和公民的政治参与作为行动、决策的依据,但是也要避免民粹主义倾向——如果某项决策一经公布,百姓意见很大,网上一吵,为了维稳,政策就仓促修改、过分迎合,决策的过程由此就从“封闭的少数人的专断”变成一个“开放的多数人的暴政”。这不仅是政治极端化的表现,也是政治幼稚化的表现,都显示了政策的不成熟。另一方面,百姓也要学会用多种渠道和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要学会理性,像把启东长上衣扒光这样一种行为不是理性政治、现代政治的做法。网络“参政”是好事,但是网络“干政”就有问题。在社会转型、利益多元的今天,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并不是说声音越大就越有理,人数越多就一定有理,它也有可能是“多数人的暴政”。权利的表达、权利的实现方式和径都需要参与者的理性。

2、对公民的网络社会参与要做理性分析

其次,公民的网络参与行为也要遵循合法的要求。美国一位华人学者认为,国内网络暴力多于西方社会的原因,一是西方人意见表达渠道多;二是因为西方社会理性传统比较好,大家愿意分析和说明而不是骂街;三是因为互联网虚拟世界也要遵循现实世界的,有诽谤罪、谣言罪等各种约束,不可以对自己的言语不负责任。国内这方面的管理相对较弱,如何处理、处罚造谣者,如何对网上的谩骂、谣言治罪,并没有太多的人去关注。这就提出了当下媒体的一个使命:在走向民主化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公众知道,自由和权利,一定是同义务和责任联系在一起的。网络虚拟世界同现实世界一样,是所有人的行为准则。

四、用合理的政治框架去发挥网络社会参与的正向功能

当前互联网社会参与呈现的很多问题不是互联网的问题,而是现有政治架构及其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互联网出现以后,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政治协商如何进行、政治参与如何进行的问题。怎样把互联网纳入政治架构中成为有益的社会动员力量,以及如何让它和社会的政治走势相契合,各国都在探讨,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伦敦暴力事件、美国“占领华尔街”事件都使互联网的问题凸显。互联网社会参与及其功能的发挥问题,其实已经不是互联网本身的事,而更多的是一个社会的政治架构问题,现代社会的政治架构确定下来之后,互联网在这个架构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也才能确定下来。如果不在政治架构和政治运行机制上解决问题,我们政策的运行机制、决策机制、管理水平不做改善,回应社会需求、服务公众的意识很差,即使对互联网进行强势管理,互联网的各种负面问题依然存在,治标而不能治本。只有通过“善治”把互联网公民参与纳入到一个合理的渠道,才能充分发挥网络社会参与的积极作用。

在现有框架下,网络社会参与有哪些改良措施呢?

首先,改变要从政策开始。各级政策在决策的过程中,要用“善治”的标准来决策,改变政策的治理方式。十六届四中全会已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说明我们党和政策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其次,政策对互联网的管制也要走向法制化。一方面给互联网足够的自由空间,使之成为公民充分表达观点的场域,但同时通过道德和法制等多种途径,将表达的权利和自由与应有的责任和义务相关联。当前互联网上有一些非理性的东西值得警惕:偏激的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功利主义,还有一些其它的幕后推手。无论出于商业目的还是个人目的,这些东西都值得警惕。要通过互联网表面的“多样化”去透视其背后的那些利益纠葛的复杂性。

以上关于“美国家庭亲子关系发展历程视频”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以上关于“美国家庭亲子关系: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网友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